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接力,与死神赛跑 ——宿松县人民医院成功救治“5.25”车祸重伤者 5月25日,在我县凉亭境内发生一起车祸,其中一徐姓女子右下肢严重畸形,现场出现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宿松县人民医院急诊科闻讯后,火速派车接至该院救治。当晚,在该院多个科室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紧急救治下,徐某得以脱离生命危险。经该院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一周后患者终于清醒,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度过了危险期。县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再一次赢得了与死神之间的赛跑,成功完成一场生命的接力。
“叮叮叮,叮叮叮……”5月25日下午,县医院120急救中心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
“凉亭枫驿发生了一起车祸,有人受伤,急需救治!……”
接到讯息,县医院急救中心当即派车火速赶往事发地。到达事发地时,伤者徐某已被先期到达的消防队员和周边群众从大货车下救了出来,面色苍白平躺在路边无力地呻吟着,右下肢血肉模糊,严重畸形,裸露在外的肌肉仍在不停地流血。因失血过多,伤者已经休克。到场的急诊科医师护士立即给予包扎制动、输液等一系列急救措施,同时通知医院相关科室立即做好抢救准备。
18时30分许,伤者徐某被顺利接至县医院,该院立即为其开放绿色生命通道。骨一科、脑外科值班医生们早早就在CT室等候。对伤者的头胸腹进行CT扫描后,暂时没有发现其头颅、胸腹部重要器官出现严重损伤,让在场的医护人员们稍微松一口气。
因伤者在汽车下受压时间较长、失血较多,伤者正处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状态,当务之急是抢救生命!骨一科主任医师李家胜、陈后齐,护士长方艳香等立即带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力抢救,并予以术前手术准备。
“备血!”“增加补液通道!”“吸氧、心电监护!”“快速补液!”……
一道接一道医嘱快速而准确地下达,执行的医生及护士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因伤者失血过多,浅表静脉已经闭塞难以进行穿刺输液,主任医师李家胜立即对患者进行左侧大隐静脉切开插管。然而因患者下肢挤压时间过长,左侧大隐静脉发生了栓塞,插管后液体却无法输入到患者体内。随着时间流逝,死神正在不断向患者靠近。时间就是生命!此时已容不得片刻迟疑。
“马上请麻醉科医师协助进行中心静脉插管!”休息在家的麻醉科医师李彪,接到求助电话后不到6分钟就骑车飞奔跑赶到手术室,抢救战场立即从骨一科抢救室转移到手术室。在麻醉科医师配合下,插管顺利完成,伤者的生命通道终于打通,经过输血、大量快速补液等积极抗休克治疗,渐渐地伤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因患者右下肢毁损严重,断端仅剩少许皮肤相连,残端出血仍在持续,截肢止血迫在眉睫。在与患者亲属充分交流后立刻对患者进行残端修整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终于顺利完成。因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出手术室后伤者被直接送入到重症监护室。仅在当晚,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共计为患者输血输液7846毫升。输血科积极组织,保障患者血液供应,在血液紧张的情况下,一周内为患者输了10个单位红细胞、550毫升血浆。
5月26日上午,医务科组织院内专家进行会诊,多位专家对患者后期救治方案提供了建设性意见。为让患者能尽快脱离生命危险,ICU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忙碌着,积极进行抗休克、液体复苏、机械通气、脑保护、维持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不断监测电解质、肾功能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动态变化,防止患者出现严重高钾、急性肾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切口感染、化脓性骨髓炎、脓毒症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几天里,ICU的医生几乎是寸步不离,轮流守在患者的病床前,夜班几乎是彻夜不眠,生怕漏掉一个细节。为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护士们每2小时为患者翻一次身。患者全身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背部擦伤面积较大、渗液较多,且病人体型肥胖,身上又多处骨折,可想而知难度多大。ICU的护士们不怕脏、不怕累,精心进行护理,吸痰、鼻饲、清理大小便、小伤口换药,一个细小的环节也不落下。经过ICU医护人员悉心照料,一周后,徐某终于恢复清醒,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度过了危险期。(江曹 张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