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元掠影 我对万元心仪已久。万元初中是农村初中的一面旗帜,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万元初中有我几位未见面的博友。万元还是我的“老家”。族谱载,我的14世祖、16世祖、17世祖都葬“排山狮子庄” ,就是万元墩一带。 学校这次组织教师到万元初中取经,政史教研组长问我“老人家”去不去,我披的是语文教师的“皮”,哄孩子玩了16年政治。如今 “下岗教师” 一个,领导照顾去听课,我没有理由不去。 去“老家”也罢,取经也罢,会博友也罢,总之,我是兴致勃勃地去万元初中。我是石氏不孝子孙,未能寻根问祖祭祖,今天我冒充政治老师去万元,聊表心意吧。虽然万元不一定认识我是这个不孝子孙,如同万元初中不认识我这个冒牌政治老师一样。心诚则灵,到此一游吧。 出县城人民路经雷公岭到万元,走的是相当拥挤的乡村公路,幸好前面有一辆警车,我们紧随其后,也狐假虎威了一回。 汽车进入两边都是楼房的万元街。并不宽店铺的小街中间一条水泥路,不过十多米就到了万元初中。学校面朝西北,乾向。门牌很旧,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 校园迎面是一横幅“热烈欢迎县教育局专家和兄弟学校领导老师来我校指导工作”的标语煞是醒目。校园不大,却井井有条。西面是新建的厨房和餐厅,南面是一排民房,房前有围墙,看样子是学生宿舍。北面是一排很旧的民房,可能是教师宿舍。中间一棵大雪松是学校主题,南边有十几棵塔柏,一条两边都是樟树的路通向东边是一排楼房是教学办公楼,我们朝那里走去。 楼房的过道站着十几位老师,人群中有一位很眼熟,认人能力极差的我竟然破天荒地第一时间认出他是套口中学的许伦主任。前年安庆市教育博客论坛我上台发言时,许主任自报家门,上前同我紧紧握手。那份真情实意至今仍感温馨。他旁边也是未曾见面却早已熟悉的博友——大名鼎鼎的“林中漫步”余家兴校长。余校长是许主任的表兄,出道比我早,文名远播且摄影艺术一流,我对他所心仪已久又望尘莫及。许主任见面说我身体好,那是对我的精神安慰;说我博客写得好,那是对我鼓励。戴着眼镜的陆校长从旁边伸出手来说他也是我的博友。我心中一阵激动。写博客是一份业余爱好,是一种消遣,博友的支持是无穷的精神动力。他们真诚邀我到套口中学作客,就餐时许主任把我的手机号抄了去。 我们来到小会客室。东道主石金迪校长风度翩翩,热情干练,俨然一个美男子。小会客室坐着县教育局两位专家,程主任和杨主任。 这是一次高规格的校际教研。活动安排得相当紧凑,第一节课听历史,第二节课评课;第二节课听数学,第三节课评课;第三节课听政治,接着评课。 我听了一节七年级历史课。班级不大,学生35人。上课的是一位漂亮帅哥,娃娃脸上两个酒窝,红西服,年纪不大却是少年老成。导入新课起笔不凡。《三国演义》主旋律,多媒体展示战争出画面,教师用普通话介绍与教材相关的历史事实,现代化手段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介绍战国七雄时,老师独出心裁,用地图方位编了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东西南北到中央” 形象地帮助学生记忆。 老师内外兼修,多媒体教学,板书却毫不含糊。教学内容扎实,关键的时间、都城等学生齐声朗读。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讲解深入浅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师生互动恰到好处。课堂生动,老师举手抬足是表演,自然老到。知识传授能力探讨环环相扣。为了介绍度、量、衡,老师精心设计了姚明与古代大将的身高与体重,趣味横生。我如沐春风,仿佛不是听课而是欣赏艺术表演。我心悦诚服,感慨我是真的老了,的确该“下岗”了,尽管站讲台37年,但如果我上历史那一定相形见绌。 