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建国七十周年农村变化在哪里?请看宿松县九姑乡三个村庄的巨变

[复制链接]

2019-6-18 08:31 44252 1

家乡人 发表于 2019-6-17 14:22 |阅读模式

家乡人 1#

2019-6-17 14:22

     70年,峥嵘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中华大地旧貌换新颜。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宿松县九姑乡也在这七十年的时光变迁中,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这里每一处变化,都见证了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与日新月异的变革。踏着六月乡村泥土的芬芳,笔者来到了九姑乡,探访70年来三个村庄“旧貌换新颜”的故事。

强基固本,让村庄环境美起来

      六月的单岭村特别美丽,公路边、田野里、山岗上,到处盛开着野茴香,一束束洁白的花朵,在微风中摆动。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343.jpg


      走进单岭村,村道干净、民房整洁、绿树成荫,让人耳目一新。写着“人穷志愈坚,致富路更宽”“人生行万里,法律记心里”“情系困难群体,奉献诚挚爱心”等内容的文化墙扑面而来。

     “这些文化墙展现了先进文化,传播了文明新风,我们这儿的老百姓非常喜欢。”单岭村党总支书记杨习祥介绍说:“近几年,单岭村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法治示范村和全县文明村街;这些荣誉对我们来说,既是肯定也是动力。”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349.jpg

     单岭村是宿松县九姑乡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一个行政村,共24个村民小组、3700多人口;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这里没通电、没通水泥公路,更不用说有线电视、自来水。回忆起那时的生活境况,年近八旬的周加保仍记忆犹新。他说,从外面通到单岭村的路,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翻滚,村民运输农作物都是靠用人力拉的板车,住的都是清一色砖瓦房。

     如今,单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昔日的土路都建成了水泥路、通了自来水、装了有线电视,有很多家庭还装了宽带,全村24个村民小组实现了水泥路“组组通”;五保户、贫困户,以前住的危房都改造成了新房。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354.jpg


     不仅如此,单岭村还通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建设,将沿河的1000多亩荒滩,全部改造成了良田;将村里300多间危旧房全部拆除,并将其改造成了170多亩耕地;在每个村庄都投放了垃圾桶,常年安排6名环卫工负责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修建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民健身广场。

     “自村里建起了全民健身广场,打麻将的人越来越少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喜欢去广场娱乐健身。”谈起村里变化,杨习祥自豪地说。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358.jpg


     其实,村里的每一点变化,村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邻里纠纷少了,盗窃案件少了,赌博行为也少了。一桩桩、一件件,都见证着单岭村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九姑乡推进文明村庄建设的一个成功缩影。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402.jpg



产业兴农,让村庄家庭富起来

     每年六月,是白马村最忙碌的时候,大棚蔬菜基地里,每天都活跃着工人们采摘和搬运蔬菜、瓜果的身影;而在水稻种植基地里,则每天都能看到工人们在忙着抛秧、施肥、喷药的场景。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407.jpg


     以前,白马村是宿松县九姑乡经济条件落后的行政村之一,共有人口3328人;虽然这里山地资源丰富,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得不到有效利用,当地干群只能是“望山兴叹”。

     如何才能盘活山地资源?进入2000年之后,白马村村支两委一班人根据乡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宿复公路线、太下公路线横穿白马村的交通优势,打响“招商引资”牌,以及大力引导村民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413.jpg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白马村共引进产业扶贫项目8个,发展农业种植大户11个,年解决就业人员200余人;同时,使闲置、荒废的3200亩耕田和1000多亩耕地得到可持续利用。

     今年51岁的高治姣,在金安禽业有限公司就业有12个年头了,她是该公司落户白马后招收的第一批员工。12年前,高治姣因为在家门口找不到工作,不得不跟着丈夫一起外出打工,但无法照顾到家里,上初中的儿子只得托付给年迈的婆婆照看。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417.jpg


     “在家门口打工,收入不但不比外面少,而且可以照顾到家里。”如今,在白马村有100多个村民,像高治姣一样,通过在家门口企业就业,解决了生活来源和家庭上的后顾之忧。

     上世纪八十年代,项四水家是白马村出了名的贫困户,因为家里兄弟姊妹多,他只读到初中一年级就辍学了,三十岁时还没处到对象。2003年,他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走上了花木苗圃种植之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地从当初10亩发展到现在1000余亩,并安排30名贫困户在这里长期就业。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423.jpg


