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结论:雷池是在宿松何氏发祥地是宿松陶渊明隐居地是宿松周瑜墓也是在宿松

[复制链接]

2015-1-4 10:56 45273 12

论坛编辑 发表于 2015-1-3 20:10 |阅读模式

论坛编辑 1#

2015-1-3 20:10

                      结论:雷池是在宿松
                              何氏发祥地是宿松
                               陶渊明隐居地是宿松
                               周瑜墓也是在宿松
                             ——雷池何在(之五)
       摆史实,讲道理,可以作出结论:雷池是在宿松,何氏发祥地是宿松,陶渊明隐居地是宿松,周瑜墓也是在宿松。。
       一,九江以下,长江原本是无序漫流。这就是“茫茫九派流中国”的壮丽景观,这就是古已有之的“九江”这个名称的由来。九江以下,直至马当,基本上是长江漫流的所在。“马当”者,如同将军立马挡千军一样,挡住滔滔洪水,使其驯服而又平缓。这个无序漫流的地段古称“彭蠡泽”,春秋战国是吴头楚尾,这就是宿松。
      宿松“义乡”对面,“汇口”前头,有个“八里江”,水面宽有八里。如果涨水,从“义乡”到“湖口”,是怎样的汪洋一片,宽阔好几十里啊!其烟波浩渺,漫无边际,白浪滔天,惊涛拍岸,平湖鱼跃,荷荡飘香,雁飞鹤舞,渔歌悠扬,一叶扁舟,通达四方,勃勃生机,令人神往。秦时落难的何氏始祖,选择此地安身立命,实在是极其明智之举。
       彭蠡泽”中有个“桑落洲”,是扼守长江的军事要地,是练兵称霸的基地营房。相传在这里发生过多次鏖战,又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桃花源记》的千古吟唱,令后人长“发思古之幽情”,留下了许多诗章、佳话。
      相传在这个“彭蠡泽”中,沉没了一座县城,俗称“龙门县”,据考证是“枭阳国”。这个“枭阳国”在老《辞源》、《山海经》中都有记载,应该是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而以所在的“古庐江水”而命名的第一个“庐江县”县城。具体位置,难以稽考。我以为就在“桑落洲”或“新洲”底下。要不然,怎么于今全然无踪影?沉没的古城,必有秦砖汉瓦、石狮柱石遗留,“水流石不走”,自然阻滞江流,淤积泥沙,年深月久,当然成洲。古城沉没,皇家办事,总得找个地方,于是就近移据“义乡”。“义乡”因而设县,其延袭“庐江县”之名,以致以后改名再三,叫过“新冶县”、“大雷郡”、“义乡县”,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这就是宿松、望江史称“江南”的来由。
      唐代前后,由于地壳的变化,北地升而南地降,长江则南岸溃而北岸长。水位南移,加之武穴堵流,长江这才形成了当今的局面;“彭蠡泽”移位于鄱阳湖;江北则只剩下“雷池”了。这个“雷池”,面积很大,黄梅叫“龙感湖”,宿松叫“龙湖”、“大赛湖”、“泊湖”、“黄湖”,望江仍叫“雷池”。不这么叫,无法明确具体方位。而这么一叫,倒是恰恰给现在的望江人,提供了一个“欺世盗名”的借口。这就是望江县争夺“雷池”之名的来由。
       二,民国版《辞源》称:“雷池,水名,即大雷水,今名杨溪河,在安徽庐江县南。”新《辞源》称:“雷池在望江县南”。 新老《辞源》,各有所本,都有根据。
       这个证据是最权威的,一言九鼎。这是指整个水域,决非雷池一隅。“积水为池”,岂是指“积水”一角?所以,雷池如果说是望江的,显然说不通。
       如果以新《辞源》“雷池在望江县南”为据,则是没有搞清“古望江县”与“今望江县”的区别。
古籍为证:
