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为切实贯彻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省委三十条措施,宿松县委组织部突出“三注重三作为”,作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一、注重监督善作为
组工干部社会关注度高,言行举止事关党的形象,加强监督尤为重要。一是规范行为严自律。从广大组工干部中征集形成了廉政座右铭,制定《宿松县组工干部行为规范》、《组工干部“十严禁”纪律要求》警示牌,以富有现代气息的廉政教育方式,直观生动地让干部职工接受廉政教育,并在部机关创建了“松兹画廊”、“每日一言”组工文化长廊,用厚重的组工文化提升党性修养。二是督查目标保落实。年初,对全县组织工作进行认真研究、梳理和细化,迅速形成并印发了《全县组织工作要点》,将全年要开展的重点组织工作分解成能拟办的一件件具体实事。目前,已确定了五个方面17项重点内容65条具体拟办实事。同时,将细化的工作内容以直观的表格形式上墙公布,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对未按时完成任务的科室,实行责任倒查,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强化监督树形象。拓展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搭建“四位一体”的立体监督平台。要求各科室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要体现在工作成效上。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结合岗位职责和履职用权重点,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公布承诺事项和监督电话,将干部自律情况至于群众监督下。
二、注重学习能作为
学习效果事关效能建设成败,学习关键是要搭建好学习平台和载体。一抓学习创新。整合了先锋网站资源,运用“先锋社区”专栏,刊登包括先锋讲坛、热点时评、先锋文摘三个板块在内的理论精品,供广大党员干部在线浏览学习。以定期通报、奖先促后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在线学习的自觉性,并以此为抓手组织开展“热点课程大家评”、科长“每月一讲”论坛等活动,达到理论学习再深入,思想境界有提升的效果。二抓制度落实。围绕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三改进、四规范”意见,从改进调查研究、改进会议会风、改进新闻报道、规范文件简报、规范事务性活动、规范检查评比考核表彰活动、规范公务接待和公务经费支出等方面入手,细化实施方案,规范干部职工行为。三抓基层调研。继续推行一线工作法和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基层结对帮扶,定期开展带案下访。确定部长和组工干部联系点。要求部长每人联系1个村、1个企业、2至3名困难群众,每月下基层不少于5天;普通干部每人联系1个村、1至2名困难群众,每月下基层不少于4天。把开展信息调研工作和解决组织工作难题相结合,每个科室(中心)针对组织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确定1至2个重点创新课题和1至2个自选课题,深入农村基层开展调研,帮助解决基层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注重实效有作为
作风建设难在常抓不懈,重在务求实效。一是健全工作运行机制。要求各科室按“四步工作法”,硬化措施,细化任务。即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奖惩措施明确。二是建立轮岗交流长效机制。为创新组工干部实践锻炼新机制,激发工作热情和竞争意识。近期,部机关实行大范围轮岗,7个科室负责人6人实现轮岗交流,2名80后年轻干部跨业务科室轮岗,5名80后的年轻干部走上科室主要负责人的岗位,轮岗面达到87%。三是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过错必追究”的原则,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对抓作风建设措施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科室进行问责,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陈明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