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日,我校全体党员过了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党员生活日:攀我县海拔最高——1011米的罗汉尖,在山上重温党员誓词,观家乡上水,看两省三县——宿松、蕲春、黄梅美景;参观柳平乡邱山村美好乡村建设;预定到黄梅柳林乡烈士陵园纪念缅怀先烈活动。 今年高考分数揭晓是6月24号,老师们一年辛苦工作,高考成绩突出,全体党员老师是学校骨干群体,在评选今年优秀党员时,大家一致要求过一次有意义的党员生活活动,既要避开党中央文件要求——不准游山玩水,又要节约过好党员生活,开展有益而有意义的活动,于是形成了凉中支部“七一”活动方案,活动主题就是参观美好乡村建设和到黄梅柳林乡烈士陵园缅怀祭拜先烈,加强新时期党员教育。安排三部面的和一部小车,请我镇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郑百年同志做向导,准备了祭拜鲜花花圈,题写:碧血丹心求真理,青山绿水慰忠魂——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敬献。 一早六点半出发,路上吃点早餐,向我县西北山区柳平乡进发,这几年国家和省县对地方投入较大,到柳平的公路已经修成六米水泥高标准大道,一路畅通无阻,进入乡政府以后再向邱山村行进,道路就变为狭窄的乡村公路,一般只有3米多宽,沿路风景随着山势的变化,风光也开始变好,山路弯弯,曲折迂回,山景随之而变,两旁多翠竹,露在两山之间峡谷处延伸,路边溪水淙淙,路边农舍大多是新建不久或不多年的两三层楼房,与周边环境十分融洽,真乃:青山翠竹绕村舍,柏油乡道连人家。城镇嘈杂熙攘闹,遍寻桃源沐芳华。此处山乡非名胜,一路风光入眼佳。松风竹韵上画堂,乡音民俗是故乡。到了丘山村,一派皖南风格的建筑跃入眼帘,马头墙,白粉墙,红瓦顶,家家楼房,户户新舍,乡村别墅在丘山这个稍微平坦的山地里错落排列,映在群山之间,房舍鲜明的色调与满山翠绿的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又那样令人惊叹,美丽山乡美丽无比! 走在登山的路上,我们向宿松最高峰——罗汉尖出发,下面是新修的山中环山公路,新雨过后,山路土石松散,车子开不上去,我们在山路上行走,看上路两边风景,眺远处山下风光,在山下,我们平时就只能看到有限的距离,稍远的地方就看不清,今天雨后阳光灿烂,空气能见度非常高,一眼望去,没有遮拦,山河秀丽,山川形胜,无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每每登上一个高度,只能高呼:哦耶!怪哉!哦呵呵!心和这惊叹的声音一起飞翔,飞向那目力所及的地方,向更高更远的地方传播!回望我们走过的山道,山下的景物,丘山村的美丽更加突出了,群山环抱,青山长依,美丽家园若此,生活在兹,其心何其美妙畅快哉! 一个放牛娃的励志故事:山那边是什么?大人答:山那边是山!问山的那边的山的那边是什么?答:山的山的山的那边是海!没有多少人走出这连绵的山到达海的位置,只有走出一个又一个山,历经艰险才能到达,领路观海的壮阔和大海的气势。我们走上1011米的高峰,向东是我们的家乡宿松,向西北是湖北的蕲春,向西南是湖北的黄梅,这里正是两省三县交界的最高峰,我县的钓鱼台水库,蕲春的张榜水库,黄梅的古角水库、亭前水库都在这山脚下,有的似碧潭,也有的似玉带,更有的似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山中翠竹、茶园,梯田,远处平畴沃野,山路连绵,村舍点点,好景美不胜收,以前坐井观天,虽然是家乡的地盘,也没有看个究竟,今天得以一饱眼福,真实真切看到了!