       1,,宋乐史所撰(据清代影印版)《太平寰宇记》第125卷记载,
“望江南二百一十六里,旧五乡,今三乡。本汉皖县地,宋书《州郡志》:‘晋安帝于此立新冶县,属晋熙郡,亦为大雷戍’。”
     2,“按《宋书》注云:‘西岸有大雷江,自浔阳柴桑汇流三百里入江,即新冶县也。历宋齐梁不改,至陈于新冶置大雷郡。隋开皇初,郡废。十一年,改为义乡县,属熙州。十八年,又改为望江县’。”
     3,“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界,(注:二郎河)流入。自发源,入县界东南,积而为池,谓之雷池。又东流经县南,去县百里,又东入于海。江行(注离宿松)百里,为大雷口,又有小雷口。”
    4,“晋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温峤欲下卫京师,庾亮素忌陶侃,报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宋鲍明远有《登大雷岸与妹书》,乃此地。”
    5,“又《孝子传》曰:‘孟宗为雷池监,作鲊一器,以遗母,母不纳’。”
    6,“周瑜庙,《水经注》云:‘江水对雷水之地侧,有周瑜庙,亦呼为大雷神。(注在义乡)”
其中,尤其是第二条“按《宋书》注云:‘西岸有大雷江,自浔阳柴桑汇流三百里入江,即新冶县也。历宋齐梁不改,至陈于新冶置大雷郡。隋开皇初,郡废。十一年,改为义乡县,属熙州。十八年,又改为望江县’。”这个“古望江县”在哪里,可是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实在是毫无疑问。
     总之,历史上宿松义乡设过望江县,宿松领过两个县,一是宿松县,一是望江县。应该说,就是“古望江县”设在宿松义乡的时候。
      “雷池”在同一个县之南,那就是宿松县,赖是赖不去的。
       三,从秦时宿松县建制的沿革,看何氏发祥地在哪里
      1,先秦时期:
宿松地区,周初,属皖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楚,史称“吴头楚尾”。“郡县制”始于战国时代,以郡统县,郡直属于国君。国君管郡县,其余部分予以分封。秦时宿松所属不详。其松兹、高塘、宿松之名,都是后世的说法。今庐江县是后世立县,风马牛不相及也。
      2,秦朝废除“封邑制”,将“郡县制”普遍推行于全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置“九江郡”。辖境约今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和江西全境。为“九江郡”历来最大区域,治寿春(今安徽寿春城关镇)。宿松属九江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六国,分“九江郡”,置“衡山郡”。 “衡山郡”,郡治邾县(今湖北黄冈市北)。郡以今潜山县衡山(秦时名衡山,汉改天柱山,又曰万岁山)为名。境域约鄂豫皖交界大别山脉周围一带。
      史界一般认为,秦初置三十六郡,至秦末扩至四十八郡。九江郡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衡山郡”为“九江郡”割置。而“庐江郡”为同时割置,置郡时间待考。
       3,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认为:秦末分“九江郡”西为“衡山郡”,分“九江郡”的江南部分为“庐江郡”。
那么,秦朝宿松地区应该是先属九江郡,后归“庐江郡”和“衡山郡”。因为,宿松地区应该是一分为二,“洲上”包括义乡归“庐江郡”。义乡设过县,称“义乡县”、“望江县”,桑落洲是“德化县” ,属“九江郡”无疑;而“后山”则以县城在仙田而归属“皖县”、“舒县”。这就是不认宿松是何氏发祥地,而认周瑜是“舒人”的原因。
