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我是谁

[复制链接]

2014-4-14 09:39 16999 4

寻梦不悔 发表于 2014-4-9 22:43 |阅读模式

寻梦不悔 1#

2014-4-9 22:43

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我不为这生前或者生后的谁去纠结,而是我时常想着我是谁?莫名的惆怅,莫名的忧伤,莫名的流淌着清澈的泪水,浸湿了衣襟,我依旧在困惑,我是谁?
       有些时候与朋友一起聚会,总会有陌生人问起,你是谁?对于这样的问话,我时常是做着沉默状态,等我还在寻思怎么去回答对方时,依旧有人帮我回答,告诉对方,我是谁,介绍的各有不同。
      自我出生时起,我是父母亲疼爱的小丫头,被父母爱着,护着,几春几秋的玩耍,父母亲跟前的撒娇,一转眼间,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我擦擦眼睛,总是带着迷惑去询问我自己,昨天我还在父母跟前撒娇来着,如今我将学着父母亲一样,将全部的爱给以在我跟前撒娇的宝贝。在爱情与家庭里,我扮演着几样的身份。女儿,妻子,媳妇,母亲,这是人生轮回的转换,我无需去感慨什么。是人,总会经历同样的生活,凄苦的,欢喜的,都叫人生。辛酸的,甜蜜的,都是生活,谁也不能够断定,那样的人生与生活是最幸福,最甜蜜的。今天缝补昨天的日子,明天重复今天的生活。成功或者失败,都会是人生舞台上悲喜过,疼或者不疼,都在各自的内心珍藏。
       自从改革开放起,外出的人流似滚滚江水海潮,一浪接着一浪涌进四方各个大小城市 。我跟随在不早,也不后的浪潮中,卷进江南一座不是很大也不算很小的城市。青春热血翻腾,来不及谈情说爱,背着沉重的包裹,带着美丽的梦想,下江南淘金去。从浪潮中滚落到海岸,在知道,曾经听闻的美丽江南,并非似梦中一样传奇。所以美丽的山水风景,总无法落入异乡人的心头,一种乡愁从此在梦中,千万次得呼唤。故乡,故乡,我可爱而美丽的故乡,两行热泪顺颊而下。黎明初醒,泪痕还是热的。而在黎明过后,异乡另一种呼唤,深深刺痛着漂泊流浪者的心,让乡愁又加深了一层。打工崽,打工妹,这是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最为火热的口号。我跟随其后,被唤成打工妹,实际上这个尊称还是比较含蓄一点的,有些人干脆呼唤外地人。
       每到一家工厂询问招聘的事情,首先工厂会问清楚你到底是哪里人,有没有真实的身份证件证明你的来处。每一次回答,我会仰着头颅,自豪的回答,我是安徽人,真真实实的安徽人。就这样,我从我热爱的故乡,背景到异乡,一去就是十五个年头。在异乡十几年的岁月里,风里雨里,四季披着晨风,踏着灯火阑珊处的夜景,将乡愁背进温暖的梦里,而是欢笑声打破了寂寞的夜空,温暖的乡情,似温泉流淌在梦里。然而,时常不记得自己叫什么,在异乡人口中,打工妹代替了父母给予我的名号。一个名字只不过是为了分清楚你是谁,可是在异乡,我们有着同一个称呼,打工崽或者打工妹,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在异乡遇见来自异乡的人,总难免会亲切几分,或许是因懂了各自内心的那分乡愁。
       打工妹喊了一些年月,又来了一个政策,为了奖励外来人员,又将我们这个打工妹与外地人的称呼改成新城市的人,等级是一样,只是称呼换了,依旧是,打工者与老板的身份,在异乡依旧是上层人与下层人的区别。 无论称呼怎样变换,你打工的身份始终在那里定了位。从晨雾到夜幕,忘我的上班,假期,只是字典里有两个字,有些人会念,有些人会写,然而,会念或者会写,与打工者是没有关系的。而是我们,长盼,短盼,盼啊,盼着风雪的飘零,因寒冷来,雪花会开,就是游子们的归期。故乡的亲人,从清晨望到日落,从山头接到河口,只为迎接那个背景离乡的人。无论异乡人怎样的称呼,打工崽也好,打工妹也罢,回到家,全部是父母心头的宝贝儿。
