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182、万元掠影
14、万元掠影我对万元心仪已久。万元初中是农村初中的一面旗帜,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万元初中有我几位未见面的博友。万元还是我的“老家”。族谱载,我的14世祖、16世祖、17世祖都葬“排山狮子庄” ,就是万元墩一带。学校这次组织教师到万元初中取经,政史教研组长问我“老人家”去不去,我披的是语文教师的“皮”,哄孩子玩了16年政治。如今 “下岗教师” 一个,领导照顾去听课,我没有理由不去。去“老家”也罢,取经也罢,会博友也罢,总之,我是兴致勃勃地去万元初中。我是石氏不孝子孙,未能寻根问祖祭祖,今天我冒充政治老师去万元,聊表心意吧。虽然万元不一定认识我是这个不孝子孙,如同万元初中不认识我这个冒牌政治老师一样。心诚则灵,到此一游吧。出县城人民路经雷公岭到万元,走的是相当拥挤的乡村公路,幸好前面有一辆警车,我们紧随其后,也狐假虎威了一回。汽车进入两边都是楼房的万元街。并不宽店铺的小街中间一条水泥路,不过十多米就到了万元初中。学校面朝西北,乾向。门牌很旧,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校园迎面是一横幅“热烈欢迎县教育局专家和兄弟学校领导老师来我校指导工作”的标语煞是醒目。校园不大,却井井有条。西面是新建的厨房和餐厅,南面是一排民房,房前有围墙,看样子是学生宿舍。北面是一排很旧的民房,可能是教师宿舍。中间一棵大雪松是学校主题,南边有十几棵塔柏,一条两边都是樟树的路通向东边是一排楼房是教学办公楼,我们朝那里走去。楼房的过道站着十几位老师,人群中有一位很眼熟,认人能力极差的我竟然破天荒地第一时间认出他是套口中学的许伦主任。前年安庆市教育博客论坛我上台发言时,许主任自报家门,上前同我紧紧握手。那份真情实意至今仍感温馨。他旁边也是未曾见面却早已熟悉的博友——大名鼎鼎的“林中漫步”余家兴校长。余校长是许主任的表兄,出道比我早,文名远播且摄影艺术一流,我对他所心仪已久又望尘莫及。许主任见面说我身体好,那是对我的精神安慰;说我博客写得好,那是对我鼓励。戴着眼镜的陆校长从旁边伸出手来说他也是我的博友。我心中一阵激动。写博客是一份业余爱好,是一种消遣,博友的支持是无穷的精神动力。他们真诚邀我到套口中学作客,就餐时许主任把我的手机号抄了去。我们来到小会客室。东道主石金迪校长风度翩翩,热情干练,俨然一个美男子。小会客室坐着县教育局两位专家,程主任和杨主任。这是一次高规格的校际教研。活动安排得相当紧凑,第一节课听历史,第二节课评课;第二节课听数学,第三节课评课;第三节课听政治,接着评课。我听了一节七年级历史课。班级不大,学生35人。上课的是一位漂亮帅哥,娃娃脸上两个酒窝,红西服,年纪不大却是少年老成。导入新课起笔不凡。《三国演义》主旋律,多媒体展示战争出画面,教师用普通话介绍与教材相关的历史事实,现代化手段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介绍战国七雄时,老师独出心裁,用地图方位编了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东西南北到中央” 形象地帮助学生记忆。 老师内外兼修,多媒体教学,板书却毫不含糊。教学内容扎实,关键的时间、都城等学生齐声朗读。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讲解深入浅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师生互动恰到好处。课堂生动,老师举手抬足是表演,自然老到。知识传授能力探讨环环相扣。为了介绍度、量、衡,老师精心设计了姚明与古代大将的身高与体重,趣味横生。我如沐春风,仿佛不是听课而是欣赏艺术表演。我心悦诚服,感慨我是真的老了,的确该“下岗”了,尽管站讲台37年,但如果我上历史那一定相形见绌。第二节课是评课,自然轮不到我下岗教师发言,只是洗耳恭听,倒也轻松。课还未评完,又要上第三节课了。我没去听第三节课,偷偷地溜出来,反正再精彩也与我无缘。“习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我“货”卖给谁?谁还再聘我教书?