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民兵“好样子” ——记宿松县破凉镇破凉社区民兵王建平 “王建平” “到”! 7月5日,安庆军分区民兵训练基地。宿松县2015年民兵应急连集训在这里正式拉开序幕。随着教官的点名口令,一个身材结实、个头不高的参训民兵声音洪亮地回复,一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因为同来的民兵许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拥有两个超市、身价数百万的大老板。正是这个令许多人羡慕的“大老板”,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发挥着民兵先锋带头作用,在率民致富、扶贫帮困、城市建设、诚信经商和按时参加民兵训练等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王建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宿松县破凉镇农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姐弟4人和父母,全家6口全凭父亲在供销合作社拿工资养活。由于家庭贫困,他17岁就走出校门来到供销社上班,帮助父亲承包合作社改制后建立的食品厂。但因随着企业改制的进一步深入,他父亲承包了破凉的一个批发部,他就帮着采购、送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乡镇交通并不发达,每天上午,他不辞辛苦开着三轮车往全县各零售商店送货,下午在批发部忙碌。就这样打拼了十年,他终于攫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开起了批发部。 致富后的王建平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担当。虽然没读多少书,但他知道“国与家”的辩证关系,国家强大才有小家的幸福。怎样为祖国强大做贡献呢?参军报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18岁时王建平就曾瞒着家人偷偷地来到镇武装部报名应征好,后因体检没有过关而被淘汰。如今年龄早已超过,不能进军营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但穿军装的意愿他仍没有变,这时有朋友说,可以当民兵呀!他心中豁然开朗,于是很快申请加到了入民兵队伍。 “既然是民兵,就得做出民兵的样子。”这是时常挂在王建平口头上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去年,为配合文明城市建设,破凉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线三边”整治活动,要求沿街经商户一律拆除违章建筑,尤其是商户的占道搭棚。原先,在政府没有发出号召拆除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店外店”,王建平也不例外。而且因为他的“建平购物中心”实力很大,棚子搭建得也比其他商户结实,花费最贵。现在政府要求拆建,左邻右舍乃至整条街的商户都眼睁睁地看着,大家等待着、观望着,看看政府怎样去啃“建平购物中心”门前的这块“硬骨头”。没料不出三天,王建平自己请人主动拆掉了门前的大棚。由于棚门的拆除,超市一时没有了大门,王建平和妻子贺爱姬夜里就轮流值守!大家一看这阵势,没辙了,纷纷拆除门前的铁棚,还原出了一条宽阔整洁的街面。事后有人问王建平:“你咋那么傻?拆除大棚没向政府要一分钱的赔偿?” “因为我是民兵!”这就是王建平给出的回答。 诚信经商、诚实做人是每一位经商者应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作为民兵的王建平更是做在前面。十多年来,他的两个超市门面从来没有因为有假冒伪劣产品出售而有顾客找上门来。他严格遵循“质量就是生命”的原则,总是舍近求远到武汉、合肥、九江、安庆等地正规厂家进货,有时厂家直接发货过来,他都要严格检查,发现丁点不正常他都花钱退回,退不回的他宁可毁掉也不出售。有一次,他发现从武汉发过来的一批饮料保质期刚过,便立即电话通知老板。对方说,刚到保质期,也不算大事,便宜给你处理掉算了。王建平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个老板说:“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的生命健康,你这么毫不负责的说法是在犯罪,赶快拉回去!”老板见毫无商量的余地只好悻悻地派人拉回去销毁了。 率民致富、扶贫帮困是民兵的神圣职责和义务,王建平深知这一点,更是身体力行。多年来,他的两个超市长期聘请20名员工,也就是解决了当地20多人的就业问题。这些员工大多是留守妇女,她们的丈夫都在外地打工赚钱养家,因为家中有老人小孩,她们都难以与丈夫同时外出,很难在家门口找到一份轻松的工作,王建平夫妇聘请了她们,并给了他们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这些员工中哪家有困难,王建平都毫不犹豫伸出援手。3年前,员工张某丈夫生病,花光了积蓄,而且背负了外债,考上了大学的女儿因为无钱缴纳学费而面临辍学。王建平知道这一情况,二话没说,当即掏出5000元钱递到张某手中说:“先拿着,让孩子去学校,将来孩子出来能赚了钱再换我也不迟……”。李某原先在王建平超市开车,后因家庭变故离开超市。他的妻子是一个精神残疾人,两个孩子一个在初中一个在小学,还有两个80多岁的来人要赡养,家境贫困可想而知。王建平经常给以帮助。前几年李某想学驾照,好帮人开车赚钱养家糊口,但他连学驾照的2800元钱都不能拿出。得知李某的心事,王建平立马掏出3000元钱递到李某手中说:“快去报名吧,学好手艺早点赚钱,孩子和老人都要靠你哟……”看到他家里特别贫困,后来连续几年每逢年节,王建平都要亲自提着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亲自来到李某家中,解决他家燃眉之急。知情的人都知道,王建平每年都固定要给李某家大米400多斤、食用油12大瓶。 “近些年来我是赚了些钱,但钱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何况我还是一名民兵!”谈起这些,王建平平静地说。 作为民兵,参加训练是义务,遂行任务是责任,这一点,在加入民兵组织时王建平就铭记在心。他时时关注民兵队伍建设新动向,加强民兵预备役知识的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每次镇里组织民兵训练,他都开着车,把饼干、矿泉水等吃的喝的亲自递到民兵手中。训练缺少什么,他的超市随时提供。每年征兵季节来临,他都要充当义务征兵宣传员。原来他有两个同学在部队发展,如今已成了军官,他用同学的事例来激励身边有志青年踊跃赴军营实现参军报国愿望。今年7月4日,王建平接到镇武装部关于参加宿松县2015年民兵应急连集训的通知时正在外面联系业务,他立即推辞掉所有应酬,匆匆返回家中,跟妻子贺爱姬交代了超市最近的事务,便打点行装。妻子知道想拦住他是不可能的事了,只是着急每天超市销售的400来斤水果怎么到家,原来超市人手有限,每天的水果都是老板王建平开车亲自到县城拉货,并派往两个店面,这样王建平一走数日,就断掉了这笔业务。怎么接解决这个问题呢?王建平当即电话联系了以“哥们”,花钱聘请他每天帮忙进货。这样,虽然这笔业务不赚钱,但并没因为参训一事断了客源。 在训练场上,王建平抛弃一些杂念,关闭手机一心参训,立正稍息齐步走、拳击警棍盾牌操,一招一式极为认真。虽然高温难耐、汗流浃背,但他十分珍惜参训机会。最后一天他跟随队友们兴致勃勃地拿起了冲锋枪,体验了难得实弹射击…… “我一口气打掉了4个气球!”下得场来,王建平逢人就说,那份自豪、那种感情,溢于言表。看来,能操起真枪打靶,当一名合格民兵,是他多年来的心愿。 2015-7-30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