       假作真时真亦假,欺世盗名太荒唐!
       看看是谁“真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滑天下之大稽,贻笑大方”吧!亦翁的确说过:“数典忘祖,罪莫大焉!以假当真,是盲目崇拜,弃真立假,是欺师灭祖。”“家”人之间,说说而已,原本不足为奇,不值得旁人大惊小怪,说三道四。
试想,大把的银子哗哗撒在人家坟头上,数典忘祖,认贼作父,其一片虔诚,顶礼膜拜,实在荒唐!人家死鬼岂不是笑掉大牙?
       是以考而证之,结而论焉。
       有“谓予不信”者乎?
                                                 2015 1 1 写于嘉懿堂
附注一《CCTV.COM月涌大江流》
鄱阳湖湖口外的桑落洲,形成于汉代,系长江水在湖口附近受赣江顶托泥沙淤积而形成。它是东晋南朝江洲的重要门户、长江中下游的战略要地。直至唐宋时期,桑落洲尚在江中,《舆地纪胜》卷31称:“桑落洲在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市)东北十五里”。不过,它已动荡不定,有靠向北岸的明显趋势,演变十分剧烈。宋代胡份桑落洲诗云:“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便是这一剧烈变法的概括。至明代,桑落洲已坍塌并岸,同治《长江图说》卷6云:“归林滩古桑落洲也”。
附注二《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著 清
松滋废县在府东。沈约《志》:东晋成帝时,以江左流民寓寻阳,侨立松滋郡,遥隶扬州。安帝省为松滋县,属寻阳郡。齐废。时寻阳又有弘农县,亦晋成帝时侨立弘农郡。后改为县,属寻阳郡。宋元嘉十八年,并入松滋。又有安丰侨县,亦晋置,宋属寻阳郡,齐废。○九江废县,在府西东。晋初置县,寻省。又有巢湖城,在府东四十二里。《志》云:楚有二巢,在庐江六县,此其一也。一名南巢,俗讹为汤放桀处。
浔阳江在府城北,即大江也。自湖广兴国州东流入瑞昌县,又东南流经此,东经湖口、彭泽二县北,而入江南宿松、望江二县界。《舆程记》:自府北渡大江,广二十里,有太阳庙。又四十里为黄梅县,东北百余里则宿松县矣。沈约曰:浔,本水名,在江北,南流入大江,汉因以名县,而江遂得浔阳之称。余详见前大川九江。
彭蠡湖府东南九十里。亦曰宫亭湖。彭蠡之下流也,又北接于浔阳江。《志》云:江水绕郡城而东,下四十里,得彭蠡水。是也。详见大川彭蠡。
桑落洲在府东北过江五十里。昔江水泛涨,有一桑流至此,因名。旧《志》云:洲在湓城东北大江中。晋元兴三年,刘裕遣何无忌等西追桓玄,败玄将何澹之于此。义熙六年,刘裕讨卢循,战于桑落洲,败绩。宋泰始初,长史邓琬奉晋安王子勋举兵江州,令子勋建牙桑尾,即桑落洲之尾也。洲之西曰白茅湾,陈霸先讨侯景,自南江出湓口,会王僧辩于白茅湾,盖其地与江南宿松县接界。《志》云:府北二十里隔江有夹洲,袤七八里,可泊舟楫,其北为杨家穴市。○白石矶,在府东北三十里江滨,白石?岩。又回风矶,在府东北四十里,舟楫至此,俱转蓬避风,因名。封郭洲堤府东北十里。明隆庆中,邑令俞汝为筑堤,自李家口起,至小池口一带,绵亘三十余里,民田三万六千亩,及南昌、九江、蕲州之屯田,皆藉此堤以捍滨江侵啮,后渐圮。万历三年增筑,三十六年又建石闸以为蓄泄,四十一年淫潦,堤闸多崩坏。兵备副使葛寅亮修筑堤闸,高广完固。其后相继营葺。○严家闸,在江北三十里,接黄梅县东。明万历间建,为蓄泄之利。又有赤松闸,在府西七十里,万历四十八年建,堤内淤濑,皆成沃壤.
附注三 历代写桑落洲诗
1 浔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唐  李白
桑落洲渚连,沧江无云烟。
附注三 历代写桑落洲诗