我沿着学校转。高高的围墙,没有房屋,只有田地和山坡,天下着蒙蒙细雨,绿色包围着学校,环境幽静而平和,蒙蒙细雨中更显得沉稳。我们学校也是农村学校,但旁边一条公路汽车鸣笛和川流不息的路人,让人觉得学校如漂浮在空中,不安全,不踏实。万元初中是一个读书的好处去。那很旧的民房果然是教师宿舍,里面摆设简陋,一桌一椅一床,而且都是旧的。厨房倒是崭新的,问师傅可知“排山狮子庄”,他不知排山,倒是知道狮子屋,离学校三、四里。热情的师傅把我引到学校的一家石姓的人家,门前一幅对联“四时花映月,一室鸟成春”,上书“醉园”。主人叫石绍龙,宣字辈,家住柴老屋,祖父石卫三,当过县长。他对石氏过去知道的也不多,知道狮子屋属于柴冲村,旁边有祝屋以前挖出很多金银财宝来,不知是不是石氏九进士的后人在改朝换代的乱世偷埋的。到综合楼转了转,总务处陈主任说他们学校的环境也不很好,家长都是在县城打工,经常有道听途说的话来学校理论半天还说不清楚。黎先涛校长是化学教育专家,为我们学校培养出一位省优质课二等奖获奖者,他又是书法家,我们还是新浪网友。到他的办公室坐了一会儿,玩了一会电脑。中午万元初中大排宴席,热情的招待了我们40来人。喝酒时博友松风子自报家门陪酒,我才知道第三节课是博友松风子上的,老师们都说上得精彩极了。我懊悔不已,多才多艺的松风子是我新浪博友,钦慕已久,到学校取经却未见到真菩萨。我的真老糊涂了!吃完饭,老师们要赶回学校上课。来去匆匆,在万元不足4个小时,浮光掠影,坐在车上,我却是依依不舍。天依然下着蒙蒙细雨,回望万元初中,我心里默默叨念,再见,万元初中,我会再来的。2018/4/4【2019/5/10】15【讲台三味】182、万元掠影我对万元心仪已久。万元初中是农村初中的一面旗帜,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万元初中有我见面未见面的博友。万元还是我的“老家”。族谱载,我的14世祖、16世祖、17世祖都葬“排山狮子庄”,而排山狮子庄就在万元墩。学校组织教师到万元初中取经,政史教研组长问我“老人家”去不去,我披的是语文教师的“羊皮”,但却哄孩子玩了16年政治。如今我一个“下岗教师”,听课算领导照顾,我没有理由不去。去“老家”也罢,取经也罢,会博友也罢,总之,我是兴致勃勃的去万元初中。我是石氏不孝子孙,未寻根问祖祭祖,今天我冒充政治老师去万元,聊表心意吧。虽然万元不一定认识我是这个不孝子孙,如同万元初中不认识我这个冒牌政治老师一样。心诚则灵,到此一游吧。出县城人民路经雷公岭到万元,走的是乡村公路,相当拥挤,幸好前面有一辆警车开道,我们紧随其后,也狐假虎威了一回。汽车进入两边都是楼房的万元街。并不宽阔店铺的小街中间一条水泥路,不过十多米就到了万元初中。学校面朝西北,乾向。门牌很旧,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校园迎面是一横幅“热烈欢迎县教育局专家和兄弟学校领导老师来我校指导工作”的标语煞是醒目。校园不大,却井井有条。西面是新建的厨房餐厅,民以食为天。南面是一排民房,房前有围墙,看样子是学生宿舍。北面是一排很旧的民房,可能是教师宿舍。中间一棵大雪松是学校主题,南边有十几棵塔柏,一条两边都是樟树的路通向东边是一排楼房是教学办公楼,我们朝那里走去。楼房的过道站着十几位老师,也是来听课的吧。人群中有一位很眼熟,认人能力极差的我竟然破天荒地第一时间认出他是套口中学的许伦主任。前年安庆市教育博客论坛我上台发言时,许主任自报家门,上前同我紧紧握手,那份真情实意至今仍感温馨。他旁边也是未曾见面却早已熟悉的博友——大名鼎鼎的“林中漫步”余家兴校长。余校长是许主任的表兄,出道比我早,文名远播且摄影艺术一流,我所心仪已久又望尘莫及。许主任见面说我身体好,那是对我的精神安慰;说我博客写得好,那是对我鼓励。戴眼镜的陆校长从旁边伸出手来,说他也是我的博友。我心中一阵激动。写博客是一份业余爱好,是一种消遣,博友的支持是无穷的精神动力。他们邀我到套口中学作客,就餐时许主任把我的手机号抄了去。我们来到小会客室。东道主石金迪校长风度翩翩,热情干练,俨然一个美男子。小会客室坐着县教育局两位专家,程主任和杨主任。这是一次高规格的校际教研。活动安排得相当紧凑,第一节课听历史,第二节课评课;第二节课听数学,第三节课评课;第三节课听政治,接着评课。我听了一节七年级历史课。班级不大,35人。上课的是一位漂亮帅哥,娃娃脸上两个酒窝,红西服,年纪不大却是少年老成。