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雀泼
——咀嚼宿松话修改稿(10)
石普水
“雀泼” 最初我写作“鹊泼” 。吴琼演唱的黄梅戏《打豆腐》里这个词写作:“那是人家‘榷薄’你的”,而怀宁县的字幕上则写作“那是人家‘却巴’你的” ,新浪“老汉坐禅”的博客写作“雀薄”。
最后,我确定写作“雀泼”读que po 。 百度搜索,酉阳方言里有 “雀泼”,说是“搞笑”的意思,把事情反着说就是很“雀泼”的。景德镇方方言也有 “雀泼”,意思是“狡猾”、“ 使坏”。
其实“榷薄” 也好, “ 雀薄” 、“却巴”也罢,无法说谁对谁错。从根本上说,方言只是根据它的读音写成汉字而已。而且各地方言的读音不尽相同,大同小异不足为奇。我之所以写作“雀泼” ,是因为这种写法多一点——“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
“雀泼”在宿松话里是一个形容词,大约相当于普通话里的“俏皮话” 。黄梅戏《打豆腐》里王小六把妻子“纺的线索”说成“牵牛的绳索” , “那是人家‘榷薄’你的” ,这里的“榷薄”是开玩笑的“俏皮话” ,夸张地说“纺的线索” 粗,可以用来牵牛! “雀泼” ,也可以是名词,指爱开玩笑、幽默、风趣的人。
讲一个雀泼人的故事,我们这里广为流传的故事。
有一个人很雀泼,很喜欢撤泡(宿松话把“撒谎”说成撤泡),有人看见他了,跟他打招呼说:“撤泡的,撤个泡喂!”“没有功夫,我要去看戏。”撤泡的一脸正经的说。“哪里唱戏呀?”这人问。“我姐夫屋里,吴大屋。”雀泼人说完,匆匆地走了。几天以后,这个人又看到了那个雀泼人,埋怨他:“吴大屋哪里有唱戏的呢?”“你叫我‘撤个泡’呀!”雀泼人笑嘻嘻的说。原来,他是不动声色的 “撤泡” !
这就是“雀泼” !这种雀泼人爱开玩笑,说话幽默、风趣,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是聪明人。
唱两首雀泼歌。我们家乡流传的《反唱歌》,内容全部都是雀泼话。
“反唱歌,顺接头,嘎婆(外婆)园里菜吃牛;赶着牛来背鞍子,牵着马去驾轭头;鸡公跟着毛狗走,老鼠咬断猫的头……”
还有一首更加幽默。“反唱歌,倒起头。娘十七,伢十六。哥十八,我十九。记得爹爹娶妈妈,我在前头吹喇叭。记得嘎公娶嘎婆,我在前头敲大锣。反唱歌,倒起头。嘎公十七,嘎婆十六。姐姐十八,我十九。记得姑伢娶姑妈,我为他们戴红花。记得爷爷娶奶奶,我为他们送喜帖。”
雀泼话,让人开心,让人快乐。农村人说这种俏皮话可以活跃气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宿松有一首打油诗这样说:“麻狡癞猾瘸行刁,鹰鼻只眼莫相交;有话莫对偏颈说,矮子杀人不用刀。”
诗里描写的对象都是一些残疾人。这些残疾人行为古怪,与常人不同。你看:脸上有麻子的人和癞痢头性格狡猾,瘸腿的人性情刁钻古怪;长着老鹰一样的高高鼻子的人和一只眼的独眼龙(眯缝着眼睛)阴险,这几种人都不能与之深交;偏颈的人爱传话——喜欢嚼舌头;个头矮的人狠毒阴险,杀人不用刀。
还有一种版本的说法大同小异:“麻强(性格倔强)癞假(爱打扮)瘸行刁,鹰鼻只眼莫相交;有话莫对水咀(说话吐沫横飞、嘴角流口水的人),矮子杀人不用刀。”
这些说法有道理么?人的外貌与性格应该没有多少关系,这也只是一些雀泼话而已。以前农村人尽管穷但是性格乐观风趣,无事时大伙儿爱聚集在一起开玩笑,尤其喜欢拿有生理缺陷的人开玩笑。这些生理有缺陷的人屡屡遭人嘲笑,从小挨别人的骂多,自然而然也就学会了骂别人。他们多少有些自卑、阴暗、报复心理,自然不足为奇。
遭遇别人嘲笑最多的对象是癞痢头。人们把瘌痢头搔痒制成谜语: “兄弟十人上雪山,八个辛苦两个闲;去时大雪纷纷滚,回来红日落西山。”或者把癞痢当歌唱:“癞痢,癞痢,尖刀剐皮,煨到半夜,煮到鸡啼;鸡啼狗喊(吠),癞痢吓得钻荫灌。”还有一问一答的形式打趣癞痢头:“癞痢今天初几?”“今天初八。”“么事呀?你上街去割蜡?你呀不怕痛?”“无着法呀。”也有人形容生癞痢的人头脑灵活,怪点子多:“十个癞痢九个怪,一个癞痢不还债”。
其次是笑话聋子。我们那里流行着两个聋子对话:聋子甲:“怪事,现在天只闪电,不打雷!”聋子乙附和着:“是怪事,现在鸡头一伸,夜格(肢膀)一拍。”——这是嘲笑他们听不到雷声,听不到鸡鸣。还有四个聋子的笑话。“四个聋子一块走路,第一个聋子放了个屁,第二个聋子说:‘讲么事呀?’第三个聋子说‘是倒也是!’第四个聋子说:‘瞎子看见鬼一大堆。’”——这是嘲笑聋子。其实他们什么也没有听清,但又不承认耳聋,自欺欺人,含糊其辞,说话文不对题。
还有“驼子滚过碓舀,掩又掩着,压又压着”,“瘸子撵獐坐着发狠”,“瘸子拜年就脚一歪”,都是雀泼残疾人的。所谓“看(养)条黄牯会赛耙,看个癞痢会赛骂。”说明癞痢会骂人。
现在看来,雀泼残疾人是很不人道的,甚至是残忍的。“矮子矮,一肚子拐” ,“丑尽了百国”,“像书难找,怪书难谋” ,“骂人不死,惜人不活。”但是这些雀泼话,形象,俏皮。而当时生理上有残疾的人不少都性格开朗,他们说话风趣、幽默、妙趣横生,称为“雀泼鬼”,“雀泼”一词则是为他们量身打造。
据说吴世昌一目失明,翁独健左脚颠跛,二人都因学业出类拔萃受到恩师赏识。著名学者邓嗣禹曾戏谑地送给两个学生一幅对联,“只眼观天下,独脚跳龙门” ,横批取自《左传》:“盲跛相助”。这副对联当时在燕京大学流传很广。
“老汉坐禅”的博客说,“雀薄相当于戏弄、捉弄、作弄、玩弄、玩笑、游戏。” “‘雀薄’的本字是‘玩弄’,其它写法或多或少都有借字。但是,考虑到“玩弄”现在已经变成贬义词,写成戏弄、捉弄、作弄、玩笑、游戏也是完全可以的。甚至,写成‘幽默’也未尝不可。因为,‘幽默’与‘雀薄’古音相同,只不过两个字都是借字。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似乎写成捉弄、玩笑更为合适。当然,最准确的写法还是‘玩弄’。 ”
(2013.2.3)(2014.6.21.)(2283字)(2015.4.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