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九姑乡单岭村杨屋组,有位名叫石先兰的中年妇女,她孝老爱亲的事迹在邻里间广为传颂。石先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嫁入杨家后,先是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公长达七年之久,后来她婆婆也因双腿不便,常年卧病在床,石先兰更是寸步不离照顾了三年。2001年,她丈夫的大哥尚未成家便查出身患胃癌,石先兰悉心照料大哥直至其去世。杨家还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弟弟,石先兰更是将弟弟接到家中,细心照顾。她的这种孝老爱亲的情怀,让我们肃然起敬! “只要一家人和和气气地在一起,苦点累点不算什么”,这是石先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面对“特殊”的家庭、突发的变故,她用质朴的情怀、顽强的意志和艰辛的付出,演绎着人间真情,谱写着一个“多舛”家庭的幸福之歌。
嫁入一个特殊的家庭 1989年,时年20岁的石先兰嫁给单岭村杨屋组杨习祥,当时的杨习祥家是当地有名的困难户、“特殊户”:哥哥未娶,弟弟患“羊角风”、精神分裂症,父母年岁已高,一大家人促居在三间瓦房内。“将来担子会很重,日子会过得很艰难”,当时有很多人劝阻,“只要夫妻一条心,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初为人妇,年轻的石先兰便承担起家庭的重任。新婚后不久,各种变故接踵而来,1989年公公中风卧床不起,1996年死亡;1997年婆婆摔断左腿,2007年摔断右腿卧床不起,2009年死亡;哥哥2001年患胃癌,2002年死亡;弟弟病情加重。丈夫杨习祥先后在村小学代课和村任职,时间和精力有限,面对三个卧床不起和一个行为不正常的人,石先兰没有退缩,更没有逃避,她勇敢的、坚强的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有人善意地说,“干嘛不分家”,“分家了他们怎么办,在一起我的心踏实一些”。
打造一个温暖的家 她是一个好儿媳。丈夫杨习祥无姐妹,在公公中风卧床不起、特别是婆婆摔断双腿后,石先兰便承担起女儿的角色。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她毫无怨言,每天在田地里艰苦劳作的同时,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婆。婆婆爱干净,2004年摔断双腿卧床,大小便失禁,翻身、洗刷、换衣都是体力活,瘦小的她每做完一项都累得满头大汗。在做好日常的护理的同时,她还坚持每两天为婆婆换一次床单、每3天为婆婆洗一次头。婆婆心疼她,“脏点没关系,别累坏了身体”,她总是故作轻松地说,“不累,是要你舒服点就好”。
她是一个好媳嫂。弟弟习全从小患羊角风、精神分裂症,生活起居不能自理,时常发病。石先兰在干农活时,心中总是放不下,每干一段时间就回家看一次。有一次,刚到田里,就听人说习全打人了,她急忙跑回家给人家赔不是,“习全有病,都怪我没看管好,请大家原谅”,她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给别人道歉了。有一次,习全..发作,昏倒到路边,而丈夫习祥外出办事了,得到消息的她一个人急急忙忙赶过去,哭着到处找人帮忙送到医院,在医院挂号、拿药、陪护都是她一个人张罗。习全需长期服药,但他很抗拒,石先兰就想出一个办法,将药捣碎放在饭里给他吃。哥哥2001年患胃癌,手术后需且少吃多餐补充营养,她坚持每天为他做六顿饭,听说新鲜鱼营养价值高,她每天天没亮就守在大赛湖边,买最新上市的鱼。
她是一个好母亲。他们夫妇生有三个孩子,加上父、母、哥、弟,“干事的少,吃饭的多”,但她从未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三个孩子先后进入大学就读。每当孩子们看到她忙不过来,想帮忙时,她总是说,“先把学习搞好,妈妈慢慢做,只要你们有出息,妈妈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她没有因家庭事务耽误孩子一天的学习。
她是一个好妻子。丈夫杨习祥先后在村小学代课和单岭村任职,虽不是吃“公家”饭的,但责任重、事务忙,照顾一家老小、种田耕地等事务基本要靠石先兰。每每感觉到丈夫杨习祥有愧意时,她总是说:“你虽然不是国家干部,工资不高,但做一行就要把他做好,家里有我你就放心。”也经常有人对她说:“你丈夫在家什么都不管,你为他家如此‘卖命’,图的是啥?”“不为别的,我只想把这个家的日子过好”,石先兰如是说。
她是一个过日子的“好手”。赡养公婆、哥弟治病、孩子读书都需要钱,丈夫杨习祥无论是担任代课教师还是在村任职收入都不高,面对承重的经济负担,石先兰在照顾好全家生活的同时,主动为丈夫分担经济压力。由于无专业技能,她把目光放在农村的抛荒土地上,人家不愿种的田地在它眼里成了“香饽饽”,她每年耕作的田地达20余亩。由于丈夫杨习祥忙于工作,耕田、犁地、打药、除草全靠他一双手,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是高强度的劳动。她不光有“蛮力”,更有“巧工”,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用什么药,什么时候打药,做什么工序,她都掌握得恰到好处,成为附近有名的“土专家”。她还利用农闲时节做过鞭炮、搞过养殖。每当人家劝她不要做这么多时,她总是说,“我家有9张嘴要吃饭,哥弟还要治病,不做能行吗?”
赢得一致好评 公婆在世时,每每谈到儿媳,都满含心疼之情和愧疚之心,“赡养两个卧床病人实属不易,还要照顾有病的哥、弟,女儿、亲兄妹都多不到这样,她太苦、太累了。”孩子说起母亲,无不为母亲的勤劳、质朴、善良所感动。丈夫提起妻子,更是觉得愧疚。周边群众讲到先兰,无人不竖起大拇指,称其孝顺、能干、善良。有一次,弟弟习全穿着衣服在雨中跑,看见的人说:“习全赶快回家,别淋湿了衣服,回家该挨骂了”,“不要紧,先兰给我买了好多衣服,淋湿了回家换就是了,先兰才不会骂我”。周边的人无不感慨:“傻子”都知道先兰的好,先兰真是好到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