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安庆宿松县隘口乡柯氏属于峡川柯 2104年10月22日,安徽柯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柯受贵、柯开文,安徽柯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柯晓春、柯万英和安徽柯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柯宏胜一行,早上七点多从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沼山镇出发,上武汉至合肥的高速公路,行使180多公里,到达宿松县城。 我们通过公安局户籍科知道了宿松县有6个乡镇有比较多的柯氏居民分布,随后,宿松的朋友带领我们一起驱车首先来到破凉镇,受到破凉镇领导的热情接待。通过凉亭镇办公室蔡主任联系上了一个柯氏居住村的村书记,电话了解到,这个村只有7户柯氏居民,而且大多数外出打工去了。有位年龄较大的就住在镇上,是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的岳父。蔡主任电话再联系这位镇政府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位镇干部的老岳父去上海了,也不在家,联系宣告失败。蔡主任非常热情,他想起过去共事过的同事柯松华,原来是隘口乡文化站站长,现在已经退休在家。蔡主任马上联系了隘口乡政府的一位朋友,让他帮助联系柯松华。随后,蔡主任带领我们奔赴隘口乡。 到了隘口乡,经过打听,很快就找到了柯松华的家。柯松华,今年70岁,宿松县隘口乡隘口村人,见面后,他很客气,把我们迎进门,让座倒茶。我代表安徽柯氏文化研究会向柯松华宗亲赠送了一本《安徽柯氏文化研究》。柯松华宗亲说,他家是二房,辈分是“泽”字辈,听说祖上是湖北的。通过他说的,我们判断可能是成公之下二房柯的后裔。副会长柯受贵听说后,感到很失望,不是他要寻找的来凤公后代。县城的朋友和蔡主任都要赶回去参加各自单位下午两点半的会议,我与他们告别,受贵宗亲搭乘县城朋友的车回宿松县城,然后到车站乘车回九江。临别前,我们一起合影留念。 柯宏胜和晓春、开文和万英宗亲留下来,继续与柯松华宗亲对话。通过交谈,发现这位老先生对家族事务并怎么不了解。问他家有没有家谱,他说没有。再问:附近有多少柯氏人口?柯松华答:估计有700人左右。接着再问:附近柯氏家族的有家谱吗?答曰:有的,柯屋组柯剑锋家有,离这里不远。我们请求他带我们一起去看看,柯松华宗亲欣然同意。 从柯松华家到柯剑锋家不足一公里的路程,步行很快就到了。正好柯剑锋老人在家稻场上干活。柯松华向他说明来了来意,柯剑锋宗亲热情把我们迎进家中。柯剑锋,今年72岁,身体硬朗。他很快从家楼上拿出一个纸箱装的《中华柯氏大成宗谱》,这就是湖北“中华柯氏族务理事会”所编撰的有着众多错误的大成谱,我们眼前见到的是2006年版的,错误更多(【例如】这个谱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写成是“浙江省池州市贵池区”)。老人家告诉我,这个谱是湖北有人卖给他的,收走了2000块钱。我心里骂这个卖谱的人心太黑,也不好意思当面点破,让老人失望。我问:家谱不会就是这个谱吧?有没有过去的老谱呢?柯剑锋老人回答:有的。说着他又上楼去了。很快,他从楼上抱下来很多老谱。我们认真查看了一下,有多种版本的《柯氏宗谱》,有成公世系瑞鹊堂民国初年间的谱,也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谱,更有本支系自修的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首修谱和宣统二年(1910年)的二修家谱。 1871年首修《柯氏支谱》中的《仲源公传》开头如是说:“仲源柯公其先池州贵池人也!贵池柯氏向称盛族,至今弗衰。公自国朝康熙年间,挈其室及长子、次子迁松,卜筑于西乡隘口庄,续又生二子焉。”