1 浔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唐  李白
桑落洲渚连,沧江无云烟。寻阳非剡水,忽见子猷船。飘然欲相近,来迟杳若仙。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一睹无二诺,朝欢更胜昨。尔则吾惠连,吾非尔康乐。朱绂白银章,上官佐鄱阳。松拂中道,石镜回清光。摇扇及于越,水亭风气凉。与尔期此亭,期在秋月满。时过或未来,两乡心已断。吴山对楚岸,彭蠡当中州。相思定如此,有穷尽年愁。
2 桑落洲       唐  李群玉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浦屿渔人火,蒹葭凫雁声。
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远忆天边弟,曾从此路行。
3 庐山桑落洲    晚唐宋初  胡玢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4 辛丑残腊前一日扁舟东归阻风马当乞灵祠下    宋  杨冠卿
维舟桑落洲,十日风和雨。雨余江波平,山横眉黛妩。急呼黄帽郎,来扣灵真宇。椒桂荐芳馨,鱼龙忽欣舞。巨浪拍天浮,万叠震鼍鼓。淮洲十里间,蜚檝不可渡.三老前跪陈,珍贝非神予。愿言点归装,勿为神所怒。我生窭且贫,穷涂一羇旅。照乘乏明珠,落霞有佳句。稽首谢龙君,放我扁舟去。
5 寄葛秋岩   宋  林景熙
吴地繁华半劫灰,故山秋远梦频回。琵琶亭老春风棹,桑落洲寒夜雨杯。
岁月悠悠人几换,关河渺渺雁空来。酒酣欲寄登临眼,黄叶斜阳满废台。
6 琵琶亭感旧    宋  方回
桑落洲前路,江流自北南。美人何处在,劫火殆难堪。
津吏苛鱼税,沙民卖席帆。情知白司马,到此湿青衫。
7 得京友信问曾观三叠水否因寄    宋  董嗣杲
破橐萧然不自休,芦黄苇白九江秋。抗尘狂作两年客,看水悭为三叠游。
得酒问鱼愁入市,有书无雁却登楼。征裘几揾思家泪,两眼凝穷桑落洲。
8 过九江望风庐山雪一峰和全父弟韵     宋  阳枋
阻风桑落洲,悠然见庐山。白雪满莲峰,皓矗九霄间。新晴破积阴,天定豁开颜。
玩图仰斯人,怀古涕潸潸。淮拟进扁舟,蹑屐登螺鬟。饱谙风月归,庶几虚还。
9 桑落洲望见庐山立雪一峰和全父弟韵
    一
春风小立爱莲时,仓卒狂吟譬上题。岁晚归来无一事,好拚旬浃玩湓溪。
    二
新晴破雨浪犹激,暂卸蒲帆泊短湾。桑落洲前凝睇远,尖天白雪是庐山。
10 江行    宋  郑獬
碧草已堪翦,长江二月头。林深藏宿雨,岸豁聚春流。
潮背燕支浦,山横桑落州。松醪欺客病,易醉苦难投。
11 上元作    宋  孔平仲
春来雾雨久不收,上元三日月如秋。倾城娱乐竞沽酒,旧岁丰登仍足油。
楼前灯山烧荻火,光影动摇桑落州。 太守凭高列歌吹,游人哄笑观俳优。
铜盘贮煤插乌帽,从兵小吏斥下楼。侍觞行食皆官妓,目眙不言语或偷。
短长赤白皆莫校,但取一笑馀何求。譬如饮酒且为乐,不问甘苦醉卽休。
归来紞如打五鼓,春寒惨惨吹驼裘。 羣儿嬉戏尚未寝,更看紫姑花满头。
12 写庐山图上    元  虞集
忆昔系船桑落洲,洲前五老当船头。风吹云气迷谷起,霜堕枫叶令人愁。
髙人只在第九疉,太白一去三千秋。石桥二客如有待,裹茶试泉春岩幽。
13 高侯画桑落洲望庐山    元  贡奎
楚江浩浩山礅礅,淡然粉墨凝冰绡。直峰横岭藏曲折,笔力巧处疑镌雕。
高堂净如试,坐觉风萧骚。暮云春树隐复见,人家半落沧洲遥。
中有隐者居,平生不受东林招,日夜千帆万柁过未已,谁肯拂袖同寂寥。
我爱高侯得天趣,所见历历穷秋毫。米家父子称好手,率意尚复遭讥嘲。
灵机直恐神鬼设,变态叵测鱼龙骄。玉峡飞孤泉,香炉降层霄何由逃。
焚香沽酒静相对,长Et令人消恨愁。
14 题赵松雪桑落洲望庐山图    元  许恕
放旷北郭生,好作云水游。。自怜失脚行万里,微官羁系
忆昔渡彭蠡,一棹夷犹桑落洲。桑落之洲清且泚,水光摇摇山靡靡。
沤前直与银河通,日出风生见金鲤。东南五老之高峰,坐卧常对乎舟中。
