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关于2019年第四季度“宿松好人”正式候选人的公示

[复制链接]

2020-1-6 16:04 14222 0

2383289468 发表于 2020-1-6 16:04 |阅读模式

2383289468 1#

2020-1-6 16:04

  为深化“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宿松”主题实践活动,把“宿松好人”季度评选表彰活动作为道德建设常态长效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经过各地各单位推荐、道德典型评委评议、县文明办审核等程序,产生了王丽萍等18名2019年第四季度“宿松好人”正式候选人(具体名单见附件)。
  为保障评选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现将名单及事迹概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从2020年1月5日起到2020年1月11日止。在公示期限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的形式反映公示对象存在的问题。公示联系单位:宿松县文明办,受理电话:0556-7838102,邮箱:ahsswmb@163.com
  附件:2019年第四季度“宿松好人”正式候选人名单及事迹概况
宿松县文明办                        
2020年1月5日         

              
附件:
2019年第四季度“宿松好人”正式候选人名单及事迹概况
(按姓氏笔画排序)

  1.王丽萍,女,1985年1月生,凉亭镇夏家村村民,孝老爱亲。王丽萍作为这个家庭成员中年龄最小的儿媳,却被坷坎的人生推到生活的风口浪尖,成为四口之家的顶梁柱,除了忙里忙外,打点好自己苦心经营的养鸡场外,她用最大的耐心和爱陪伴轮椅上的丈夫,侍药喂饭,逗笑解闷,不离不弃。用最大的孝心照顾中风的公公,和婆婆一起,为全家生计奔波,用善良和弱肩支撑着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

  2.方桂兰,女,1955年8月生,五里乡万元村村民,孝老爱亲。一名64岁的孱弱老人,从2001年起,细心照顾儿媳狠心抛下的患有成骨不全症的残疾孙子,在孙子上学的九年期间,护送上学放学,曾在坑洼不平的两公里上学路上背着、抱着孙子上学,曾顶雪冒雨骑着三轮车送孙子上学,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克服着家庭条件极差、老俩口年迈等重重困难,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体贴照顾,同时在精神上鼓励孙子树立生活勇气和志向。在孙子中考期间,她骑着电动三轮车,载着孙子,载着孙子的“轮椅”“扭扭车”远赴县城,每天接送孙子参加中考,演绎着人间最无私、最真情的情感,感动着一方乡亲,最终孙子高分考入宿中,被人们传为家庭真实的美谈。

  3.石有花,女,1960年8月生,复兴镇王营村村民,孝老爱亲。丈夫在工地上发生意外,身体从腰椎以下失去知觉,11年过去了,石有花不离不弃,悉心照料丈夫和年迈的母亲,她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履行着一个妻子和媳妇的职责,用爱和良心践行着对丈夫忠贞不二的诺言。

  4.朱菊英,女,1940年9月生,隘口乡花学村村民,孝老爱亲。次子罗效平工伤事故那年,朱菊英已69岁,十个寒来暑往,三千多个日月轮换,她始终不离不弃,日日夜夜守护在儿子的身旁,精心护理。尽爱积劳成疾,却从未间断对儿子的照料。她高尚美好的情操,充分体现了母子亲情,也诠释了母爱的伟大。

  5.何和连,男,1944年4月生,洲头乡乌池村村民,敬业奉献。1990年,他受命于危难之中,来到了残破的乌池窑厂,几十年如一日,像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见证着它的成长,花费了他大半生的心血,使这个企业从亏损败落,频临倒闭的边缘起死回生,一跃成为全县同行业之佼佼者,创造了无人可及的经济效益神话,成为乌池村集体经济源源不断的主动脉。虽然已经年近八旬,家庭条件也并不宽裕,可他自觉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维护着小区的墙面和花园卫生,从不计较报酬,义务为居民群众服务,事事身先士卒。

  6.汪艳梅,女,1973年11月生,北浴乡马厂村村民,孝老爱亲。丈夫常年外出打工,年过八旬的婆婆卧床十几年,弟弟全家智障,汪艳梅用柔软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弟弟、弟媳、侄子等一家九口人的生活。