第二节课是评课,自然轮不到我下岗教师发言,只是洗耳恭听,倒也轻松。 课还未评完,又要上第三节课了。我没去听第三节课,偷偷地溜出来,反正再精彩也与我无缘。“习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我“货”卖给谁?谁还再聘我教书? 我沿着学校转。高高的围墙,没有房屋,只有田地和山坡,天下着蒙蒙细雨,绿色包围着学校,环境幽静而平和,蒙蒙细雨中更显得沉稳。我们学校也是农村学校,但旁边一条公路汽车鸣笛和川流不息的路人,让人觉得学校如漂浮在空中,不安全,不踏实。 万元初中是一个读书的好处去。 那很旧的民房果然是教师宿舍,里面摆设简陋,一桌一椅一床,而且都是旧的。厨房倒是崭新的,问师傅可知“排山狮子庄”,他不知排山,倒是知道狮子屋,离学校三、四里。热情的师傅把我引到学校的一家石姓的人家,门前一幅对联“四时花映月,一室鸟成春”,上书“醉园”。主人叫石绍龙,宣字辈,家住柴老屋,祖父石卫三,当过县长。他对石氏过去知道的也不多,知道狮子屋属于柴冲村,旁边有祝屋以前挖出很多金银财宝来,不知是不是石氏九进士的后人在改朝换代的乱世偷埋的。 到综合楼转了转,总务处陈主任说他们学校的环境也不很好,家长都是在县城打工,经常有道听途说的话来学校理论半天还说不清楚。黎先涛校长是化学教育专家,为我们学校培养出一位省优质课二等奖获奖者,他又是书法家,我们还是新浪网友。到他的办公室坐了一会儿,玩了一会电脑。 中午万元初中大排宴席,热情的招待了我们40来人。喝酒时博友松风子自报家门陪酒,我才知道第三节课是博友松风子上的,老师们都说上得精彩极了。我懊悔不已,多才多艺的松风子是我新浪博友,钦慕已久,到学校取经却未见到真菩萨。我的真老糊涂了! 吃完饭,老师们要赶回学校上课。来去匆匆,在万元不足4个小时,浮光掠影,坐在车上,我却是依依不舍。天依然下着蒙蒙细雨,回望万元初中,我心里默默叨念,再见,万元初中,我会再来的。 2018/4/4【2019/5/10】 15【讲台三味】182、万元掠影 我对万元心仪已久。 万元初中是农村初中的一面旗帜,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万元初中有我见面未见面的博友。万元还是我的“老家”。族谱载,我的14世祖、16世祖、17世祖都葬“排山狮子庄”,而排山狮子庄就在万元墩。 学校组织教师到万元初中取经,政史教研组长问我“老人家”去不去,我披的是语文教师的“羊皮”,但却哄孩子玩了16年政治。如今我一个“下岗教师”,听课算领导照顾,我没有理由不去。 去“老家”也罢,取经也罢,会博友也罢,总之,我是兴致勃勃的去万元初中。我是石氏不孝子孙,未寻根问祖祭祖,今天我冒充政治老师去万元,聊表心意吧。虽然万元不一定认识我是这个不孝子孙,如同万元初中不认识我这个冒牌政治老师一样。心诚则灵,到此一游吧。 出县城人民路经雷公岭到万元,走的是乡村公路,相当拥挤,幸好前面有一辆警车开道,我们紧随其后,也狐假虎威了一回。 汽车进入两边都是楼房的万元街。并不宽阔店铺的小街中间一条水泥路,不过十多米就到了万元初中。学校面朝西北,乾向。门牌很旧,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 校园迎面是一横幅“热烈欢迎县教育局专家和兄弟学校领导老师来我校指导工作”的标语煞是醒目。校园不大,却井井有条。西面是新建的厨房餐厅,民以食为天。南面是一排民房,房前有围墙,看样子是学生宿舍。北面是一排很旧的民房,可能是教师宿舍。中间一棵大雪松是学校主题,南边有十几棵塔柏,一条两边都是樟树的路通向东边是一排楼房是教学办公楼,我们朝那里走去。 楼房的过道站着十几位老师,也是来听课的吧。人群中有一位很眼熟,认人能力极差的我竟然破天荒地第一时间认出他是套口中学的许伦主任。前年安庆市教育博客论坛我上台发言时,许主任自报家门,上前同我紧紧握手,那份真情实意至今仍感温馨。他旁边也是未曾见面却早已熟悉的博友——大名鼎鼎的“林中漫步”余家兴校长。