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华夏纵横》杂志(2013年1期)刊载《黄梅戏发源地当属宿松》 廖理南

[复制链接]

2013-5-12 14:57 49995 22

一介农夫 发表于 2013-5-5 16:31

一介农夫 11#

2013-5-5 16:31

bgkoi 发表于 2013-5-5 15:24
多多理解,别有嫉妒感,有本事你也发篇文章到华夏纵横刊登。

对于你这个顽固不化伪学者,听不进内行读者正确意见之人,以后只要你的伪作出现,我们就及时进行批评和揭露。
皖江春 发表于 2013-5-6 20:50

皖江春 12#

2013-5-6 20:50

本帖最后由 皖江春 于 2013-5-6 21:01 编辑

昨天,廖理南洋洋得意、沾沾自喜地在论坛抛出《华夏纵横》杂志发表的《 黄梅戏发源地当属宿松—— 解开王兆乾晚年承认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缺乏理性的思考”之谜》之后,他自以为当事人王兆乾、陆洪非、孟晋先生已逝世多年,死无对证,可以无中生有而高枕无忧、瞒天过海,殊不知苍天有眼,安庆《黄梅戏艺术》杂志社保存的历期杂志,可以证实这篇文章虚构捏造宿松无人接待而去黄梅的虚假事实。现将在杂志社查阅的资料摘录如下:           
       2007年03期 《黄梅戏艺术》发表秦之先生的《黄梅戏源自何处》一文载: “ 王兆乾先生所著《黄梅戏音乐》脱稿于1952年,由安庆市文化馆油印了几十份,1953年5月安庆市军区文工团又翻印了一次。同年下半年,王兆乾先生奉调至安徽省文化局音工组工作,11月份与陆洪非、卜炎先生同到江西、湖北部分地区调研,回来后,对原稿作了一些修订,1957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正是此书第一次提出了“源自湖北”的推论。”文中说, 2002年何成结先生采访陆洪非先生,问及当年与王兆乾先生、卜炎先生去黄梅的意图。陆老说,  “1953年的湖北之行,是为了寻找音乐和剧目上与安徽黄梅戏相似相近的证据。”
      2000年02期发表《黄梅戏艺术》发表王兆乾先生的《<天仙配>和<女驸马>的发掘和改编》一文中说:“1953年,我和陆洪非、卜炎二同志去湖北、江西考察黄梅戏,洪非正着手整理《天仙配》的全本。我当时只以音乐为己业,对整理剧本的事并不经心。”
      1986年01期《黄梅戏艺术》发表学犁先生的《“衣锦荣归”后 黄梅艺苑新》一文说:”首先带来黄梅戏在安庆地区发展、成长的喜讯,是陆洪非、王兆乾、卜炎等三同志。他们于一九五三年秋,在安徽省文化局支持下,到黄梅县城、孔垅等地工作了十余天,与黄梅县的老艺人梅重喜、余海先、乐柯记、项雅颂、熊利华、项官炎及社会上的老观众、老知识分子进行了座谈、录记唱腔、核对传统剧目、挖掘稀有脚本、调查历史沿革。……“     
      以上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证明王兆乾、陆洪非、卜炎先生黄梅之行的目的是”寻找音乐和剧目上与安徽黄梅戏相似相近的证据“,并没有去宿松的打算和安排。让人深感痛恨的是秦之先生的文章说王兆乾先生日记记载,1953年11月14日至26日,王兆乾先生一行”自九江渡口到小池口(黄梅),搭汽车五十华里到黄梅县孔垄镇……“,后由九江坐船回安庆,到宿松没有人接待而去黄梅完全是子乌虚有;更令人痛心的是王兆乾先生生前从没有否认过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的观点,只是在2007年10月《黄梅戏艺术》编辑部主持召开的”黄梅戏源头再探讨“会议上表示,黄梅戏源头还需要进一步考证,而廖理南没有资格参加这次会议;在秦之先生的文章中根本就找不到王兆乾晚年承认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缺乏理性的思考”的字样,完全是廖理南一手虚构捏造的”文字游戏“。当有一天王兆乾 先生的儿子王小亚先生看到这篇”杰作“,真不知有何感想!当网友们看到以上历史真相,还会继续相信廖理南的谎言吗?
       以上所言,如有网友不相信,可致电《黄梅戏艺术》杂志社查询。电话号码:0556——5574135
998 发表于 2013-5-8 09:04

998 13#

2013-5-8 09:04

踏遍青山 发表于 2013-5-8 13:39

踏遍青山 14#

2013-5-8 13:39

本帖最后由 踏遍青山 于 2013-5-8 17:31 编辑

       疑似廖先生在上面说:“有本事你也发篇文章到华夏纵横刊登”,不是与我开玩笑吧?你可知道这话问得非常及时,非常精准,也非常给力,令我汗颜,羞愧难言。如果廖先生不是与我开玩笑,鄙视、讥讽我“三代没有读书”、素质低下的话,我就斗胆夸下海口,这事不难,可以接招。廖先生说得很对,我的确没有在报刊发表文章的能力,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只要我愿意,廖先生本人也同意,我有百分之千的把握在《华夏纵横》杂志上发表一篇文字(抱歉,因本人理论水平不高,不能说是文章,充其量勉强可算是码上去的文字),揭穿虚构捏造的宿松领导不接待王兆乾先生一行的弥天谎言,而且杂志社还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不发。一介“草民”说出如此雷人之语,廖先生和网友们可能感到惊讶,在我还没有与《华夏纵横》杂志社联系之前,先让孤陋寡闻的廖先生长长见识,看看国家新闻出版署(现为国家出版总署)一份文件:

关于发布《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的通知

                                                                              (新出报刊〔1999〕859号)
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解放军总政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
为了维护出版秩序,保证报刊报道内容的真实、准确、公正,现制定《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新闻出版署
                                                                                       一九九九年七月八日


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


       为了保证报刊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准确、公正,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报刊的出版秩序,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相关条款,对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的处理作如下规定:
        一、报纸、期刊必须遵守新闻出版法规,刊载新闻报道和纪实作品必须真实、准确、公正。报刊不得刊载虚假、失实的报道和纪实作品。
        二、报纸、期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报纸、期刊上进行公开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关出版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三、报纸、期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更正或者答辩,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报纸、期刊上予以发表;拒绝发表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报纸、期刊因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而发表的更正或答辩,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凡公开更正的,应自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发现之日起,在其最近出版的一期报纸、期刊的同等版位发表;
     (二)凡按当事人要求进行更正或发表答辩的,应自当事人提出要求之日起,在其最近出版的一期报纸、期刊的同等版位上,予以发表。
        五、报纸、期刊转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其更正和答辩,按照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办理。
        六、报纸、期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新闻出版署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可视情节轻重,对其采取下列行政措施:
       (一)下达违规通知单;
       (二)通报批评;
       (三)责令限期更正或检讨。
        七、报纸、期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致使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新闻出版署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10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八、报纸、期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被采取行政措施或受到行政处罚的,新闻出版署、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还可同时建议其主管部门、主办单位对违规报刊进行整顿,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九、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今是法制社会,我不仅有这柄尚方宝剑,而且有网友们提供的铁的证据,何愁《华夏纵横》杂志不挤出版面刊发揭露虚假、失实的打假文章?廖先生或疑似廖先生看到上面的《 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相信我敢于接招,没有夸海口吧?当然你很有可能会强词夺理说这本杂志是“一本学术性极强的以历史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刊物”,这不过是你为自己贴金,《华夏纵横》不过是一本很普通的文史类期刊,如果你认为我说得不准确,请你打电话问问安徽省新闻出版局,电话号码我就不说了,你自己去找吧!标题已经想好:《唐突历史    满篇谎言——“黄梅戏发源地当属宿松”一文完全是无中生有》。请廖先生放心,文章发出之前我会征得你的首肯,还会找两个证人作证,我怕廖先生出尔反尔,事后又赖帐不承认,那样就不好玩了。廖先生愿意玩玩吗?假若廖先生说我“有本事你也发篇文章到华夏纵横刊登” 是在开玩笑,建议廖先生以后还是少开这种玩笑为好。“草民”有“草民”的活法,请你不要低估了“草民”的能力,不要把玉米不当粮食。就凭王兆乾先生当年的日记记载,他们三人根本没有到过宿松这一事实,有力证明造假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揭穿你虚构捏造的谎言。真的在《华夏纵横》杂志发了文章,我等“谬论”随着网络的传播,以讹传讹,对宿松、对廖先生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北浴河里行石船 发表于 2013-5-8 20:38

北浴河里行石船 15#

2013-5-8 20:38

{:4_87:}{:4_87:}{:4_87:}{:4_87:}{:4_87:}{:4_87:}{:4_87:}
一缕阳光 发表于 2013-5-9 09:06

一缕阳光 16#

2013-5-9 09:06

早在去年11月,踏遍青山网友就在论坛同名帖子下面跟帖,说这篇文章与历史事实不符,很客气地提醒廖先生“是不是要网友揭穿你的骗局,晒出《解开王兆乾晚年承认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缺乏理性的思考”之谜》的历史真相,你才心服口服呢?”,然而,廖先生对这位“三代没有读书”的网友留言不屑一顾,甚至诋毁、攻击。当然也没有多少网友相信踏遍青山网友跟帖的真实性,因为廖先生与踏遍青山 地位悬殊,廖是宿松的文化“名人”,还有与书记合影照片为凭;踏遍青山 只是一名长期在外打工的无名鼠辈,又有多少人相信他的话是真实的呢?说直话我也不信。现在我相信了,因为他说的话得到了应证。
阿牛哥 发表于 2013-5-9 20:48

阿牛哥 17#

2013-5-9 20:48

向廖理南先生学习致敬!敢于公开自己真实信息的人,是磊落坦荡、无私无畏的!我们相信你!人民支持你!
一介农夫 发表于 2013-5-9 21:03

一介农夫 18#

2013-5-9 21:03

廖理南为了达到个人出名目的、不择手段弄虚作假、其行为决不是磊落坦荡、无私无畏的,这样的人在学术界成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我们宿松只有象阿牛哥 这样的人才会支持他、拥护他、这很正常,廖理南文章正好是欺骗少数象阿牛哥似的人物。
一介农夫 发表于 2013-5-9 21:08

一介农夫 19#

2013-5-9 21:08

宿松需要的是正义而不是邪气!请问阿牛哥你喜欢弄虚作假这样的人物吗?难道说你从小父母没有教育你如何正直做人吗?
006 发表于 2013-5-12 14:57

006 20#

2013-5-12 14:57

应该支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图文推荐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