  7.汪海若,男,1991年10月生,宿松县公安局长铺派出所民警,敬业奉献。从警以来,汪海若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立足本职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积极打击违法犯罪,主动放弃个人的休息时间,投入热心与耐心,为群众解决燃眉之急。积极主动参与调处群众纠纷,化解群众间的矛盾,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他是一个扎根基层一线的执勤民警,更是一个爱岗敬业、热心服务群众的人。曾获2018年安庆市治安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宿松县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8.张超,男,1973年12月生,中共党员,趾凤乡林业站站长,见义勇为。2018年8月7日下午,张超在月丹村金田组,看到河道对岸的机耕路上一直正常行驶的一辆农用三轮车突然不见了,发现三轮车侧翻在河道中,驾驶人员被三轮车压住右腿,整个人浸泡在水中无法呼救,情况十分紧急。此时正值汛期,河水较深,河底情况不明,张超顾不上脱掉衣服和鞋子,奋不顾身跳进水中。他拼劲全力将三轮车抬起来,将受伤的人员拉出来。此时的三轮车驾驶员已经昏迷,无法言语,一个人难以将他抬到岸上救治。他迅速拨打月丹村村干电话,与村干一起将三轮车和驾驶员抬出河道,并开车将其送到趾凤卫生院做检查。一切安排妥当,检查结果显示三轮车驾驶员并无大碍时,张超才松了一口气。此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裤子撕破,右大腿上有一道长十公分的伤口,鲜血直流。张超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特别是在森林防火、抢险救灾等紧急重大情况,总是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曾获2018年度宿松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9.张燕,男,1968年4月生,中共党员,中共宿松县委宣传部主任科员,敬业奉献。30多年来,筑牢信仰之基,他的岗位在哪里,他的战场就在哪里;职责在哪里,他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在防汛救灾中,他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在服务企业时,他与企业结成深厚友谊;在扶贫专班,他深入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把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他作风扎实,喜欢求真认真较真,不搞花架子,不练花拳绣腿功。他作风正派、品德高尚、为人真诚、求真务实,严格规范自己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主旋律是他的言谈主题,正能量是留给他人的印象,跟他相交,能振奋妥妥的精气神。他做事都充满干劲,激情四射,不管分内分外,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呼叫,他就出现在哪里。曾获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市总工会表彰先进个人各1次,各级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9次,干部服务企业、脱贫攻坚、抗洪抢险县级先进个人各1次。

  10.陈长福,男,1941年1月生,凉亭镇烽火村村民,孝老爱亲。近30年来,陈长福不离不弃照顾智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不能自理的弟弟陈长来。在这30年里,残弟连吃喝都要喂,洗脸洗澡、大小便脱裤穿裤都是他管,夜晚睡觉与其同床共枕,因为残弟每2-3小时就要翻一次身,尽管怎样累他也不烦。

  11.陈凤枝,女,1982年6月生,九姑乡国赛村村民,孝老爱亲。丈夫何向华在外务工不慎发生事故,致使全身瘫痪,长年卧床不起。她十年如一日,既要照顾残疾的丈夫,又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从无怨言,不离不弃,大爱之情感动乡邻。

  12.孟凡平,男,1976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塌乡卫生院业务主任,敬业奉献。他从事医疗事业20余年,始终保持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服务思想,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视病人如亲人,处处为病人着想,深受广大病人和家属的信赖。20多年来,他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酿造了医患间的纯洁真情,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医德之歌!

  13.贺焕高,男,1986年1月生,中共党员,河塌乡武装干事、水利站站长、农经员,敬业奉献。在部队服役12年,参加两次亚丁湾护航、利比里亚撤侨、叙利亚化武护航、南沙备战等重大任务;参加工作以来,从事水利、武装农业等工作,并任职黄坂村党总支委员。2019年入夏以来,河塌乡遭受异常气候影响,连续3个多月没有有效降雨,面对罕见的旱情,他作为乡水利站站长兼防汛抗旱指挥部办事员,联系打井队,在学校、医院、敬老院和村民密集的区域打水井10口,解决了居民饮用水之急;又亲自制订引水工程,铺设管道将花凉亭水引到河塌。花灌主干渠到胜利支渠,沿途阻水、渗水严重,每一细节他都亲自处理。为尽快解决居民饮用水,他放弃了所有的双休日和节假日,每天战斗在抗旱救灾一线。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经过部队摔打历练的老兵,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尽职尽责、勇敢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了退伍不褪色,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开拓进取、乐于奉献,通过自己的奋斗为家乡更好的明天添砖加瓦!