《柯氏二修支谱序》曰:“余祖仲源公由池州府贵池县偕妣何氏及子继荣、继华公迁居松滋,卜宅家邑西隘口而居焉。续又生子二,一曰继富,一曰继贵。迄今已二百余年矣(相传七代)!”这里明确了这里的柯氏是从池州府贵池县迁来的。那么,他们属于池州“棠、峡、斗、金、莲”五大支柯氏的哪一支呢?取名为“敦睦堂”的《柯氏支谱》在一修卷中,有明确的字辈,原派为:“一枝孟仲继,日启三才秀,洪武万代家。”由此可以看到,宿松这支柯氏原来是峡川柯的分支无疑! 《柯氏二修支谱序》中说:“我祖之分支派别从一斌公始,一斌公生枝享公,枝享公生孟梓公,孟梓公生仲源公,仲源公是为四代祖。此前未载前三代者,是因仲源公家带老谱,被兵燹【注①】遗失无从考核也,先已从贵池老谱查阅明确,若仍从仲源公始,是舍远弗追也。”这里明确交代了仲源公上面三代的世系,解决了一修谱时,因家族贫寒,出不起到贵池去查阅老家家谱的旅资,而没有弄清楚仲源公上面世系的问题。现查阅民国16年《峡川柯氏家乘》第九册发现,宿松《柯氏支谱》所记载的一斌公生枝享公,枝享公生孟梓公这些,与《峡川柯氏家乘》记载相同。只是“斌”应该是“珷”,“枝”应该是“之”,孟梓公生仲源公没有记载,孟梓公之后都没有记载了。这说明两者世系完全可以对接,宿松《柯氏支谱》上面直接可以与《峡川柯氏家乘》相对接,两个宗谱是补缺补差的关系。 这里要探讨的问题是:一、字辈问题。首先,宿松《柯氏支谱》上记载的原派“一枝孟仲继”中的“枝”应该是“之”,此为老辈口传之误;其次,宿松《柯氏支谱》上记载的原派字辈中的“洪武万代家”,应该是明朝确立的,到传到要用这些字辈时,已是清朝后期了,清朝当然不能用歌颂明朝的字辈,所以,老家峡川没有用,接“日启三才秀”后面是新立的“天开万象昌,用大朝高选……”,宿松的柯氏支系与老家失去联系了,不知道老家的新立字辈,自己另外确立了以下新的字辈:“世泽留诒远,先基积累深,永怀绳武志,克守孝慈心,忠厚垂家训,贤良献国琛,万年期不朽,珍重奉规箴言。”不过这个新立字辈到民国初年,刚用到第一个“世”字辈时,就与成公世系合修柯氏谱了,把后面的字辈抛弃了,改用成公二房柯字辈,前后就够成了奇特的字辈:前为峡川字辈,后为成公一至四房合用的字辈。具体字辈如下:“仲继日启三才秀,世善有常,其年泽衍,典(将)合谱扬,嗣珍理哲,人怀义匡……” 二、准确的世系问题:查阅54卷《峡川柯氏家乘》和宿松《柯氏支谱》,峡川柯一世祖气祥公到始迁宿松隘口的仲源公的世系如下:气祥(1)——克常(2)——宁道(3)——希生(4)——孔良(5)——鹄(6)——铜(7)——拜显(8)——永宽(9)——迪大(10)——增(11)——冕(12)——和恪(13)——天长(14)——茂棠(15)——德祯(16)——永珉(17)——玫李(19)——银山(20)——本元(21)——恩(22)—— 一珷(23)——之享(24)——孟梓(25)——仲源(26)。至此,宿松县隘口乡柯氏世系清楚明了。至于宿松《柯氏支谱》和《中华柯氏大成谱》说他们是元卿公,也就是柯相【注②】的后代,这纯属于攀附名人而已。柯相的父亲是本郁,不是本元。 因此,此次的宿松县柯氏考察,取得了重要成果,是今年安徽柯氏文化研究会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2014年10月27日补记 【注释】 ①兵燹:【拼音】bīng xiǎn,【基本解释】指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的灾祸。 ②柯相:字元卿,号狮山,邑廪生,中正德癸酉科(1513年)举人、丁丑科(1517年)进士。任永新、商河知县,钦取南京兵吏科给事中,升宁波、武昌知府,再升四川兵备副使,升广东左忝政兼勅督理黄册(注:管理户籍),再升浙江按察司廉使,升河南左右布政,先后任陕西、河南巡抚,再升总制两广军务都御史。生于明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嘉靖三十六年丁巳(1557年)八月二十二日,享年77岁。生子三:一鹏、一鹗、一(明加个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