       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渐渐的年轻男女都背着沉重的包裹,踏上异乡之路。有风光回归的,有高升发达的,有在原地踏步走的,有将家搬向异乡的大城市的,留下来守候村庄的,都是走不动的父母亲们,还有年幼的孩子们。而是父母亲与孩子们,也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被加上了一个称号,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每到风雪舞时,是老少最为欢喜的日子,因为背景离乡的人儿哟!快要回来了。不是盼着游子带金银,不是盼着游子带绸缎,而是,盼着风雪中团聚的温暖。村庄里人的梦不多,只盼着健康平安的团聚,聊着家乡屋前屋后的新鲜事情,东家西家的人情世故。离别的相思,无从聊起,那是从春到冬生长出来的藤蔓,你得从哪里去说起内心的思念,是从根儿,还是从叶儿?索性不说,将所有的苦念,忍着吞进肚子里去,时间一长,结成了果子。你能尝出果子是苦的还是甜的?
       岁月最容易将一个人改变,记得自己当初外出,即便是打工妹,也还是带着满腔热血的激情,即便是没有花前月下的恋情,也是曾经有着浪漫而美丽的梦。当岁月磨灭了我所有的热情后,又将我的身份换了一个,背景离乡多年,也该回归。按照常理说,那么些年,应该混成点样子,然而,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即便是在晨露中迈开步伐,夜色中回归梦里。依旧只是换得一日三餐。或许有人会问,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淘金一定是不少。这话确实不假,外面的世界确实精彩,灯火阑珊,景色迷人,然而,又与我们何干?我只是一个流浪异乡的过客。我流淌得汗水,只能够换取一日三餐的饮食。街市上琳琅满目的饰品,城市的高楼大厦,一草一木,与我们无一点关联,我是异乡客,只是走过,经过。你带走的依旧是你自己,或许有些人连自己也没有带走。所以我还要庆幸,我将自己带回了家,让思我想我的亲人安心。
      当我再次回到我熟悉又陌生的故乡时,才发现,我们离开太久,曾经破旧的泥巴瓦屋,都变成两道三层的小楼。曾经走过的羊肠小道,已经是车来车往。我找不到原来的住处,又一种惆怅涌进内心,我是该满心欢喜还是该满心的感慨?山村变得美好,我应庆祝,然而,所有庆祝的语言,都显得微不足道,太过渺小。
      山村的车道通向城市。记得小时候时常听这样一句话,条条大路通北京,没想到的是,时隔几年,高山上的山坡,也围着条条弯曲的带子,这样一根带子,将深居住在大山的人,牵引到山村的另一头。从此,小城里又多了一个名词,留守女人。我又跟随时代的脚步,在留守女人的海潮中涌进小城,不知道是守候什么?或许是一个梦,一个山村人心头的梦,飞向远方的梦。
         这么些年,我一直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换着我的称呼。带着一个金黄色的梦,在乡村与城市的两头奔波。作为妻子,无有尽到妻子的义务。说到女儿,没有尽到女儿的义务。说到媳妇,自然也难成就媳妇的义务。更愧疚的是,无法让孩子跟城市的孩子一样,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倒是跟随了所有人一样的梦想,就是想着孩子来成就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读书,读书就能够走出那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就能够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就能够脱离流淌黄汗烂裤腰的苦日子。农民也就这么点梦想。我又怎能不跟随大家的左右?
       孩子有了言语,读书,读书,整天就是读书,你以为只你们大人累,我们就不累?难道就只有成绩优秀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吗?为什么总要将别人家孩子来比较?几句话,将我压得说不出话来。是啊!你怎么就认为我们不累呢?大人辛苦,孩子其实也辛苦。看着我丢弃十多年的孩子,在我回来陪伴的日子里,内心有多少的思念被结成了果,这个果,又承载多少无法言语的痛呢?我想孩子承载的与我们也 是一样的。而是,我在说,这是个坑爹的时代,老的累,小的累,你追我逐的岁月里,无论是贫穷的人还是富贵的人,都在努力向前奔跑,结果是,贫穷的人累,富贵的人也累。所有的言语,都无法将我的迷惑解开。假如你要是问我是谁?我到是要问你,生活在这个时代里,我又到底是谁?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里,我流淌着的又是谁的泪?



