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宿松:毛竹之乡的蒸笼大王

[复制链接]

2016-3-18 20:36 26298 0

admin 发表于 2016-3-18 20:36 |阅读模式

admin 1#

2016-3-18 20:36

    眼眶上架着一副老花镜,黝黑而粗糙的双手,灵巧地游走在竹子开片、破青、刨光等制作竹蒸笼的工序之中,上框篾、下框篾、外框篾、脚框篾、子口衬篾等用于制作蒸笼的竹料,在他的篾刀下,赋予了无限的责任和使命。
    60岁的吴飞凡,一干起篾匠活来,“外面的世界”似乎就不存在了。
    吴飞凡的家在宿松县柳坪乡邱山村,这里与湖北省蕲春县毗邻,是宿松县海拔最高的村,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曾荣获“全国绿化造林十佳村”称号。毛竹是当地支柱产业,有5200亩,享有“毛竹之乡”的美誉。因为毛竹资源丰富,这里人们便从毛竹的种植、加工上,走出了一条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16岁时,刚初中毕业的吴飞凡毅然选择当篾匠学徒。18岁出师后,正式成为当地一名专门制作竹蒸笼的篾匠。竹蒸笼是中国人烹饪食物的一种重要工具,具有易熟保温、透气不馊、轻便耐用等优点,用它蒸出来的食物总有一股特有的香气,常常被人们用来蒸包子、馒头等。
    吴飞凡说,一套竹蒸笼,至少有4层;他一天可以做一套,一年下来可以做200多套;40多年的篾匠生涯,他一直都是靠做竹蒸笼维持家庭生计。
    以前,因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做出来的蒸笼,都是靠他自己用肩膀一个个挑出去卖,经常是天蒙蒙亮就挑下山,到天黑才回到家。现在,都是买蒸笼的人自己找上门来。回忆起过去的艰辛经历,吴飞凡感慨万千。
    这些年,随着销售市场的逐渐萎缩,专门制作竹蒸笼的篾匠已越来越少。在邱山村,从事篾匠职业的,全都是50岁以上的人,而做竹蒸笼的,则更少。
    “现在,对我说,做竹蒸笼不仅是挣钱贴补家用,更多的是快乐充实自己,因为我把做蒸笼当作自己每天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习惯了。”
     吴飞凡坚守的,是这个时代稀缺,却又亟须守护的工匠精神。

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欢迎大家加入宿松世纪网!有你们的支持,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786531056@qq.com
:
未填写
:
http://
:
未填写

主题803

帖子4046

积分6462349

图文推荐

  • 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

    8月1日晚,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常务理

  • 宿松公益-第八期"您评

    8月1日,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助残服务队

  • 宿松公益“你尽忠·我

    “你尽忠·我尽孝”军民情深共庆八一 陪伴烈士父

  • 宿松县工商联开展“千

    宿松融媒讯 7月31日,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

  • 宿松公益:驻程岭联络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

  • 凝聚共识共话发展 宿

    7月29日上午,协会副会长尹朋、常务理事虞贤

  • 宿松泓康杯业向龙山社

    7月30日,在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的精心组织下

  • 祝贺!宿松公益程岭联

    7月29日,2025年第一、二季度“安庆好人”发布

  • 宿松县新世纪记坛公益

    7月28日上午,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驻二郎联

  • 皖鄂赣三省艺术交流活

    “艺心向党·文润和美乡村”皖鄂赣三省艺术交流活

  • 宿松:电商助农书写惠

    宿松融媒讯 “新鲜农家特产茄子干,3、2、1,上链

  • 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

    7月下旬,程岭村石志刚先生、张晨煜女士主动联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