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领悟 于 2014-7-5 09:15 编辑
我出生,刚好文革开始, 凭着一些零星记忆,谈谈童年时在文革期间的亲身感受。
我小时候,一是怕鬼,可又爱听“鬼故事”,听得越多就越怕,搞得胆子很小。二是怕“小偷”,记得大约是七.八岁(文革末期)的时候,一次大表姐跟我讲某某地方出了一个“小偷”,神情严肃而恐怖地讲,弄我和弟弟妺妹害怕的要命,仿佛天都要塌下来,当天晚上我死活要跟妈妈睡,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宿未眠。当时确实害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那时侯,一个县或方圆几百里,听说什么人偷鸡 或鸭什么的,那是很大一件事。给人的感觉,打个比方,就象现在我们听到美军抓到“萨达姆”一样震撼。至于“抢劫”、“强奸”、“防盗网”等等之类,小时侯脑子里根本没有这些概念,确确实实没听说过这类词。
小时侯,最喜欢的一件事是去乡下,到农村大姨家去玩。那儿有水田,有泥鳅,可以在小溪里捉螃蟹,还有花生之类的小吃,特别多。我最喜欢闻柴火烧饭的“炊烟”,还有米饭香——很远都能闻到(现在再也没闻到过,即使是“泰国香米”)。听说我要回去了,周围( 一个屋场)无论是亲戚还是乡亲,总是争着接我到他家吃饭。这样,实际上在大姨家饭吃的不多,就这么一家一家转着吃,转着玩。大姨 有时也跟我去,出门时就是把门链合上,中间插上一根小木枝或铁丝之类(主要是怕风吹开),没有上锁。沿途农民家大多如此,插上一根小木枝或铁丝之类,表示家里没人。在乡下玩过很多次,从没听说打架、偷窃等等的恶事。不象如今,乡下昏天黑地的打麻将、赌钱,还有偷鸡摸狗之类,这些在过去乡下纯属天方夜谈,那时的农民也是完全没有这些概念,民风淳,治安出奇的好。
记忆深刻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参加了祖父单位炊事员的婚礼,文革中的婚礼相当简朴,仅仅一些茶水,点心之类(有我最爱的茶饼),正副局长们都参加,先是新郎新娘介绍一下双方家庭背景,然后讲讲相恋经过,最后就是领导同事们的祝福和勉励。
上面这些是我们小时候在文革时期的亲身经历。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特别好玩,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一切很平和,到处“野”家里人一点也不担心,只是吃饭的时候大人到处找,到处都是各家长喊自家小孩的声音。什么拐卖儿童、把儿童弄残疾了逼着他乞讨之类,从没听说过.(不象现在,在医院生个娃,要24小时看着,防止被人盗走。)总的来讲,身边的亲朋好友,叔叔阿姨,还有单位,农村,给我的感觉是平和的,安详的。这就是我对文革时期的童年记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