导入新课起笔不凡。《三国演义》主旋律,多媒体展示战争画面,教师用普通话介绍与教村相关的历史事实,现代化手段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介绍战国七雄时,老师独出心裁,用地图方位编了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东西南北到中央” 形象地帮助学生记忆。 老师内外兼修,多媒体形式教学,板书却毫不含糊。教学内容扎实,关键的时间、都城等学生齐声朗读。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讲解深入浅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师生互动恰到好处。课堂生动,可以说,老师举手抬足是表演,自然老到。知识传授能力探讨环环相扣。为了介绍度、量、衡,老师精心设计了姚明与古代大将的身高与体重,趣味横生。我如坐春风,仿佛不是听课而是欣赏艺术表演。我心悦诚服,感慨我是真的老了,的确该“下岗”了,尽管站讲台37年,但如果我上历史那是相形见绌了。第二节课是评课,自然轮不到我下岗教师发言,只是洗耳恭听,倒也轻松。课还未评完,又要上第三节课了。我没去听第三节课,偷偷的溜出来,反正再精彩也与我无缘,“习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我卖给谁?谁还再聘我教书?我沿着学校转。学校四周是高高的围墙,没有房屋,只有田地和山坡,天下着蒙蒙细雨,绿色包围着学校,环境幽静而平和,蒙蒙细雨中更显得沉稳。我们学校也是农村学校,但旁边一条公路汽车鸣笛和川流不息的路人,让人觉得学校漂浮在空中,不安全,不踏实。万元初中是一个读书的好处去。很旧的民房果然是教师宿舍,摆设简陋,一桌一椅一床,都是旧的。厨房倒是崭新的,问师傅可知“排山狮子庄” ,不知排山,倒是知道狮子屋,离学校三、四里。热情的师傅把我引到学校的一家石姓人家,门前一幅对联“四时花映月,一室鸟成春”,上书“醉园”。主人叫石绍龙,宣字辈,家住柴老屋,一个世家,祖父石卫三,当过县长。他对石氏过去知道的不多,知道狮子屋属于柴冲村,旁边有祝屋以前挖出很多金银财宝来,不知是不是石氏九进士后人在改朝换代的乱世偷埋的。到综合楼转了转,总务处陈主任说他们的环境也不很好,家长都是在县城打工,道听途说的话一知半解来学校理论半天还说不清楚。到黎先涛校长办公室坐了一会儿,他是化学教育专家,为我们学校培养出一位省优质课二等奖获奖者,又是书法家,还是新浪网友,在他电脑上玩了一会。中午万元初中大排宴席,热情的招待了我们40来人。喝酒时博友松风子自报家门陪酒,我才知道第三节课是的是博友松风子,老师们都说上得精彩极了。我很是懊悔不已,多才多艺的松风子是我新浪博友,钦慕已久,到学校取经却未见到真菩萨。我的真老糊涂了!吃完饭,老师们要赶回学校上课。来去匆匆,在万元不足4个小时,浮光掠影,坐在车上,我依依不舍。天依然下着蒙蒙细雨,回望万元初中,我心里默默叨念,再见,万元初中,我会再来的。2018/4/416、九江港城学校听课散记12月6日,学校老师到九江市港城学校听课。早晨6:19,我还在床上,突然接到张洁校长的电话通知,请我一道去听课。我受宠若惊,三下五去二,起床、上厕所、洗脸刷牙,一气呵成,匆匆忙忙赶到学校。老师们大部分上车了, 6:40出发,从徐岭到黄梅上高速路直达九江,8:40我们来到港城学校。港城学校四周都是楼房,楼房四周是田地。一条仄仄的小路通向学校,迎面滚动着“热烈欢迎佐坝中学领导老师来我校指导工作”的标语,“引领成长塑造未来”八个字则格外显眼。刚坐下喝了口水,上课时间到了。我心情极其矛盾,很想听课,听听我曾经那么熟悉的语文、政治课。这两门课程我都分别教了一十八年,虽然没教出什么大名堂,但是对它们很有感情。但是,我不能去听课,从早晨一直到12点多钟才吃饭那可要我的老命。生命诚可贵!没奈何,我只好忍痛割爱,跟司机一块到外面买了一点东西填饱肚子。回来时老师们已经听课去了,我只好跟港城学校校长四处走。汤校长介绍说,港城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2009年由九江县爱民中学、爱国小学、赛城湖学校三所学校合并。港学校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500平方米。