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松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姜晓蕾表示,要用红色藏品讲好中国革命故事,特别是要让青少年了解中国革命历史。6月6日至8日,坐落于宿松经开区的朴风民俗博物馆里,一位我省民间艺术收藏家举办个人红色文化展览,向公众展示他几十年收藏的红色藏品。“红色藏品是承载中国红色文化、红色历史、红色记忆的载体,每一件红色藏品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中国革命故事。宿松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姜晓蕾表示,要用红色藏品讲好中国革命故事,特别是要让青少年了解中国革命历史。6月6日至8日,坐落于宿松经开区的朴风民俗博物馆里,一位我省民间艺术收藏家举办个人红色文化展览,向公众展示他几十年收藏的红色藏品。“红色藏品是承载中国红色文化、红色历史、红色记忆的载体,每一件红色藏品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中国革命故事。
一个展览馆就是一本历史书;一个物件就是一段文化。历史需要缅怀,文化更需传承。6月6日至8日,坐落于宿松经开区的朴风民俗博物馆里,一位我省民间艺术收藏家举办个人红色文化展览,向公众展示他几十年收藏的红色藏品。
举办展览的人名叫张建设,是一位共产党员,也是“安庆好人”,几十年来热衷于收藏,将全部积蓄倾囊而出,斥资2000余万元创办了朴风民俗博物馆,这是当地民俗注册第一馆。共四层200多平米,其中二层为红色展厅,存有大量毛主席瓷像、瓷盘、像章、书画以及针织品等。馆内红色物件共有9000多件,各类像章十多万枚,针织品一万多件。丰富多彩的藏品得到藏友们的普遍好评。
谈及为什么要收藏这么多红色展品,张建设说:“红色资源是不可多得的珍宝,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过往、苦难和辉煌,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希望更多人知道、了解和感悟。”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说到红色文化,不得不提一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那就是毛主席画像。而张建设与红色文化的结缘,也是从一幅毛主席画像开始的。
20年前,张建设在一次外出旅行中,遇到一个小贩,看到他的摊位上有一幅被弄脏了的毛主席画像,感觉非常心疼,毅然决然从他的手中买下了这幅毛主席画像。回到家中后,他找到专家鉴定,却被告知这幅毛主席画像只是赝品。失落可想而知,但自此,张建设走上了红色收藏的道路。
当时还在沿海某地担任企业法人的张建设,利用闲暇时间走街串巷于国内各个城市,只为多寻一些有价值的老物件,古玩市场、破旧老街、革命根据地等,有红色痕迹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
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走了几十年收藏之路的张建设,早已积攒了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红色藏品。这时候,看着家里的这些藏品,他又有了新的想法。把藏品藏在家里,就失去了它们应有的价值,让更多的人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才能最大化地放大他们的价值。
于是,他决定开办一个博物馆,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红色文物向公众免费展出。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资金投入,朴风民俗博物馆正式建立并对外开放,成为宣传爱国主义、革命教育的红色基地。
在藏品展示区,一尊毛主席石膏像摆在了显眼的位置。这是张建设最为喜欢的一件藏品,不同于一般的毛主席塑像,它在材料跟做工方面都很特别。每当看到这件藏品时,他总是心潮澎湃。
红色藏品的收藏,需要资金支持,为了能够收集到更多的红色藏品,张建设省吃俭用,将每年收入的大部分都用在收藏上。
谈到收藏红色藏品的初衷,张建设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总是让我无比崇敬和敬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义务和责任,把这些红色藏品传承下去,让人们牢记革命历史。”
张建设对红色文化越来越痴迷。历经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他收藏的红色物品数量越来越丰富,类别也越来越多。展览开办三天来,吸引了来自池州、黄石、九江、黄冈、安庆等地200余次观众前来参观。他说,开办这个展馆,既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让更多的子孙后辈了解历史、了解红色文化。
在红色收藏馆内,张建设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些老物件,如数家珍地向参观者一一介绍。他眼里闪烁有执着的光芒,对这些老物件的珍惜和痴爱,让人深受鼓舞,也深受感动。
举办以“红色记忆”为主题的个人藏品展,张建设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历史。
“红色藏品是承载中国红色文化、红色历史、红色记忆的载体,每一件红色藏品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中国革命故事。展示出来,就是社会大众分享。”宿松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姜晓蕾表示,要用红色藏品讲好中国革命故事,特别是要让青少年了解中国革命历史。
“一件件藏品的背后,有故事,也有感动,每天看着,我都是珍宝一样迷恋、喜爱。”张建设说。
宿松县文联主席江林顺表示,这次展览的目的就是为了讲好红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建设一个陶冶革命情操的精神阵地,激发党员群众的热情和斗志,用不同的红色文化展品让“老故事”呈现出“新面貌”,让具有历史感的“红色故事”实现“老树新花”,焕发出时代的活力和生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