想想外省风光要去外省才能看到,哪想就在眼前:他乡风景一如画,放眼丈量不用窥,黄蕲宿邑毗邻好,锦绣河山集聚兹。远方沃野天边画,极目八方心神怡。群山相恭罗汉出,坐拥两省三县峰。真乃:登高临绝顶,领略无限风。回望登山路,艰难阻险深。一步一个景,一段一高峰。山水怡心境,陶然帅意真。 罗汉山尖无路可攀,很少有人攀爬,当地的村书记也说平生只上过一次罗汉尖,一路只有羊肠小道,有时陡峭70°以上,在石林中攀缘,有时要在丛草间寻路而过,荆棘丛生,山上山羊不少,一路都是羊屎球,黑色的,有的还非常新鲜,快到山顶时,正看见一只母羊下崽,两只羊崽毛发未干,鲜红的胎盘还在石头上,母羊见有人来了躲在丛林里咩咩叫唤,我们快速走过,山顶更是羊粪很多,尿骚气味很浓,估计这是他们的领地,我们今天反客为主了,想象一下,平时人迹罕至,这群山羊每天在最高峰看山下景致,观人间烟火,真是好不逍遥自在! 我们在山巅哇哇叫了一阵,合影留念,大家高高跳起,拍摄向天飞翔的照片,向导兼摄影家郑百年给我们着实开心了一把,平时不苟言笑,今天放开了,我们心中的欢乐彻底释放出来了!!! 山中野菜多,一行去的老师有认识苦菜的,大家采了两捆,野黄花菜,开的比家种的鲜艳,小山楂、野草莓——我们叫麦泡,大家都争先尝尝,老郑讲雨花菜、春笋、冬笋、野木耳、香菇、山厥等等都是这里上好的山珍,还有两种有俗语形容:山萝卜夹、丝萝卜根,三嫂吃,四嫂哼。可见多么令人眼馋嘴馋! 中午12点,下得山来,在丘山村村民家中用午饭,村书记吴为民坚持招待我们,吃着山里的山珍野菜,鲜美的味道,热情的接待,还有真诚的陪酒,我们感到山村山民一种热情好客的纯真情怀,正好有个在我校高二五班就读的一个同学,听闻我们来了,给我们装烟倒茶,山里孩子纯朴,也不羞涩,老师来了,喜悦的心情在脸上看得出! 下午我们翻过山岭,延着两省三县间的乡间小路向烈士陵园出发,走到路上,山路塌方,前路不得通行,我们只得遗憾地放弃,正好一路过骑摩托车的山林派出所同志经过这里,他的车子可以过去,托他把我们准备祭拜的花圈送过去,我们只能择路返回了。 经过蕲春和黄梅的交界处,正是一山岭的交界处,豁然见一八角亭在路边,亭子破败,但是里面却有题诗不少,是当年两县公路相通时,建亭纪念的物证,也是以前就有历史遗迹吧,亭子叫界碑亭,又叫望江亭,或者这里可以远望长江,傍边的乡镇就是望江乡,亭内一桌,四条条凳,桌上放一瓶开水,两个可以喝水的饮料——金银花露的玻璃瓶,内壁题满古诗,都是黄梅和蕲春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宝,读之朗朗上口,有的气势恢宏,有的借物寄情,有的颂扬古风,赞今日社会民风,令看客生奇叹,令路人长久留印记。亭内正好有几位农民在此歇息,一问在附近做工,中午来界碑亭喝茶休息乘凉,可见这里一切不是虚设,在我们来说是质疑生奇,对当地人来说已经形成习惯,也可以说一向古风若此吧!不禁赞曰:蕲黄两县山界间,翼然八角界亭飞。翻山路客可歇脚,遮雨挡风有水喝。雅士路过称奇赞,墨客挥毫留诗歌。山中风光常年好,亭前岁月古风多! 这次支部活动结束了,看家乡美好乡村建设,观家乡山水,过一次有意义的支部生活,感到收获无比,好的东西总希望有人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吧这些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分享我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