学校西面是生活区,三幢楼房,中间是厨房,上面是老师寝室,前后分别是学生和老师宿舍。中间是实验楼、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各两栋,东边是体育馆和全塑胶运动场。学校硬件教学设施齐全,有多媒体教室40间,美术、舞蹈、音乐教室各一间,理、化、生、自然实验室各一间,多媒体功能室、多媒体会议室各一间,机房两间,多媒体语音教室一间。学校31个教学班,分小学部和初中部,在校学生1590余人。在当前学校生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学校提前搞招生考试,挖走别人的优秀学生。港城把小学六年级划归初中部,这是他们智慧的体现。学校一级机构分校长、书记,另外四个副职,分别负责后勤、德育、小学、中学各一块;二级机构九个主任,九个办公室,各司其职,独当一面。“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我们的到来,由校长汤立金、工会主席刘卫国负责接待,刘主席胸前挂着行政值日牌,这样并没有兴师动众而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中午我们在学校食堂吃饭,吃饭时王书记、和两个上课老师参加,他们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汤校长老练,恰到好处的说明他下午有一个很重要会议,教师职称聘任会议,自然也不能痛快喝酒。汤立金校长身材魁梧,高大威风,眉清目秀,年轻时肯定帅哥一个。他说话不紧不慢,娓娓而谈,中肯而且恰到好处。他们学校星期六、星期天补课,是家长们强烈要求的,你不补课他走人,没有办法;晚上上课值班发补助是学生家长自愿缴费,学校收费,合理不合法,那也是没有办法。港城学校有一个亮点就是桂金姣老师的《滚动快速语段写作训练》。桂金姣,江西九江人,1962年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983年参加教育工作。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09年起,大力实验“滚动快速作文”教学法,取得显著成效,先后四次被九江电视台“教育在线”栏目专题报道。 2009年3月应邀参加第八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观摩赛暨第十七届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大会上为来自全国的同行成功地演示了一堂“滚动快速作文”示范课,荣获全国中语会一等奖,一课名噪全国。 2008年起,桂金姣老师在教学中对“滚动快速作文”教学法继续揣摩、体味、摸索并加以创新,把滚动快速作文法和写作技能技巧联系起来,尝试进行语段训练,并在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及港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申报获准省厅立项,切实展开了“滚动快速语段写作训练”课题研究,获得大量珍贵教学实验资料的同时,带动、培养、锻炼了大量中青年教师,促成了崭新的港城学校的教学研究风气。 2007-2011年,桂金姣老师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滚动竞赛式阅读教学方案的研究》的研究并成功结题。2010年荣获九江市第四届“一二三优秀园丁”工程“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2011年5月17日参加中语会举办的“全国作文教学研究”会并在大会上作《谈语段滚动式教学》的专题发言。2011年12月荣获“江西省中小学工会工作‘四个一’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2年3月被评为江西省第二批骨干教师。2012年11月受聘出任“国培计划——2012江西省农村中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专家。老师们听了她一节课,借班上课,语段训练。