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我给自己吃“特供”(3) ——回家(66)
107、我给自己吃“特供”(3)——回家(66)石普水 春种秋收。最早收获的是苦荞麦,“60日40日雨。”苦荞麦是在夏天收获的,产量不高但是营养价值高。花生产量高。两粒种子,一大把儿孙,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花生对农村人还有象征意义——“多子多孙”。今年花生是宠物,两块五毛钱一斤,甚至三块。后来湿的也行。价格谁定的,不知道,反正不由农民。农民永远只有挨宰的分儿。白豆生命力旺盛,收成也高。四、五天就要摘一次。摘白豆没什么紧迫感,弯着腰摘酸痛,我端个马坐着慢慢地摘。老了,眼睛不怎么炯炯有神,往往摘了前面的,一转身,后门还有。坐着,马儿移得着,前后左右四顾,找出隐藏的豆角。反正下午就这一件事,咱得认认真真做好。一个人静悄悄的,一门心思全在地里,眼睛,头脑,全在白豆地里。不急不忙,挺悠闲,挺惬意的。一兜子不少,两篼子不多,总而言之,收获是大大的。据说,白豆能防治糖尿病,病急乱投医,咱精神胜利法,宁可信有。红薯是收成最高的粮食,也是最好做的农活。随便用锄头或扒梳搭两条沟,打除草剂,下雨天插红薯便大功告成。今年大约栽了一分来地。“七长上,八长下,九月挖红薯过夜。”挖红薯也分期分批。最初看见藤蔓铺地墒子上裂缝时,迫不及待地用手掏红薯来煮粥吃;以后一次挖几棵,边吃边等着长;天气好时,晒红薯角留着明年煮粥,又香又甜;一直等到打霜才大批挖,留红薯种,放在干燥暖和的地方留着吃新鲜的。数量多的轧红薯粉。红薯生命力特别强,打霜了,叶子冻死了,下面的红薯还安然无恙。挖红薯也是繁重的体力活。叫人把藤割去喂猪。红薯藤牵牵蔓蔓的紧紧贴在地上,得用力才能扯起来。挖红薯得弯下腰,一些红薯不老实不按常理出牌,长在沟里,长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稍不小心就会把一个大大的红薯“腰斩”。挑红薯也挺沉的。今年雨水多,红薯产量高,一共九墒红薯,居然有好几百斤,始料未及。轧红薯粉工艺复杂。首先得用刷子一个个擦洗,用力擦去上面泥沙甚至削皮,擦洗得白白净净的。难坐,而且我患肩周炎的右手臂酸疼。今年雨水多红薯长得大甚至撑破了皮,像足球似的,洗后还得要用刀雕、削。挺费手脚的。洗粉也不简单。可以这么说,红薯粉的成本如果要算工钱,至少要10元钱一斤。本来不打算栽油菜的。院子里种菜,菜园子却空着,上年种了三墒黑芝麻,举手之劳,居然挺轻易的收获了10斤芝麻。一个婶娘的菜园也空着。妻多次叨念,老是说栽油菜,我都没动心思。她做了手术,我一个人不想做。况且我家还有两百斤油菜籽,够吃的。这油菜籽我是下定决心坚决不卖,多少钱一斤也不卖。吃自己的放心油,坚决不吃地沟油。恰好大嫂家有油菜秧,天下了雨,天时地利,我才又栽油菜。栽油菜有四道工序。首先得把地里的草全部挖尽,晒一天;然后是打窠;栽油菜秧;滴水。看似轻松,其实挺劳累的。当时并不怎么样,收工回家,发现那大腿像僵硬似的,不怎么有柔性,如以前整天弯腰割谷那样。这就成了残兵败将?我感叹自己蜕化变质。农民四季不得闲,一年到头都有事。冬天,收获了红薯,得栽种。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晚上,倒一盅酒,慢慢地,分四、五口喝,品尝酒的芬芳,舒筋活血。以粗茶淡饭养胃,用清新空气洗肺,让灿烂阳光晒背,在博客里陶醉。我给自己吃“特供”,其乐无穷。金钱是一张纸,健康是一辈子。 “哭非人生,笑非人生,哭笑不得乃人生;生很容易,活很容易,生活不是很容易;平生只为两件事,半为生活半为快乐;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别往心里搁。”(2012.11.8.)(1381)(2017/11/2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