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浴乡滑石村村域内群众居住分散,共有16个自然屋场。2020年来,该村党支部动员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重点建设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滑龙,同时,对塘岸、汪山、锅川、苏屋、何岭等自然村进行整治,实现整村推进,了尽可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努力让群众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人居环境 “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水泥路,出行非常方便,环境也变美了。”村民汪荣胜切实感受到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便利。
近几年,滑石村整合各种建设资金,拓宽村级主干道路,硬化入户道路和串户路,方便群众出行。新建和完善了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村民活动广场、卫生室、教学点等,方便群众办事。完成改厕212个,新建公厕 8个,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所有厕所连接污水管网进行排污处理,确保人居环境不受污染。安排专职日常保洁工3人,每天进行清扫管护,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无暴露和积存垃圾。并且,尝试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把菜叶、果皮、餐厨垃圾进行回田、回地,减少垃圾产出量。
强化河道治理,实行“小河长”制,在村内自然屋场选定了8名小河长,制止向河道倾倒垃圾的,对现遗留垃圾及时清除,对村域范围内危旧房屋全部予以拆除。规范摆放村内杂物、柴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引来了一批批游客。为提高接待和服务能力,该村已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制茶品茶体验中心和村情民俗馆,引导贫困户兴办“农家乐”,提高收入。
推进产业融合 壮大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该村全方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山场上大做文章,发展优质茶,探索出一条强村富民的好路径。
近年来,该村通过土地流转、能人带动、组建合作社、入股分红等方式,大力发展油茶、茶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等。依托宿松县富达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了7家外地企业入驻。发展茶叶1800亩、油茶2200亩、泡桐1600亩、银杏1200亩、红豆杉300亩、中药材60亩、松木1300亩。“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罗仙云雾”茶叶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证书,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注册权。
据了解,2019年。以山场、资金入股油茶、茶业产业人数达356户1231人,其中贫困户121户357人,人均增收达3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5万元,全村年生产总值达1268.48万元,其中茶叶产业总值750.12万元。
树立文明新风 提升群众素质 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该村一直以来致力于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的滋生蔓延。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文体活动,涵养村民的精气神。
据悉,2019年,承办了我县全民健身运动会之首届“体彩杯”农民广场舞大赛北浴乡赛区初赛,组建了一支广场舞舞蹈队。在北浴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首届“白玉杯”农民篮球赛中荣获冠军。
“现在生活大不一样了,各种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体育活动不仅强身健体,还能提升精气神,大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村民汪方胜喜滋滋地说道。他曾多次参加国内马拉松比赛,并获得较好成绩。
该村还充分发挥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6次,2019年被授予县级文明村。结合开展法治讲堂、道德讲堂、文明示范户评选等活动,不断提升村民道德文化素养。据统计,全村涌现了全国劳模1名、“安庆好人”1名、“宿松好人”4名、“美德好少年”1名,“星级文明户”“平安创建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近百名。
“滑石村将自治、法治、德治进行了有效结合,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转高效、有序,山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乡乡长郭芳红说。
如今的滑石村,山场一片葱绿,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庭院舒适雅致,环境优美动人。新时代、新农村美丽画卷耀眼夺目,令人心旷神怡。(融媒体记者 杨浔 通讯员 虞太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