学生课堂写,老师当堂点评。桂金姣老师说她很少给学生改作文,放手让学生多写多练,老师多看,多发动学生讨论,质疑,这样不断开拓思路,共同提高。桂金姣老师还送我们语文老师每人一本书,正式出版的《滚动快速语段写作训练》。老师们还听了黄亚军老师一节政治课。听课后老师们进行评课。其实,听课就是开眼界,再精彩再实用的课,都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听课就是为了吸收别人的精华,潜移默化,为我所用。如果能够心有灵犀一点通,那才是有收获!如果刻意模仿,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结果会适得其反。“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 ,这是郑板桥的心得体会,对我们很有启发。(2013.12.10)2018/4/11【2019/5/12】 (2)
先生当过五年兵,却始终没摸过枪。这也是传奇。他在部队练习过五年书法,亲眼目睹见证了国民党的腐败。
1944年先生未满17岁,抗日战争紧要关头,为了保家卫国,(半是家中有人参军可免租税),投笔从戎,跟同村张来发、张雪涛一道参军,投奔21集团军总参谋部作战科长何荣宣。
他们步行十几天,来到省会立煌县(金寨县),找21集团军总参谋部作战科长何荣宣。张雪涛,上海市大名鼎鼎叶尚志的表兄,老红军书法家黎光祖舅兄,佐坝帅湾地主家公子哥儿少爷,他认识当时21集团军总参谋部作战科长何荣宣,雇人用轿抬金寨县。
何荣宣,云南人,黄埔军校毕业,当时是副司令。“面试”时问先生有何擅长,先生当场用毛笔字写《总理遗嘱》,很受赏识,“录用”在司令部当文书。何荣宣文武双全,会写毛笔字,还会英语,诗词歌赋样样会,更会捞钱发国难财。立、罗、英、岳、霍五县在吴家店修飞机场,何是负责人。叫手下人开空白发票、收据、出证明并签字,他填写钱的数目去结帐领钱。日本投降后飞机场停修,人员都回原单位。何把他捞到的钱物用汽车运送到蚌埠市。数九寒天,先生坐在车上押运,冷彻骨髓,冻得一个星期才慢慢回过神来。后来何介绍先生到他最好的朋友韦介伯138师413团文书室当文书。文书室七、八个人,先生最小,但字写得最好。每日里的工作就是抄写公文,在通讯连拿工资。
没事时,先生练书法。
1949年11月,先生在广西。解放军活捉国民党第三兵团司令张淦中将,床底拖出“罗盘将军”,广西博白县解放,先生送往林彪部队第四野战军学习6个月,打算派他到地方参加土改。先生一介文弱书生,惧怕有枪的广西野蛮人,填表“江北人”发回原籍,结束了五年的从军经历。
解放后,先生在家乡龙羊民小教书,开始了37年的教书生涯。凭一笔漂亮的正楷毛笔字,深厚的古文功底,五年当兵的历练,再加上敬业钻研,先生一直是“把关教师”,任教最高年级语文。他主要在新兴、佐坝两所学校工作。有一年张咀评为省优秀高级社,先生抽到那里教书。先生多次评为乡、县、市先进工作者、劳模、优秀教师,可惜原件在评教师职称时没有拿回来。
(2011.9.27)
(3)
先生从小爱书法,爱读书,酷爱医书。他最具传奇的是治病,治“不治之症”的癌症。
去年九月份刚开学不久,学校有关人员都去看望我校退休职工张志方先生。张志方先生患肺癌,在北京、上海等医院检查,都说肺癌晚期无法医治回家等死,我们同事去见最后一面。但是他一直到今年农历五月初八才死。谁妙手回春呢?创造奇迹的是我的先生。张志方在家吗啡都不能止痛,家人找田老师给开中药止痛。谁知一贴药喝下去,不但止痛,还能说话能吃点东西。田老师说,张志方的确到了病入膏肓的晚期,早几个月吃中药,还有希望治好。
先生书写医学传奇,他接受的病人都是大医院不接受无法治的癌症。
复兴汇口罗家渡一位姓罗的生意人40多岁,做过民师,会写诗。患食道癌,吃下就吐,痛彻心扉,九江陆军医院无法治,专家判定最多只能活20多天。吃先生药3天后180度大转弯。一个月后不吐不痛,好了。姓罗的专门引田先生到九江陆军医院,指着专家说:“20多天我没死!是这位专家开中药治疗的!”医院专家钦佩万分。但这个人最终死了,他忘了先生叮嘱他半年不能与妻子同房。他得意忘形,以为全好了。(新浪博友罗来发先生说:“田先生医术确实了得,敬佩为人。文中提到的罗姓患是我村人,他还吃了牛肉呢。祝福先生身心安康!开心快乐!”“是的,我们都很惋惜。他人活络,喜欢说笑,打牌,唱酒。对人一团和气,对学生非常宠爱。做过-任校长,石先生和他有来往?”)