屏风九叠烂云锦,金阙照耀青芙蓉。悬崖瀑布泻寒碧,玉龙倒挂三千尺。
群仙鹄立紫霞里,思欲从之漱琼液。是时卸帆野阴暮,水气空蒙杂烟雾。
乾坤多事逾十年,今之画图犹故步。此图作者房山公,后来继之松雪翁。
15 桑落洲    元  范德机  
桑落洲前秋兴孤,白云远见近还无。传闻酒吏经年罢,美酿家家得纵沽。
16 桑落洲川发湖口    许恕
已过匡庐却向西,片帆犹逐暮云迷。路长正是思亲节,取次惊猿荚浪啼。
17 题高彦敬桑落洲望庐山图(秋泉作)   元  袁桷                                             
长江亭亭桑落洲,一塔独傲苹花秋。边声已逐鼙鼓尽,水气欲挟渔榔浮。
谪仙骑鲸五柳老,真景变灭随沙鸥。空余秦筝与羌管,断续不洗琵琶愁。
玉堂小窗解苍佩,宴坐得意毫端收。空青点云碧痕湿,方诸取月寒光流。
匡庐老人在何许?似觉颔首相迟留。佳峰棱棱铁钩锁,寸树点点铜浮沤。
要知翰墨洒清气,俗子政尔劳雕锼。秋泉山人息机事,青眼不与王公酬。
高张素壁凛太古,拟跨独鹤还矶头。人生江湖在适意,底用绝俗埋林丘。
披图览古重叹息,天际杳霭疑归舟。
18 寄葛秋岩    宋  林景熙
吴地繁华半劫灰,故山秋远梦频回。琵琶亭老春风棹,桑落洲寒夜雨杯。
岁月悠悠人几换,关河渺渺雁空来。酒酣欲寄登临眼,黄叶斜阳满废台。
19 辛丑残腊前一日扁舟东归阻风马当乞灵祠下    宋  杨冠卿
维舟桑落洲,十日风和雨。雨余江波平,山横眉黛妩。急呼黄帽郎,来扣灵真宇。
椒桂荐芳馨,鱼龙忽欣舞。巨浪拍天浮,万叠震鼍鼓。淮洲十里间,蜚檝不可渡。
三老前跪陈,珍贝非神予。愿言点归装,勿为神所怒。我生窭且贫,穷涂一羇旅。
照乘乏明珠,落霞有佳句。稽首谢龙君,放我扁舟去。
20 秋泉德生仲章梅叔章周仪之皆次余韵题庐山图再次韵以谢    元  袁桷
海郡列戍连沙洲,榆柳插戟摇清秋。拟从京国洗氛瘴,黄尘复作烟花浮。
西山紫翠不可望,但讶积雪如明鸥。爱君寒斋之画幅,潇洒不写人间愁。
胸中丘壑我岂少,奈此磊嵬难为收。宣城诗法挺二妙,炯若玉瓒盛黄流。
永兴天机爱神俊,碧眼一顾群无留。千年周子古风月,衮衮亦散空中沤。
乾坤无言混沌凿,颇怪我辈劳镌搜。沉冥天台老仙伯,清坐自与庐山酬。
天青无人月色古,缥缈五老疑骈头。功名营身旋蚁磨,刍豢得意崇糟丘。
何当相从老其下,酿酒一醉黄金舟。
21 泊舟桑落洲望庐山    明  杨基                                                                                   
桑落洲前好泊洲,对面推篷看五老。石 泉从树移来,山坳云向峰尖绕。
风堕初黄未黄叶,烟螟将栖已栖鸟。莫问飘零与壮游,饮不能多须醉倒。                                                                                             
22 秋江钓艇    明  袁华
我昔系缆桑落洲,好山无数当舩头。大孤绝立小孤险,江水逺兼湖水流。
扁舟老叟钓斜日,断崖古木含清秋。草堂抚卷重感慨,满眼风尘懐旧游。
23 南园前五先生诗/南园后五先生诗
湓浦城边桑落洲,匡山斜对庾家楼。扬澜左蠡连天远,鹊钨鸽鸽无数游。
24 肃清江西全省    清  彭玉麟
年来浩劫满洪都,郡县收回六十余。狐兔妖氛消蠡水,鲸鲵孽浪静鄱湖。
桃花岑旧飞红雨,桑落洲新长绿芜。惟有疲民苏未易,不堪庚癸岁频呼。
25 自太湖县至宿松县境    清  褚廷璋
乍入松滋雨似油,小姑想像髻光浮。秋云万本枫香驿,野水三篙桑落洲。
官冷漫劳双弩候,主贤虚借八行酬 。明晨吴楚分南北,灊皖龙眠是旧游
26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其一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
