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瑜墓在宿松不容置疑——从系列史籍考周瑜墓 安徽宿松 周本来 公元208年,周瑜曹操会猎于赤壁,“遥想公谨当年。。。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走向 ,最终促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10年周瑜在西征的途中倒下了,在其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未解之谜。周瑜墓在何处?仿佛成了一个谜团,长期以来,关于周瑜墓之说,众说纷纭,似是而非,又各执其辞。往事成烟云,但历史总有她真实的一面。下面从系列史学名著、地理志等谈周瑜墓考。 一系列史学名著 1南唐史、宋史 徐铉《骑省集》中《故汝南县太君周氏夫人墓志铭并序》——夫人讳某,字某。庐江舒人。三国时,吴将公瑾之后。公瑾葬于舒之宿松,今裔孙奉祀者,百余家。(文中夫人为周瑜的后代西平王周本之女、南唐右丞相徐阶之妻)徐铉敢断言“公瑾葬于舒之宿松”是因为他与周家过从甚密,知根知底。(徐铉(916年—991年)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 ,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此墓志铭比北宋《元丰九域志》更早。(庐江周瑜墓说的最早依据为《元丰九域志》) 欧阳修《新五代史》“瑜葬宿松,即墓为祠,子孙居其旁者,犹数十家” 北宋司马光《五代史记》“瑜葬宿松,即墓为祠,子孙居其旁者,犹数十家”。宋 陆游《南唐书》 卷六 周柴何王张马游刁列传 “周本,舒州宿松人,汉南郡太守瑜之后,瑜葬宿松,即墓为祠,子孙居其旁者,犹数十家。。。”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述颇丰。《南唐书》是参考胡氏的《南唐书》写的。今胡书已失,仅存马,陆二人版本。 宋 马令《南唐书》 卷九 列传第四 周本 “ 周本,舒州宿松人,汉南郡太守瑜之后,祠庙陇亩,皆在子孙,守故土者,犹数十户。.....”马令(生卒年不详),字不详,北宋·常州宜兴(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其祖父马元康,世家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多悉南唐旧事,博览经书,勤于著述。生平搜求旧史轶闻,准备编写南唐史书,可惜未及动笔,就去世了。自少秉承祖父遗志,苦觅资料。北宋·徽崇宁四年(1105年)撰成《南唐书》30卷。史料来源丰富,叙述较为详备。书仿《五代史》,不及陆游重修本,然创始有功,且书法亦严谨不苟。工诗属文,擅书法。北宋末徽宗、钦宗,南宋初高宗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史学家,今仅存诗1首。 2 明朝 解缙《吉州周氏考》—— “考其陵墓在今之安庆宿松” 。 解缙(1369年-1415年)明代大臣,学者。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解纶之弟。洪武十二年进士。历官御史、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永乐大典》主编,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他是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清乾隆十九年(1754)岁次甲戌吉州周氏三修《周氏族谱》载解缙撰《吉州周氏考》,上图为江西吉周民国新修《周氏宗谱》) 3 清朝 吴任臣《十国春秋》 ——“周本,舒州宿松人,汉南郡太守瑜之后,瑜葬宿松,即墓为祠,子孙居其旁者,犹数十家。。。”(吴任臣,清学者、藏书家。本名吴志伊,以字行,改字志伊,一字尔器。初名鸿往,号托园。其先为福建莆田籍,随父至仁和(今浙江杭州),遂朴仁和弟子员。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好读奇书,家贫无资购书,时兵乱起,江南富户皆走窜,他一钱换书一帙,日加辑补,于是吴中书籍多归于他。精天官、乐律、奇壬之书,为顾炎武所推重,与吴农祥齐名。武林称“二吴”。取家藏图书,搜唐代后诸霸国事为《十国春秋》114卷。该目称:是编所采古今书籍无虑数百种,如《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书,愚辄荟萃成书。著有《周礼大义》、《字汇补》、《春秋正朔考辨》、《托园诗文集》,另有《山海经广注》。 二县志及周氏宗谱 1宿松县道光志(县志办提供) 瑜葬宿松圭山,即墓为祠。在县城西二十五里清湾河与半角山近。 2 宿松县民国志 圭山一作龟山,距县二十五里。小阜濵河三国吴周瑜墓在焉。 宿松县民国县志 周郎山(因周瑜墓葬该山而得名)、周瑜廟 3《周氏宗谱》——宿松、湖口、湖北等地大量周氏宗谱均载周瑜墓在宿松。 附《周氏宗谱-汝南堂》 三地理及其它因素 公元210年左右,庐江被曹魏占领(或魏吴战争的前沿阵地),周瑜葬到庐江可能么?而宿松在这一时期具备五个条件——1属吴的疆域;2属于周瑜故里庐江郡的范畴;3周瑜长期在九江一带(含宿松)驻军;4宿松有大量(随周瑜)从庐江迁徙过来的周姓宗亲及大量的随军亲属(据2010年统计宿松有公谨后裔三万余人);5宿松属大别山南麓,秀山丽水.因此周瑜葬在宿松是合情合理的! 附县志——地理志:据《安庆府志》、《三国吴志》、《通鉴纲目载》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宿松属魏,建安十九年宿松属吴。。。可见庐江在210年属魏是毋庸置疑的。 慨述 可以说宿松周瑜墓——1史籍记载最早;2有最完整的证据链(唐宋明清及民国);3史籍资料性价值最高(徐铉、欧阳修、司马光、解缙等是其他史学学者不可同日而语的);4正史中唯一明确记载了周瑜墓葬地点、唯一以周瑜后裔(周本)身份记载的;5唯一记载有子孙奉祀守冢的(从古至今,任何祖先墓冢皆由子孙建造(参与),只有子孙可认定,只有子孙奉祀守冢)。周瑜墓在宿松毋庸置疑矣! 来自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