复兴下浃河一位女人患胃癌。儿子做教师,丈夫是村干,肚子有痞块,药吃下就呕吐,大小医院都治过,无效,慕名而来求田老师治疗。先生先治呕吐,后消痞块,不几天,不吐,不痛。白天跟男人到佐坝打牌,她好了!
佐坝王传屋一位40多岁的人,现在王岭卖鸭子。患胃癌,多处诊治无效,慕名而来求先生。先生跟他开玩笑说“一贴药就好,你舍得钱吗?” “病有功夫药有钱,再多钱也舍得!” 病人说。先生给他配好20多味药。病人问要多少钱,先生收了他110元钱。——先生说话幽默,只要大医院的零头钱。药到病除,病人感激不尽,到处宣传先生。
破凉陈家大屋一个人患食道癌,是佐坝张的球师傅亲家的屋里人。县医院建议到省医院做手术,省医院医生说没多大把握,有可能死在手术台上。慕名来求先生医治。治好了,至今仍健在。要给先生送锦旗,先生做人低调务实,没答应。
先生治癌,多是胃癌、食道癌,但是佐坝桂咀一个叫汪祥珍的人患舌癌,舌头上有两块银币一样白斑,县中医医院不治,哭着来找先生。开了两个处方,花了130元,好了!
先生说,这两个处方中间还有一味药至今没很弄明白,但可惜一直没第二个人舌癌患者验证。
16年前一个叫陈汉英的黄梅人,血癌,南昌不治,说做手术要7000元,可能会死在手术台上。先生用中药治,好了!
他中医知识是业余点点滴滴自学的。一生所到之处看到医书必求借读,抄下来记熟。上世纪在湖北省黄梅县独山镇合作社买了《中医学》、《中医药物学》,这两本书使他对中医有系统完整的了解,对以前的知识融会贯通。
先生是逼出来的医生。他第一个中药处方是给自己开的。
40年前他患坐骨神经痛,到医院治疗不见效。那年腊月坐在床上不能动,眼见开年初三要做媒人。没办法他自己查书开处方,药喝下去疼痛缓解了,能慢慢走了,他信心倍增。大年三十夜、初一继续喝药,初三他终于走去做媒了!
先生患颠痫,在县医院住院治疗,发作时七天人事不晓,主治医生吕院长多次叫抬到太平间去。七天后终于睁开了眼睛,但县医院却拒绝继续治疗,他们没办法治。回家后先生“死马当作活马医”自己查古书,拼死一搏,大胆开药。终于,他治愈了自己的颠痫。
先生师娘是“药罐子”,年轻时都是病歪歪的。20多年前患食道癌,什么东西吃下就呕吐,痛彻心扉。先生开了一贴药,煎好了,但又不敢让师娘喝。他决定自己先喝下试试,叮嘱师娘说,这药我喝下去要是昏过去了,你叫赤脚医生打这个药水。在他起身小便时,师娘却把药喝下去了。平安无事,没有呕吐,他成功了!第二天师娘下田割谷,村里人都问:“你怎么没死?还能割谷?”
置之死地而后生。先生从此更大胆。
先生至今没有行医证,不能算严格的医生,他诊治的都是大医院判了死刑的病人。
虞伏生是乡党委书记,母亲病在乡医院,请来各处名医会诊,结论没法治!虞伏生书记找到先生说“医生都说没法治了,反正是死,您开贴药试试,死了不碍事!”先生开了处方,在兽医院捡药,第二天早晨。医院一位姓查的医生说,“好了吧?”——其实没吃他开的处方。虞伏生骂这些医生是吃白饭的,差一点把他母亲误死了!他母亲后来活了20多年,坚持要亲自端一只鸡感谢先生救命之恩。先生说她是杂病,但根子在胃病,先生抓住关键对症下药。
他的外孙两岁时人事不晓。他伯父是赤脚医生,打针不见效,抬到乡医院,医生也说没法治。叫先生来,先生报药,他伯父写,有一味药伯父要改,说“大热天,开这么厉害的暖药?”先生说,“你治反了,孩子是河里吃多了西瓜,你开凉药越吃越坏事。”一贴药从牙缝里渗进去后,外孙烧退了,舌头由黑变红了,能吃奶了。
佐坝范湾汪丙炎是乡医院尹医生的干爹。大热天病了,干儿子治几天还高烧不退。叫先生来,先生说你治反了,病人是大热天贪凉,应开暖药。一贴药见效。
佐坝高正德亲戚也是大热天病了,高烧不退。先生开药,叮嘱他,要把水反复舀起来淋下去,等水有泡沫时再煎药,不能用新汲水。有人说是搞迷信,先生说,新汲水是凉性,反复舀起来淋下去让水有暖性。结果药到病除。
先生还有一绝招,用20多味中药熬制药膏,贴上去支气管炎能药到病除。他的侄甥洪水宝是部队军官,儿子在九江陆军医院工作,吃什么药都不见效。贴他的药膏两小时见效,不咳了。洪水宝说,“姑爷您这药膏值1000元钱一张!”但是他的80多张药膏被一个叫刘地久的人一个人全买去了。刘地久这人很“鬼”,他拿去当宝贝非要先生去拿钱。先生去他家,当神仙宣传。一个女人肚子涨痛,县中医医院住院花了1000元钱不见效。先生看后开了处方,21元钱。说你舍得钱吗?210元钱去根。三天后她儿子笑眯眯的到佐坝来买去根药。