全部回复4

998 发表于 2014-4-10 06:35

998 2#

2014-4-10 06: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4-4-10 16:03

ssxfyzlscxwz 3#

2014-4-10 16:03

本帖最后由 ssxfyzlscxwz 于 2014-4-10 16:14 编辑

寻梦不悔网友:
您的文章初看第一遍还像中国梦梦之蓝,第二遍看过来,好像要改变什么似的?一个共同处,是在梦里不知道了自己是谁,般若菠萝蜜多经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从经文中可以体会到梦遊的恐怖,了然无我,不知生死。以无所得故想开去。您的《我是谁》不正是高境界所追求的“无”吗?
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回馈报酬中,充其量追求日图三餐夜图一宿的人,精力之余要眷顾父母子小。无暇讨论那高不见天,深不见底的学问。人生苦短世道循环里,问“我是谁”,把握现在,还有一个唯一回答:“我代表的是我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稍后或者稍纵即逝之机会中就像蒸发皿里的水蒸发了,随着自己遗留的香臭一起蒸发了。为什么呢?环境就是炙热的蒸发皿。
设想我的目的不是考虑结果,而是考虑过程,即不是日图三餐夜图一宿,不是精力之余要眷顾父母子小,而是考虑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那么,作为个人这滴水,就像放进了大海。它可能是形成魔鬼三角的迷,也可能是形成台风之核,作为个人这滴水,就像放进了长江,未必不会是“三国周郎赤壁,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放进大江大海的水滴哟!一时半会是不会蒸发掉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家乡论坛里,您的帖子蛮好的,墨宝余香,代表了你所在年龄段的作品。乃后来者居上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寻梦不悔 发表于 2014-4-11 08:42

寻梦不悔 4#

2014-4-11 08:42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4-4-10 16:03
寻梦不悔网友:
您的文章初看第一遍还像中国梦梦之蓝,第二遍看过来,好像要改变什么似的?一个共同处,是 ...

谢谢这位不知道姓名的老师精彩点评,对于我这个没有学历,固定的单位与固定薪水人来说,一日三餐就是在乞讨。太多的身份,让自家都搞不清楚自家到底是什么身份?我又跟人怎样介绍我自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之关注银行里的数字,所居住的房子与所工作的单位。我是农民,并不自卑,农民怎样了?农民享受不到好的待遇就有罪吗?应该不是这样的。打工,流浪,漂泊,留守,这些字眼不知道有多心酸,我一一去品尝,需要多少勇气与坚强,不是经历的人谁懂!知足常乐四个字,实际是拿来安慰贫困人的,不知足,不常乐又能怎样?无论怎样的生活,人总与要咬这牙活下去,活下去就希望,有梦无梦,一切皆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九姑逢龙燕子地 发表于 2014-4-14 09:39

九姑逢龙燕子地 5#

2014-4-14 09:39

健康的活著,坚守做人底线,坚持自己的人生准则。无须知道我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优秀版主 推广达人
:
列兵1
:
715559921@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0

帖子0

积分0

图文推荐

  • 温情传递,爱满宿松丨宿松公益工会暖心守护

    在宿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工会大家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宿松公益高岭联络站携手高岭邮局慰问困难家

    在生活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让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