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谷飘云
发表于 2014-8-19 15:31
天南海北宿松人
故乡夜晚的蛙声
农历五月端午节后,出差回路过家乡住了一晚,吃完晚饭,我独自一个人出门散步,走了很远,不知不觉来到了一片稻田边,路上行人很少,偶尔汽车从身旁驶过。行至田埂时,从田中传来阵阵蛙鸣声,我被这久违的蛙声一片惊呆了,我不由自主停住脚步,驻足聆听,水田里蛙声此起彼伏,“呱呱、呱呱呱、、、”,清清的,脆脆的,那蛙声时而激昂,时而缓冲;时而是鼎沸的合唱,时而是清晰的独鸣,声声悦耳动听,听着这乡下稻田里的蛙声,我陶醉了,多少年没有享受过的清静啊!
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夜晚饭后,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便早早搬出纳凉的竹床到稻场,旁边点燃蒿子草把驱蚊。小孩们光着脚在稻草堆边疯跑、欢叫、捉迷藏、玩打仗、、、累了困了,便围着长满胡子的长者,听老人们讲“革话”(我们的土话,就是讲故事),《杨门女将》、《水浒传》、《岳飞》、、、轻风从高低错落的农舍吹过,一浪一浪的蛙声涌起,象从村东瓦窑的水坑里响起,又象是村西稻田中传来,时远时近,或浑厚洪亮,或一唱三叠,十面埋伏,有时与隔壁的育祠哥拉的二胡黄梅戏混在一起,真是别有韵味、、、。蛙声阵阵,稻禾高长,孩童欢愉,纯朴的乡村沉醉在这美好而自然的时光里。待到午夜,人们身子凉透了,天上会降露水的时候,随着老爷爷的一声“要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晚分解”,然后各家大人搬着竹床,领着自家小孩往家里走去,头枕蛙声酣然入睡。
每每想起那些曾经逝去的旧日时光,常常让我魂牵梦绕、、、我家住在陈汉大山里北浴乡、马厂村,那里的一坡一园,一田一塘,一树一果都长满了故事。对于田里的蛙声,我总怀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愫,如同母亲在轻轻唱歌,仿佛外婆的摇篮曲,和蔼亲切,幽怨缠绵,“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便是青蛙尽情歌唱的季节。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有时总还会浮现这样的一幅画面:天天挣工分糊口的妈妈,疲惫的躺在小竹椅上,手里拿着的芭蕉叶扇子,轻轻对着竹床上的我们扇着、扇着、、、越扇越慢,后来不扇的时候,我们听到妈妈轻轻而疲惫的酣声、、、每到这时,姐姐轻轻从妈妈手中拿过扇子,站到妈妈身边,为妈妈扇着凉风,姐姐累了,就和我轮换着、、、我们都知道妈妈是全家最辛苦最累的人、、、
夏日里说来就来的雨水,正是稻苗需要的,也是晚上抓泥鳅的最好季节,有时邻居王毛、胡儿、、、等,比我们大一点的孩子,就早早邀找我一起,去河沟、田陇里抓泥鳅,这个季节的泥鳅处在产卵期,喜欢趴着不愿意走动,王毛、胡儿、、、就会拿着用洗铁丝绕织的特制工具,轻手轻脚地走到泥鳅旁边,突然迅速将泥鳅舀入铁丝笼中,然后倒入我蛇皮袋里、、、我感觉每每捕获泥鳅的那一霎那,我们都是那么的兴奋,就象电影《奇袭》一样,不是玩是在战斗、、、我们田垄里穿行,河边奔跑,晚风习习,蛙声四起、、、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就是现在,我偶尔会回到乡下的老家,在四五月间,夜阑人静时,总能听到那一片片熟悉悦耳的蛙声。它让我回忆起快乐无比的童年,梦醒时分,这夏夜的蛙声,就象治疗心灵的良药,听着听着、、、让我感觉到没有任何压力的放松,忘记现实生活工作中的许多烦恼、、、
如今我早已搬到城里居住,虽然也是独门独院的楼房,但是房子周边没有了菜地、稻田、、、更难听到那遥远的片片蛙声了,邻居之间几乎是从不往来、、、
今夜无眠,只为蛙声,那清脆嘹亮,此起彼伏的蛙声,我凝神而注,侧耳倾听,让我怀念故乡连绵的炊烟,浓浓的乡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蝉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下图片,是我老家的庭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