医生是知识集大成者。先生说他最有把握治两种病,发急经,只要有一口气,他最有把握治愈;蛇咬,不管什么毒蛇,都有把握治愈。有个20多岁小伙子,毒蛇咬伤,昏迷不醒,一贴药喝下去,好了。
他的一个女儿发急经,用了朱砂,死了。先生沉痛地说,女儿本来不该死的,他只知朱砂清心镇惊,却不知微寒,现在一贴药解决问题。
(2011.9.27.)
(4)
今天我向先生讨教几个字。
“抐菜”:白菜、芥菜、萝卜等切碎晒干放在菜坛子里密封储藏,家乡人俗称“nuo”菜怎么写?先生教我写作“抐菜”;这之前我自作聪明写作“穤菜”。
“豚”:一种同鸭子类似的家禽,家乡人俗称“ten”怎么写?先生教我写作“豚”,河豚的豚。
“蒿”:河水里野生的“蒿”草,叶子里嫩芽可吃称“蒿笋”,成熟时“蒿芭”可炒吃。
方言,方音,这些字大约都登不了大雅之堂,经受不起推敲。但约定俗成,认可的人多就是地方的“规范字”。
我是带着“同志的信任”,拜访我的先生的。
先生不在家,他在老屋前锄草。 “没事,把这些草锄去烧。”我知道先生在锄草不是为了烧柴,而是闲不住找事做。
我向先生说明来意。我的文章《田济民老先生传奇》发表后,广西军后人韦宇给我留言:“我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你的博客,想跟你了解一下桂军138师的故事,或者是韦介伯团和其本人的故事。我在广西柳江县乡镇事业单位上班,正是138师末代师长张英彦的老家,抗战时期的138师应该驻扎在你那边吧?函望指教。”
“我爷爷30岁参军,加入桂系第七军170师第一批北上,淞沪战役没死,后来一直驻扎在大别山地区,没有音信。我和我的朋友在安徽走过很多处广西军遗址以及陵墓,要是能从他口中了解一些韦介伯的故事就好了哎。”
先生向我娓娓道来。
1948年2月前后,因战事紧急,编制混乱,员额时增时减,无确切编制和员额可考。安徽省保安第一旅旅长郭鉴淮,第二旅旅长韦介伯,第三旅旅长邱绍南(邱正华)。
先生说,韦介伯的138师是原412旅824团,撤销改编为413团,师长张英彦。国民党军队溃败时韦介伯任126军304师师长。
韦介伯40来岁,身材魁梧,像貌堂堂,一表人材。妻子是湖北省黄梅居团演员,年轻漂亮。韦介伯是贵州省贵阳市人,军校出身,22岁当营长。文武双全,下笔千言,口若悬河,能说会道。军营传“天不怕,地不怕,只怕韦介伯讲话。”拉开话匣子,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直说得你脚站麻了为止。
韦介伯治军极严,正直无私,敢作敢当。有一次部队在山东行军,当地有人报告说部队有人强奸妇女,韦迅速集中部队,叫人指认,部队鸦雀无声,半天有人吞吞吐吐指认某人可能是,韦命令立即枪毙!举报人又说不一定认得准确,可能错了,下跪求情不枪毙。“错了也要枪毙!杀了再说!强奸妇女这还了得!”韦介伯一脸怒气。
1947年部队在安徽巢湖时,派一个排的队伍去抓共产党游击队,排长大而无当,把枪集中睡觉,结果没抓住游击队还被游击队把枪缴去了。韦介伯大发雷霆,命令枪毙这个排长。这个排长有后台,忙找后台说情,来人找到韦介伯为之求情。韦介伯说人已经枪毙了。事实上人没有枪毙。
韦介伯大胆,深得白崇禧赏识,是一个真正的军人。可惜国民党腐败无能。
1949年11月,韦介伯带领一师人在广西,一天夜里到博白县东南离县城六、七里,架起有线电话问国民党第三兵团司令张淦中将,张淦答话说他在县城,让韦介伯带部队进城,但是进城的部队有去无回。机警的韦介伯感觉不妙,后来知道此时张淦已经被俘。部队仅师直属机关就有警卫营、政工处、卫生连、参谋部、副官处等一千余人。下属问他怎么办?韦介伯一声长叹,说,你们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说话间他带两个卫士去向不明。这之前他的老婆去了香港。先生分析韦介伯可能经缅甸去了香港。
我还向先生讨教健身之道。先生笑笑说,“没什么。”或许,在先生看来他真的没什么刻意追求而是几十年如一日顺乎自然,他一生无所嗜好。
先生教我四季饮食起居。他春不食“肝”,夏不食“胃”、韭菜,秋不食“肺”,冬不食“肾”。