凯风负我心,戢枻守穷湖。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
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馀。 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其二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27 过小孤
大孤俯如盘,小孤俨而立。群山如从使,左右相拱揖。
孤根屹撑拄,万窍争喷噏。浏浏阴风旋,惨惨元气湿。
江流亘其下,震怒莫敢汲。洑为盘涡深,驰作奔马急。
跻攀或失手,一駚不可及。我来值秋晚,木落众鸟集。
勿爨夜船犀,鲛人抱珠泣。
28 梧溪集     清顾千里评高侯画。子昂写竹,神而不似;仲宾写竹,似而不神。
兹观房山双墨君,素节抱霜腊,翠夜拥屏晨,文苏捕世同超伦。
左司昔焚经理册,至今遗民手加额,使搓既泊桑落洲,仙仗频随柳林陌。
大言非夸孰信之,布衣垂老神交客,维山有岳星有斗,若赵若李俱不朽。
29 送德安张用周游庐山
詹同同字同文,初名书,鹜源人。元末为郴州路学正,遇乱家黄州,仕陈友谅为翰林学士承旨。
归附后,赐今名。授国子(中书、一云)博士,累官史部尚书,改翰林学士承旨。谥文志。
有〈天衢舒啸〉。宋景濂云:同文襟期潇洒,齐以雄博之学,故体物浏亮,铿铿作金石声。
徐子元云:同文赤色精金,与鍮鉐①自别。〈诗话〉:同文与吴浚仲,乐致和、宋景濂齐名,
号中朝四学士。吴、乐韵语寥寥,宋亦非其本色,于四子中遂为翘楚。
匡庐山高云气多,老木如石盘紫萝。松桥流水渡金涧 ,我昔结屋山之阿。
桑落洲边种柑橘,莲花峰下寻芝术。仙宫台榭作比邻,每欲相纵候丹术。
寄诗书唤白猿来,巡杏夜驱玄虎出。飞仙别去今几年,海上不见回楼船。
思之梦绕瀑布水,玉琴为奏冰丝弦 。张君多古学,才器何卓荦。
纷纷文狸赤豹间,五色麒麟生一角。朝辞白兆山,暮过黄鹤楼。
去观五老峰,翠色连天浮。醉挥绿玉杯,笑赠珊瑚钩。
商妇亭前歌窈窕,灌婴井上嘶骅骝。读书白鹿之洞里,写字洗墨之池头。
匡庐清泉消百忧,我所乐处君当游。霓旌羽驾在丘壑,相逢往往皆仙流。
与君大药驻光景,人间回首三千秋。 经营惨淡千万状,点缀毫末无遗踪。
房山松雪总萧瑟,远客无家空叹息。拔剑高歌行路难,落日寒云惨无色。
(全文完,文中所引古藉名称不一一列出,以及所引用的前辈与学者资料特引以为谢并表示感谢!!!
部分难免有纰漏,望指正,至于争议之处可一一考证推论再议。由于年代变迁,至于说为什么现在在当地没有什么明显的历史遗迹,这主要是桑洛洲的地理环境所致.由于桑洛洲在长江边,洪灾使之原洲面目有很大改变,加上建国后期的开荒建设以及桑洛洲在地方行政上的边缘化之前属江西现在属安徽,加上一部分现属湖北,造成了物质文化遗产的丢失,仅余正史与野史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的桑洛洲成为长江中下游一个无古迹可循的农业洲镇,且“三分天下”原地域范围属皖赣鄂三少共有,昔日的雷水成为宿松的内湖,崩塌一半的洲从新长成江西境内的新洲,现在从桑洛洲中心线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内越过同马大堤走在曾经的桑洛洲的长江边,我们会唏嘘不已,感慨万千,这里曾经有过怎样的风土人情,只有长江的浪轻轻拍打洲岸,只有轻轻的微风吹过面庞,只有桑洛洲的文明遗失历史的沙滩,这一切都在向人们静静诉说着什么,这一切都在向人们招手,桑洛洲正在等待你的到来.欢迎有志之士前来或考查或旅游或开发。来古地江水对雷水之桑洛洲交通方式如下:从全国各地火车站乘车至江西九江火车站,再至九江浔阳大市场场内坐至汇口班车,也可从九江直接包车至汇口镇,或者至安徽安庆坐大巴火车至宿松再在宿松县城复兴车站坐班车到汇口镇,自驾更方便有两方向皆有沿江公路直达方便小车出入。
(附注笔者:E-mail:ad1314@126.com姓名:邓乾彬)
  • 吳頭楚尾壹棹人

