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烟云】41、品味宿松民歌《新嫁娘之四》(12)
【龙湖烟云】41、品味宿松民歌《新嫁娘之四》(12)石普水司国庆先生收集的民歌有一首《哪有媳妇骂公婆》注明流行于五里。原文如下:枞茅朵,(尖似)针。姐做鞋,妹穿针。妹呀妹,梳梳头,摸摸油,插插花,起来叫恩妈。恩妈叻(音le嘞)娘,你莫哭,我到人家做媳妇;千年的家,万年的婆,哪有媳妇骂公婆。公婆骂我由此可,我骂公婆雷打我。(23)枞茅:枞树上的针叶。传统思想认为,贤惠的妇人是不计较得失的,即使公婆打骂也认为天经地义。民歌由枞茅开头。枞茅一般写做“松毛”,松树上的针叶。“尖似”二字是我加上去的。“姐做鞋,妹穿针;妹呀妹,梳梳头,摸摸油,插插花,起来叫恩妈”。这里写妹妹的快乐逍遥无忧无虑从反面衬托姐姐做媳妇的艰难。下面是与母亲的对话。“恩妈叻(音le嘞)娘,你莫哭,我到人家做媳妇”说明做媳妇的艰辛,讲着讲着,母亲止不住流水流出来了,所以有“你莫哭”。反过来,女儿开导母亲“千年的家,万年的婆”婆婆年纪大是长辈,公婆骂媳妇理所当然,媳妇骂公婆就是忤逆不孝,就要遭天打雷劈。民歌刻画了孝顺贤惠的好媳妇,用宿松话讲一个“作格”媳妇!(2014.12.31)(2018/6/13)司国庆先生补注:这首童谣是07年采集的,当时音为doudou,没弄明白就一直空着,后来推敲了很长时间应为“枞茅朵,厾厾针”。) (还有一位叫“破人”的朋友说“我奶奶是的发音是‘枞毛朵,tou- mao针...’,头毛?”)民歌都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代代相传,内容大同小异,没有统一版本,读音也有所不同,解释也可以见仁见智。“厾”,音dou,刺人的意思。
您好,我家在破凉一个小山坞,奶奶现在年近80。之前写的“tou-mao,头毛?”宿松人念“头毛”我知道有两种,一是轻快地连读“toumao”,都是第二声;一是“t-ou--mao",先抑后平,“mao”是轻声。记忆里奶奶给我们吟的时候极似第二种,“t-ou--mao”。
要辜负石老师和布衣兄的是,不能带您们看我奶奶了。很多事讲不得,漂流在外多少年,想家了就上网搜搜宿松新闻视频,来看看论坛。前辈们搜集整理宿松民俗文化不但为后人留下财富,更是当下宿松游子的精神食粮,是为所有宿松儿女建立情感纽带,是宿松的格林兄弟。
好在奶奶身体很硬朗,长命百岁肯定没问题!更愿早日出息,或什么时候真能不要脸地说看开了,再回到家乡,感受松兹山水。现在口头向所有为宿松出力的人表敬意时,感激埋心底。宿松明天更好,赖您各位今日有心。
石老师啊,我至少在2010年就经常去您新浪博客追文了,要不都知道您以前是校长呢。您唏嘘宿松没人关注民俗文化,只是少哦,或者都太忙了,我是您的忠实读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