先生心态好。他一生死过三次。当兵在湖南有人用炸弹炸鱼,他下去捉鱼,不小心掉进深水中,幸亏被人救起;50年在广西分米,火车后退,他被火车推倒,差一点被火车碾死;先生患颠痫,在县医院住院治疗,发作时七天人事不晓,主治医生吕院长多次叫抬到太平间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先生出身诗书门第,祖上留传很多珍贵书籍字画、地图、古币等文化大革命中全部被人抄去烧毁。先生一生清贫度日,家境颇为艰难,但他乐观豁达,不贪钱财,不慕权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师纪念册》内几十页空白页,至今还是空白,被他治愈的几十位癌症患者,到他家的地方名流显贵,先生从来没有想到让他们题字。他视功名富贵如浮云,“不以物喜,不为已悲。”
佐坝诗人遍地,《叶梅吟草》已出版十几期,但先生却不写诗,他不沽名钓誉。他的兴趣全身心沉醉于祖国传统中医学,如痴如醉。他长于治疑难杂症,癫痫,癌症,不生孩子,毒蛇咬伤,可惜,先生对糖尿病未作深究。
妻患类风湿,先生教我用薏米、芡实煮粥。薏米,功能:健脾渗湿,除痹止泻。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健脾,渗湿,止泻,排脓。用于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白带,肺脓疡,阑尾炎。常用量9~30克。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1、对心血管的影响:抑制呼吸中枢,使末稍血管特别是肺血管扩张 2. 抗肿瘤:尤以脾虚湿盛的消化道肿瘤及痰热挟湿的肺癌更为适宜 3. 增强免疫力和抗炎作用,薏苡仁油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 4. 降血糖:可起到扩张血管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是对高血压、高血糖有特殊功效 5. 抑制骨骼肌的收缩:薏仁可抑制骨骼肌收缩,能减少肌肉之挛缩,缩短其疲劳曲线;能抑制横纹肌之收缩 6. 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具有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对风湿痹痛患者有良效 7. 降血钙、延缓衰老,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8.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
芡实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临走,先生教我一套健身操,说是医学专家祝总骧创。每晚睡觉前练。1、捏虎口;2、捏足三里;3、双手抱月式蹬下,立起;4、深吸气通小腹然后呼出。简便、易行,一如先生为人。
(2011.11.28)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4-4 16:40
(2)
先生当过五年兵,却始终没摸过枪。这也是传奇。他在部队练习过五年书法,亲眼目睹见证了国民党的腐 ...
石老师,你说田济民先生是138师413团人,如果再见到田济民先生,请你问问他,知道138师174旅413团叶家富、侯光先、何新友他们不,还知道其他413团哪些老乡。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8-4-6 10:09
石老师,你说田济民先生是138师413团人,如果再见到田济民先生,请你问问他,知道138师174旅413团叶家富 ...
好的。这3个人是宿松的吗?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4-6 10:19
好的。这3个人是宿松的吗?
侯光先是六安的。宿松的还不止叶家富何新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