先生果然是读志之人,随笔而陈,甚为叹服,有史有据才得以服人,极好。


本文原载亦翁的新浪博客,转载请注明。

全部回复12

安徽_Smart 发表于 2015-1-3 20:13

安徽_Smart 2#

2015-1-3 20:13

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谢谢 安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xz大山之子 发表于 2015-1-3 21:37

zxz大山之子 3#

2015-1-3 21: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浪里白蛇 发表于 2015-1-4 07:15

浪里白蛇 4#

2015-1-4 07:15

楼主的历史考证有说服力
世纪梦公益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兔子 发表于 2015-1-4 07:18

兔子 5#

2015-1-4 07: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汪彩霞 发表于 2015-1-4 07:25

汪彩霞 6#

2015-1-4 07: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u472640540 发表于 2015-1-4 08:06

zhu472640540 7#

2015-1-4 08: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丿爱惜丶这段情 发表于 2015-1-4 09:15

丿爱惜丶这段情 8#

2015-1-4 09:15

先生果然是读志之人,随笔而陈,甚为叹服,有史有据才得以服人,极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5-1-4 09:41

9#

2015-1-4 09:41

经专家考证陶渊明隐居地就在今湖北黄梅县蔡山镇,史称浔阳县城、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通德江南虎 发表于 2015-1-4 10:56

通德江南虎 10#

2015-1-4 10:56

何老师的观点有理有据,老师辛苦了,此应得到宿松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此应引起学术界热点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少尉2
:
786531056@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339

帖子2010

积分407665

图文推荐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喜报!热烈祝贺宿松县

    4 月 28 日,在 2025 年度全县工会工作会议上,一

  • 洪岭初中成功开展消防

    洪岭初中成功开展消防演练,共筑校园安全防线今日

  • 宿松s248省道(荆桥至

    s248省道(荆桥至河塌段)道路修复工程不知道

  • 宿松县部署集中打击拒

    4月25日,宿松县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 多方矛盾巧化解 现场

    近日,宿松法院受理了某房地产公司诉某社区委

  • 县作家协会举办王浩林

    四月的阳光温情流泻。4月26日,宿松县作家协

  • 洲头中小与隘口中小校

    为落实新课标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校

  • 宿松公益程岭联络站慰

    4月23日,在 “五一” 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