     年近六旬的何普生,因儿子患病去世,成了村里贫困户。2017年,他在村委会帮助下,流转200亩耕田种植水稻。两年下来,不仅摘掉了穷帽子,而且将家里的瓦房盖上了漂亮的楼房。

     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的落地生根,产业化种养殖的不断走向规模化,使白马村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进村的路变宽了,村民的房子变高了,一个个家庭富起来了。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428.jpg


      据白马村党总支书记何楼风介绍,去年,白马村脱贫率达到98%,人均收入由上世纪九十年代2000元提升到去年9100元;80%家庭购买了汽车,不少家庭除在家里建了楼房之外,还到县城和发达城市购买了房子。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433.jpg


教育强村,让村庄名气响起来

      陈屋,原是宿松县九姑村一个十分落后、不足三百人口的村庄。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这里找不出一个大学生,更找不出一个小学毕业的女性。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仍是处于贫困户多、文盲多和光棍多的一种现状。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439.jpg


      “九年义务教育”的施行,为这个村庄的发展播下了希望,也为这个村庄实现崛起提供了政策保障。

      “从1980年至今,陈屋组共有49人考取大学,其中女性14人;拿到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12人……”翻看村里档案,九姑村党总支副书记孙春火一脸的自豪。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448.jpg


      孙春火介绍,过去,村里人因为家里穷,一般不让女孩子上学;兄弟姊妹多的,一般只让排行老一的男孩子上学。国家大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伴随着学费、书本费的减免,村里人才开始让女孩子读书和让喜欢读书的孩子把学业读完。同时,国家还在高中、大学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让更多的寒门子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337.jpg


      年近五旬的孙火明,是见证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惠及民生的亲历者。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父母只让比他年长四岁的哥哥读到了高中,但没让比他年长两岁的姐姐读书,他和弟弟都没读完小学。步入社会后,因为没有文化,一直找不到合适工作,后来选择厨师这个职业。他说,虽然自己没什么文化,但幸亏孩子赶上了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和奖学金、助学金制度,现在他的一对儿女不但都考上了大学,而且通过享受助学金制度,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453.jpg


      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村庄的命运。从陈屋组走出的孙百胜,大学毕业后,利用掌握的知识,在合肥创办了公司,并通过十几年打拼,积累资产十几亿。成功后,他不忘回报桑梓,共拿出300多万元,为家乡陈屋修建了水泥路、改造了当家塘,还修建了祖堂。同时从2016年起,每年拿出数万元现金慰问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前不久,他又拿出30万元现金捐给宿松五里乡“3.22”事故伤亡者家属。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500.jpg


      在孙百胜的引领下,长期在北京创业的陈屋组第一个女大学生孙淑玲,也加入到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公益事业行列;哪里有求助,哪里就有她捐款的身影。从去年到现在,孙淑玲共拿出6万元爱心款,帮扶困难家庭。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504.jpg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509.jpg

      如今,孙百胜、孙淑玲等人的名字连同村庄的名字一起,频频见诸报端。透过他们的事迹,不仅让外界看到了农村的变化,也看到了农村人的变化。而这一切,归功于70年来国家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来源:皖江文苑)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514.jpg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518.jpg

微信图片_20190617141523.jpg

全部回复1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6-18 08:31

宿松龙湖 2#

2019-6-18 08: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灌水之王 宣传达人 推广达人
:
下士5
:
22457@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87

帖子362

积分63245

图文推荐

  • (视频)安徽省宿松县凉

    (视频)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八二届高中第二次全

  • 宿松东北新城新地王诞

    《宿松县东北新城NE-01单元0101A地块规划暨建

  • 践行初心使命 传递助

    7月5日,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华亭联络站党小组以

  • 恭喜宿松这三名学生在

    宿松融媒讯 7月3日,由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安

  • 程岭初中开展暑期防溺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

  • (视频)安徽省宿松县凉

    (视频)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八二届高中第一次全

  • 投资2000余万元!用于

    关于下达宿松县2025年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投

  • 2025年全县统战干部及

    6月25日上午,2025年全县统战干部及党外代表人士

  • 净美校园迎假期,志愿

    净美校园迎假期,志愿行动展风采 随着假期脚步临

  • 宿松县2025年普通高中

    宿松县2025年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划定

  • 诚信迎考,安全度假,

    诚信迎考,安全度假,充实今夏──洪岭初中举行期

  • 宿松公益:驻程岭联络

    6月29日,在”七一”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