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善显大爱 宿松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刘晓斌 德行天下,微善有我。在松兹大地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平凡的“好人”,正是他们用点滴善行义举,彰显着人间大爱。80后的虞鹏九,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养殖大王变身公益小哥 2002年虞鹏九从广西武警总队南宁支队退伍后,被分配到县粮食局程集粮站上班,可谁都知道,而今粮食系统昔非今比,闲职闲人一个。虽说家境不错,当兵出身的他可不想坐吃空山,虚度一生,以此终老,总想干点实事,适逢县公安局招录一批辅警,虞鹏九决定辞去粮食系统职务,到孚玉派出所做起一名普通的辅警。几年下来吃了不少苦,也学会了不少东西。不料他父亲经营的养殖甲鱼场由于经营不善,生意亏本,只好再次辞职回家帮父亲打理生意。
虞鹏九改变管理方式,多方考察市场,发现消费者比较关注食材的绿色、安全及原生态,决定改变甲鱼的养殖模式,由圈养为自然养,延长养殖周期。凭着过去积累的人脉资源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打开了销路,年销售甲鱼近3000斤,年收入20万元。几年下来,虞鹏九成了小有名气的“甲鱼大王”。生意风生水起,可他没有“饱暖思淫欲”的奢靡,寻思着生意之外还能做点什么,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
2012年9月,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筹备组成立,虞鹏九成为其中一员。自加入公益协会那天起,他牢记协会“世纪梦·公益行”宗旨,践行弘扬雷锋精神。
每年高考那几天,考场内外人头攒动,人流、车流围个水泄不通,随时都有意外发生,总是听到不少高考生由于地方不熟耽误了考试时间,人生留下遗憾。这一幕幕,虞鹏九看在眼里,记上心头。回到协会,虞鹏九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跟公益协会何仁会长汇报,商谈成立“高考助考车队”。何仁会长赞成这个想法,由他牵头成立“高考助考车队”,为在县内参加高考的学生免费接送,为莘莘学子高考助力。
2015年6月6日,宿松县首支“高考助考车队”成立,要求驾驶人须有三年以上驾龄、学生凭准考证乘车、实行一对一接送服务,配备了考试所需的笔、橡皮等文具和板蓝根、藿香正气水等爱心药箱,一时间有人质疑,有人点赞。
6月7日天空下着雨,虞鹏九驾驶张贴有“宿松新世纪论坛车队免费接送考生”的车辆行驶在宿松路南站附近,看到路边有个男孩向他招手,于是靠边停车。一番交流得知,这名男孩是一名高考生,考场在松滋小学,确认不要钱上了车。“我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这是我们协会举办的公益活动,免费为高考生接送,不收一分钱。”“我在网上看到外地有类似的活动,没想到宿松也有,你们真是在做好事。”
一声声“谢谢”,来自内心真诚的声音,足以消弭外界的质疑和否定,也给从事公益行为的人士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善建者行,成其久远。“高考助考车队”成立五年来,已免费服务一千五百余人次,让部分学生和家属享受了安全、便捷、贴心、周到的服务,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面对大灾变身救援小兵 2016年宿松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面对雨情、汛情、灾情,就是责任、召唤、担当。公益协会商讨后迅速成立了“社会应急救援中心”,由虞鹏九等公益人士负责协助公安、消防开展应急救助工作。
7月1日接到群众求助电话,宿松农资仓库积水严重,仓库里有大量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虞鹏九二话不说,自带设备赶赴灾情现场,简单分工后,五人一组带着橡皮艇下水运送受灾群众和物资。水深至他们的胸口,散发着刺鼻的农药味、化肥味,甚至还面临着看不见、摸不着的漏电危险,可他们毅然决然,不顾个人安危圆满完成救援任务。
楼道里传来微弱的呼救声,虞鹏九和公益人士们又一次趟水过去,循着声音一间房子一间房子寻找,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躲在了二楼。询问得知,是孚玉镇民西社区人,家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家,虞鹏九背起老人下楼,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联系到老人的侄子,并购买了生活用品。周围群众看到这一幕,纷纷鼓掌、叫好、竖大拇指,这是颁发给他们最高的奖项。
哪里有灾情,虞鹏九就会出现哪里。西湖圩险情告急,公益协会组织22人奔赴灾区,赤膊上阵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打木桩、搬沙袋,巡灾情、堵管涌,连日下来,白皙的皮肤逐渐演变通红色、绛红色、黝黑色。人们常说事难办,办成脱层皮,烈日下,虞鹏九颈脖子、手臂上真脱层皮,又红又肿疼痛难受。救灾期间一个夜晚,妻子电话那头数落活该,5个月的女儿发高烧,叫他回趟家陪女儿去医院看病都没时间。可妻子知道他的脾气秉性,不赌气了,教他一个法子,拿冰块敷,会减轻疼痛。
退伍不褪色。当兵退伍已有十几年的虞鹏九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灾难面前置个人小家庭、安危于度外,用行动捍卫军人荣誉,彰显军人英雄本色。
公益大路积满团队小善 2013年8月,陈汉乡广福村原村支书张邦友找到虞鹏九,说有个叫张正伟的孩子,以优异成绩考取宿松中学,但不幸的是他父亲为了生计,不幸意外死亡,而他母亲患有精神病,可谓家徒四壁,祸不单行,想请虞鹏九帮助这个孩子。
老村支书为别人家的事登门相求,可赞其行,也善其心。虞鹏九满口答应,表示这几天去陈汉一趟,了解实情,对接帮扶。在那个时期,还没有出现“轻松筹”“滴水筹”等网络求助平台,虞鹏九就利用自己的QQ、微博等自媒体工具发起爱心倡议,找自己的同行、战友、亲戚募捐了4000元现金,送到张正伟家中。或许见到来客,或许悲由心生,张正伟早已泣不成声。
“叔叔,我以后怎么办?”
看到眼前这个家破人亡的景象,想到孩子稚嫩的肩膀就要扛起家庭重担,面临辍学的危险,听到孩子无助的呐喊,虞鹏九这个当过兵的大老爷们也不禁潸然泪下。
“正伟,学还要上,书还要读,高中三年的生活费、学费我来承担。”言必信,行必果。高中三年下来,虞鹏九每年筹措1万元给张正伟,兑现了自己许下的诺言。
2016年虞鹏九接到张正伟的电话,电话那头,张正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和激动,告诉虞鹏九自己被安徽工程大学录取的喜讯,感恩没有他的帮助就没有自己的今天。这样的结果既是张正伟勤学苦读最好的回报,也是虞鹏九三年下来不计名利、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最想看到的结果。为解决张正伟上大学费用,虞鹏九送去1.2万元现金,此外还协助申请助学贷款及减免大学费用等。他们之间不再是爱心人士和困难群众,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自从加入公益协会以来,虞鹏九主动参与扶危济困、关注弱势群体、关爱困难家庭的善行义举活动,有自掏腰包为佐坝乡一五保户购买彩色电视机,圆老人电视梦;有为白血病患者发起“小善举,大爱心”募捐活动,一个月募捐到33545元的爱心款……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不幸者又都是“幸运者”,因为他们遇到了虞鹏九,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自2012年9月加入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以来,在虞鹏九的组织和领导下共捐款捐物70万多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公益组织,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困难家庭、关爱困境儿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虞鹏九先后荣获“优秀志愿者”、“优秀公益人士奖”、“公益之家奖”,“宿松好人”、“安庆好人”等荣誉称号。 虞鹏九说,自从加入公益协会,从事公益活动,逐渐抛弃了以前不良嗜好,感觉自个儿精神境界都得到了提升。正所谓德行天下,微善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