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6-30 15:26

【龙湖烟云】97、千古奇女子

【龙湖烟云】97、千古奇女子石普水600年间白门楼出了两位奇女子。名扬大江南北的“烈女”洪招娣,曾在佐坝初中就读,是一位女英雄。1998年6月,她南下广东吴川打工,发廊老板逼她卖淫。她宁死不从,被打得遍体鳞伤送进医院治疗。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与邪恶抗争,为保清白之身毅然从三楼11米高的窗口纵身跳下,造成脊椎暴裂压缩性骨折。她赢得人们的称赞,被誉为“当代烈女子”。她的三世祖婆也是一位传奇人物。600年前丈夫赴南京考试途中病故,她身怀六甲,孤身一人带着书僮伍伯来到佐坝白门楼。一个小脚女人,19岁守寡,生下儿子,把儿子养大成人,为儿子娶妻生子。她活了81岁,四世同堂,亲见五曾孙,开创洪氏六百年基业。封建时代女人讲究“三从四德”,但洪氏祖婆却是无所适从:她已出嫁,自然不能从父;丈夫已病故,无夫可从;她儿子尚未出世,更不能从子。她象一棵柔弱的小草,无依无靠,甚至谁都可能将她踩倒。今天的白门楼已是600多人口的洪姓大屋场,但600年前只有祖婆肚子的孩子一个人姓洪;600年前没有白门楼,只是树木参天的“李家峦”。今天的佐坝已有5万多人口,解放初2万人口。600年前多少人口?从我已知的族谱看,佐坝大部分是明代以后的移民,当时人烟稀少。三世祖婆正是选择这人烟稀少的地方。——因为她来到白门楼是避难远走他乡。想一想,一个小脚女人为什么来到举目无亲的白门楼?是夫死被人拐卖?或被强迫改嫁?亦或被无赖男人欺侮?都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弱女子来到这荒凉的地方绝对是被逼无奈之举。我无从知道她的身世,但她一定知书达理,远非一般农家女子。三世祖婆是女中丈夫!用今天的眼光看,移民白门楼应该是三世祖婆远见卓识。她是一个战略家,对洪氏而言,三世祖婆堪比文成公主。鱼米之乡的佐坝远比深山老林北浴地区条件优越。她把洪氏引到佐坝发展,功高盖世,德比天地。她是女能人,女强人。为了生存,她必须亲自开荒种地,纺纱织布,耕耘收获,养活自己和儿子。三世祖婆伟大!只身来到佐坝她克服了常人所难想象的困难。身上晒脱几层皮,手上起了多少血泡,磨起几层老茧,苍天知道。她孤立无援,依仗的只有坚定的信念和忠心耿耿的书僮,柔弱女子担负起复兴一姓基业的重任。在她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没有不能达到的目标,她是万世景仰的精神楷模!她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三世祖婆或许是面容娇小的弱女子,但她又必定是强悍泼辣的铁娘子。在动荡不安的封建社会,弱肉强食,弱女子说不定会遭人奸淫掳掠甚至被拐卖,她能保护自己确实不易。三世祖婆必定温柔体贴,她跟书僮相依为命一辈子,与儿孙和衷共济,又四路和风,与左邻右舍和睦相处。 三世祖婆最伟大之处还在她处理了一道千古难题——与男仆伍伯之间的情感问题。三世祖婆不是修女,伍伯不是太监;她们是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三世祖婆19岁,正青春年少,伍伯可能略小于主人,生命中最具活力的年龄。一个终身不嫁,一个终身不娶,孤男寡女,在二人世界里相依为命60余年。柳下惠被千秋称颂。春秋时他在鲁国夜宿城门时遇到一无家女子,怕她受冻,用衣服裹住她坐了一夜,没有发生不正当的行为。他只是坐了一夜,但三世祖婆与伍伯是几万夜。柳下惠远不及伍伯。现今打工族中流行一个新名词叫“性饥渴”。有一篇文章《解决农民工“性饥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想想三世祖婆与伍伯吧,该怎样崇拜和景仰她们!三世祖婆必须有铁的定力,不然青春年少如何独善其身?她又必须有水的柔情,她与伍伯名属主仆,但情同姐弟,相敬如宾,相亲相爱,却又未越雷池一步。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散步来到李峦——如今称之“老坟峦”。十来亩的小土墩上树木葱茏,中间有竹子的地方有三块大坟墓,这中间有三世祖婆的墓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因为年代久远,只有三块大碑,没有具体的碑文,不知哪块是三世祖婆的墓地。但这无关紧要,泰山还有无字碑呢。离老坟峦几百步是原来的洪屋小学,旁亦有一座高高的坟墓,碑中间有四字:“伍伯之义”!这就是与三世祖婆风雨一生的书僮伍伯,没有名字,“伍”是他的姓;没有名字,洪氏族人称他为“伯”。他侍奉洪氏三世希贤公,侍奉年轻寡居的三世祖婆。他养大遗腹子四世祖懋堂公,名为主仆,情同义父。两边是一副对联:“千古义士,难能忠心”——恰如其分。碑后是“孤松公后裔合立”——孤松公者,洪氏四世祖也。祖婆姓张,讳玉清,生于明永乐14年(1416~1497)活了81岁,她流芳百世。(2010.5.22)(2018/6/30(2)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湖烟云】97、千古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