余校长是许主任的表兄,出道比我早,文名远播且摄影艺术一流,我所心仪已久又望尘莫及。许主任见面说我身体好,那是对我的精神安慰;说我博客写得好,那是对我鼓励。戴眼镜的陆校长从旁边伸出手来,说他也是我的博友。我心中一阵激动。写博客是一份业余爱好,是一种消遣,博友的支持是无穷的精神动力。他们邀我到套口中学作客,就餐时许主任把我的手机号抄了去。 我们来到小会客室。东道主石金迪校长风度翩翩,热情干练,俨然一个美男子。小会客室坐着县教育局两位专家,程主任和杨主任。 这是一次高规格的校际教研。活动安排得相当紧凑,第一节课听历史,第二节课评课;第二节课听数学,第三节课评课;第三节课听政治,接着评课。 我听了一节七年级历史课。班级不大,35人。上课的是一位漂亮帅哥,娃娃脸上两个酒窝,红西服,年纪不大却是少年老成。导入新课起笔不凡。《三国演义》主旋律,多媒体展示战争画面,教师用普通话介绍与教村相关的历史事实,现代化手段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介绍战国七雄时,老师独出心裁,用地图方位编了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东西南北到中央” 形象地帮助学生记忆。 老师内外兼修,多媒体形式教学,板书却毫不含糊。教学内容扎实,关键的时间、都城等学生齐声朗读。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讲解深入浅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师生互动恰到好处。课堂生动,可以说,老师举手抬足是表演,自然老到。知识传授能力探讨环环相扣。为了介绍度、量、衡,老师精心设计了姚明与古代大将的身高与体重,趣味横生。我如坐春风,仿佛不是听课而是欣赏艺术表演。我心悦诚服,感慨我是真的老了,的确该“下岗”了,尽管站讲台37年,但如果我上历史那是相形见绌了。 第二节课是评课,自然轮不到我下岗教师发言,只是洗耳恭听,倒也轻松。 课还未评完,又要上第三节课了。我没去听第三节课,偷偷的溜出来,反正再精彩也与我无缘,“习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我卖给谁?谁还再聘我教书? 我沿着学校转。学校四周是高高的围墙,没有房屋,只有田地和山坡,天下着蒙蒙细雨,绿色包围着学校,环境幽静而平和,蒙蒙细雨中更显得沉稳。我们学校也是农村学校,但旁边一条公路汽车鸣笛和川流不息的路人,让人觉得学校漂浮在空中,不安全,不踏实。 万元初中是一个读书的好处去。 很旧的民房果然是教师宿舍,摆设简陋,一桌一椅一床,都是旧的。厨房倒是崭新的,问师傅可知“排山狮子庄” ,不知排山,倒是知道狮子屋,离学校三、四里。热情的师傅把我引到学校的一家石姓人家,门前一幅对联“四时花映月,一室鸟成春”,上书“醉园”。主人叫石绍龙,宣字辈,家住柴老屋,一个世家,祖父石卫三,当过县长。他对石氏过去知道的不多,知道狮子屋属于柴冲村,旁边有祝屋以前挖出很多金银财宝来,不知是不是石氏九进士后人在改朝换代的乱世偷埋的。 到综合楼转了转,总务处陈主任说他们的环境也不很好,家长都是在县城打工,道听途说的话一知半解来学校理论半天还说不清楚。到黎先涛校长办公室坐了一会儿,他是化学教育专家,为我们学校培养出一位省优质课二等奖获奖者,又是书法家,还是新浪网友,在他电脑上玩了一会。 中午万元初中大排宴席,热情的招待了我们40来人。喝酒时博友松风子自报家门陪酒,我才知道第三节课是的是博友松风子,老师们都说上得精彩极了。我很是懊悔不已,多才多艺的松风子是我新浪博友,钦慕已久,到学校取经却未见到真菩萨。我的真老糊涂了! 吃完饭,老师们要赶回学校上课。来去匆匆,在万元不足4个小时,浮光掠影,坐在车上,我依依不舍。天依然下着蒙蒙细雨,回望万元初中,我心里默默叨念,再见,万元初中,我会再来的。 201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