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宿松》纪录片评论文章:画说宿松,每一帧都是家乡的味道!
评论家:资深电视人虞国芳简介
虞国芳,男,1979年9月生,安徽宿松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主任记者,安徽省宣传文化领域(新闻类)拔尖人才。上海大学“伟长学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兼职硕导,鲁东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媒体合作导师。 工作以来,作品先后荣获金鹰奖“最佳电视纪录片导演”奖,“金熊猫”国际纪录片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优秀国产纪录片”最佳短片奖,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安徽新闻一等奖等。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以及《电视研究》《传媒》等期刊发表二十余篇论文。 画说宿松,每一帧都是家乡的味道 评论家:虞国芳
2019年11月9日傍晚,远在广州的祝凤鸣老师突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其时他尚在病中,声音略为沙哑、略带疲惫。相识十几年,一年多不见的他只表达了一个意思,让我看看《画说宿松》这部片子。这时我才知道,有一位叫郑百年的宿松人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拍了一部有关家乡宿松的片子。
那段时间,正值我刚从安徽广播电视台调到上海大学工作不久,整天里忙于各种琐事,千头万绪。终于,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泡上一杯绿茶,坐在电脑前,点开了这部《画说宿松》的片子。 “张打铁,李打铁,打一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去家打夜铁,……”开篇一首乡音中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一下带回到了儿时的夏夜,夜色中,我和弟弟以及一帮堂弟堂妹们,就着皎洁的月色,围在摇着蒲扇的奶奶、姑奶奶身边,拍着手、蹦蹦跳跳地唱着这首民谣,欢快的笑声响彻满天繁星的夜空。我突然强烈地意识到,我离开家乡宿松很久了。 《画说宿松》全片30分钟,分“山水之魅”、“人文之光”、“时代之娇”三个篇章,以纪实手法呈现了宿松自然、人文、时代风貌。吴头楚尾的宿松,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开篇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国务院办公厅从宿松县急调优质野生鳡鱼以飨贵宾说起,视角独特,极具故事性和历史感。大家都知道宿松是全国知名的鱼米之乡,却不知道在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有这么一个精彩而重要的历史小片段。诗仙李白曾寓居宿松南台寺,王安石曾游览宿松九井沟,好县令张何丹冒酷暑为民求雨不幸身亡,民族英雄史可法筑起“南国小长城”白崖寨,1930年罗汉尖建立了宿松第一个红色政权,等等,这些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故事,让人对家乡宿松心生敬意。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热土上,还孕育了三国猛将陈武,勤政为民、两袖清风的罗遵殿,“一门双进士,兄弟两大夫”的贺颀贺欣,“桐城派”的重要开创者朱书等一批知名历史人物。这些我们自幼听爸爸妈妈讲过的传说故事,在任志宏老师极富穿透力的声音里娓娓道来,穿越2000多年的历史烟云,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生动、可触可感的宿松。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总导演总策划郑百年,自幼抱着一个“照相师傅”梦想的他,从一部海鸥120相机开始,几十年如一日执着追求,由一名摄影爱好者成为一名有情怀有担当的摄影艺术家。该片由他自筹资金、亲力亲为策划拍摄制作。拍摄27个多月,累计行程1.5万多公里,遍及全县的每一个角落,实属难能可贵。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执着的追梦精神,得到祝凤鸣、高嗣照、吴忌、陈洁、刘鹏程、王孟明、司舜、方长松、吴银康、廖理南等诸多宿松乡贤的大力支持。作为一名在省台工作了近20年的电视人,我做过新闻、专题、综艺、纪录片、电视剧,深知个中滋味。听百年先生在电话中说拍摄中的种种艰辛不易,起早摸黑,风餐露宿,不禁心有戚戚焉。 “诗意山水,魅力宿松”,黄梅戏,文南词,都是浸染宿松人血液的“宿松声音”。条子,雪枣,山芋粉圆子,鱼面,都是家乡游子们梦中的“宿松味道”。……“皖西南,长江边,多少往事今古传”,片尾这首由郑百年作词,徐华东作曲的《宿松之歌》,旋律壮美,气势豪迈,唱出了从古老的松滋侯国到今日新宿松的历史豪情,唱出了古往今来千万宿松儿女的心声,唱出了新时代宿松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追梦历程。 30分钟,3万多镜头组成700帧画面! 画说宿松,每一帧都是“家乡”的味道! 2019年11月22日于上海大学
这是一部反映宿松前世今生的县情片 这是一部聚聚百家之力的精品力作 这是一部美轮美奂的经典影像 《画说宿松》纪录片在全县人民的关注下,以及安徽百年鼎盛文化传媒公司摄制组的辛勤努力下终将面世了!我们将进一步“聚百家之智颂扬宿松之魅,凝万众之力构筑宿松之娇”! 爱我宿松,爱我家园!敬请大家届时收看并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宿松、关注宿松、走进宿松! 谢谢大家! 请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将在安徽百年鼎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众号及时发布收看时间) 大型专题系列纪录片《宿松故事》招商热线:郑13855602036 《画说宿松》纪录片作为大型专题系列片《宿松故事》的第一集。 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强调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故事,最重要的是解决好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讲什么,就是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发展大势,聚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风貌展示好。怎么讲,就是要真实、生动、鲜活地讲,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改进创新、努力出新出彩,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
为此,我们就一起来用纪录片的形式讲讲“宿松故事”吧!期待合作!
《画说宿松》纪录片拍历程、影片部分片段剪影 《画说宿松》纪录片: 是一部反映宿松前世今生的县情纪录片 是一部聚百家之力的精品力作 是一部唯美的经典影像 该纪录片播放时间暂定,届时提前在相关媒体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