  14.唐达贤,男,1942年12月生,中共党员,华阳河农场一场关工委工作站站长、新洲一村第二党支部书记,敬业奉献。1969年,唐达贤退伍后来到华阳河农场工作。在工作的34年间,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奋斗在一线,为职工群众解难事、办实事。2003年,他到了退休年龄,却毅然接受组织安排,担任老年支部书记。10多年来,他关心农场下一代发展、积极投身老年志愿者服务、带领老年党支部继续前行,活跃在农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2001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被安徽农垦集团公司授予首届“农垦好人”、2016年华阳河农场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7月,他所在党支部被农垦集团公司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15.曹桂连,女,1964年8月生,二郎镇三冲村村民,孝老爱亲。她是公婆眼里的好儿媳、丈夫眼里的好老婆、女儿眼里的好妈妈、妯娌眼里的好嫂子、侄子眼里的好婶婶、左邻右舍的好邻居。精心照料长年患病的丈夫,不离不弃;对待公婆胜过自己的父母;20多年来,悉心照看侄子、侄女,让他们感受家一样的温暖,让弟弟和弟媳安心在外打工;热情帮助左邻右舍,是大家心目中的热心人和好榜样。

  16.董的妹,女,1967年10月生,柳坪乡大地村村民,孝老爱亲。20多年来,她对体弱多病、仅能生活自理的丈夫和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智力残疾的儿子不离不弃,一边起早摸黑到县工业园区打工赚钱养家,一边风雨无阻地天天从县城骑来回60公里的车回家为父子准备好一天的饭菜。雪上加霜的是,她儿子又患上了罕见的肌肉萎缩症,由于跟别人交流不了,吃喝拉撒都需要她照顾,为了维持生计,她忍着颈椎病痛在儿子治病的医院做护工,每天累得头痛欲裂直不起腰来;丈夫被确诊为舌癌,伴随着脑梗、心梗,分身乏术的她只能拜托丈夫的姐姐在合肥医院帮忙照看,常常打电话给丈夫鼓励他,让丈夫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她就像一个“女超人”,20多年拼尽全力,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重担,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17.谢结成,男,1974年1月生,中共党员,宿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监察室主任,高岭乡双河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敬业奉献。“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是的,四年了,时间真的是把双刃剑,它带走了光阴的故事却改变了双河村贫穷落户的面貌!而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永远留下了谢结成在双河村工作的点点滴滴;2015年5月作为县第六批挂职扶贫干部被选派到高岭乡双河村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谢结成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干练的工作作风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走向了田间地头、走到了群众中间,获得2018年度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扶贫工作者。

  18.廖怀娥,女,1968年12月生,孚玉镇古塔社区居民,孝老爱亲。悉心照料公婆30余年,任劳任怨;近几年,其夫徐仁德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法务工,儿子徐楷在外读书,在此情况下,廖怀娥只身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边上班边照顾家庭老小。沉重的生活负担让廖怀娥也逐渐变差,但从未影响她对家庭的付出,精神可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推广达人 灌水之王
:
网络大伽
:
2383289468@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695

帖子2008

积分437925

图文推荐

  • 一个屋檐下的守望!宿

    本期项目组对接电话:15810304436骆平(微信

  • 畅游碧波纪念伟人,百

    7月12日,宿松县陈汉乡钓鱼台水库碧波涌动,

  • (视频)宿松县凉亭中学

    (视频)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八二届高中第三次全

  • 安师大附属复中开展暑

    暑途织就平安网,师爱凝成守护盾——安师大附属复

  • 宿松公益:驻程岭联络

    7月11日清晨6点,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驻

  • 复镇初中开展期末校园

    复镇初中开展期末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随着一学期即将

  • 复镇初中开展暑期大家

    复镇初中开展暑期大家访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

  • 复镇初中举办初中读物

    复镇初中举办初中读物进校园评审会为深入贯彻落实

  • 2025年度宿松县赴高校

    因高中体育岗位有考生放弃考察资格,根据《20

  • 老岗村关于积极参军报

    老岗村关于积极参军报国的倡议书 亲爱的老岗村青

  • 复镇初中召开“规范管

    复镇初中召开“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推进会为进一

  • 复镇初中开展师德师风

    复镇初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系统学习”培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