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总宣布启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 中央气象台7月6日晚发布台风橙色预警,超强台风“尼伯特”将正面袭击台湾,7月9日登陆福建。
受此影响,7月8日至11日,东南沿海一带局地将出现特大暴雨,累计雨量可达250~400毫米。
超强台风“尼伯特”登陆在即。7月7日凌晨,记者从水利部获悉,7月6日晚,国家防总宣布启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
今年第1号强热带风暴“尼伯特”于7月5日20时加强为超强台风,6日20时台风中心位于花莲市东南约700公里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68米/秒),预计8日凌晨到上午登陆台湾东部沿海,之后向福建沿海靠近,并于9日早晨到上午在福建沿海再次登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防台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支持地方防汛救灾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在安徽、湖南、湖北指挥抗洪抢险工作时,对防汛防台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汪洋副总理也对防汛防台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7月6日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召开异地视频会商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分析研判今年第1号超强台风“尼伯特”发展态势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安排部署防台风工作,并宣布国家防总启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派出6个工作组赶赴福建、浙江、江苏、江西、安徽、上海等省市协助开展防台风工作。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国家防总副秘书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和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武警部队有关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会商表明,超强台风“尼伯特”具有五个特点: 一是发展势头猛,台风风力强。30小时内完成从热带风暴到超强台风的4级跳,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预计在福建沿海登陆时最大风力可达12至14级,是1949年以来最强的首个登陆台风。 二是移动速度快,生命周期长。“尼伯特”生成以来以每小时30公里左右的速度迅速向大陆移动,明显快于台风平均22公里的移动时速。预计其生命周期长达8天以上,超过台风平均5.5天的生命周期。 三是风暴增水多,海上风浪高。预计福建闽江口最大风暴增水接近2米,福建、浙江沿岸海域将出现4到6米的狂浪,对海上作业人员和生产活动构成极大威胁。 四是降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台湾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浙江南部和西部、江西东北部、安徽南部、江苏东部等地有大到暴雨,浙江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局地有特大暴雨,太湖流域面雨量50-70毫米,湖西、湖北区可达90毫米。 五是波及省市多,滞留时间长。超强台风“尼伯特”在福建登陆后北上,向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缓慢移动,并逐步移入黄海南部,预计在陆上滞留时间长达50小时以上,将给浙闽沿海、太湖乃至长江中下游、淮河下游地区防汛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会商分析,防御“尼伯特”面临四个严峻挑战:一是强风暴雨巨浪高潮碰头,不利因素相互叠加。“尼伯特”是强厄尔尼诺事件后,在西北太平洋面生成并正面登陆我国的首个台风,很可能形成强风、暴雨、巨浪、高潮“四碰头”的极为不利局面,增加了港口避风船只和沿海各类重要设施的防御难度。二是太湖水位持续偏高,防汛防台风压力加大。7月3日太湖水位达到保证水位,6日水位涨至4.82米,超过保证水位0.17米,为历史第二高水位,周边河网地区有43站超警,其中23站超保。台风降雨将导致太湖水位快速上涨,加之风浪作用,将进一步加大太湖流域的防洪压力。三是前期降雨过程较多,安全度汛形势严峻。此前,江淮、江南、华东等地降雨持续时间长,河湖底水高,水库蓄水多,土壤饱和度大,一些水毁工程尚未及时修复。台风深入内陆后,局部超强降雨可能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四是暑期旅游流动人口多,转移避险任务重。目前正值暑期旅游高峰,台风登陆时又恰逢周末,沿海岛屿、山区景点、河湖周边旅游人员多,加之沿海地区和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较多,防台风意识比较薄弱、经验相对不足,给人员疏散转移避险增加了难度。
会议强调,当前,正值太湖水位超保证并持续上涨、长江中下游全线超警、超强台风“尼伯特”即将正面登陆并北上深入内陆的严峻时刻,防汛形势十分复杂,防台风任务极为艰巨。有关流域防总、省市防指以及相关部门、单位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立即进入临战状态,抓早、抓细、抓实、抓好各项防御措施,全力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细落实防汛责任。强化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的各项防汛防台风责任制,突出防御重点,细化防御措施,全力防范应对。受影响地区各级防汛防台风责任人要靠前指挥,做好防台风工作的组织动员和督导检查。
二要强化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气象、海洋部门要密切监视台风动向,及时作出准确预报。水文部门要加强监测和分析,为防汛指挥、工程调度、抗洪抢险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向社会公告防风避险预警信息,提醒广大群众特别是外来人员及时防灾避灾。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转移避险。要分区逐片进行拉网式排查,突出做好出海船只回港避风、海上作业人员上岸避险、沿海旅游景区管控工作,及时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加强对转移避险人员的管理,严防避风船只提前出海、转移人员提前返回。
四要开展全面排查,坚决消除安全隐患。针对台风可能带来的各类危害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切实做好沿海石油、化工、核电等重要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落实抢修抢险措施。提前预置应急排涝设备,做好高空构筑物、危房校舍等建筑的锚固加固,台风期间要暂停高空作业、适时停产停课。
五要细化工作举措,全力抗御太湖洪水。太湖防总和苏浙沪三省市要着力落实超标准洪水应对方案,科学调度流域骨干工程,加大长江北排、杭州湾南排力度。组织对环湖大堤、太浦河、望虞河等重要堤防进行拉网式巡查,增加抢险救援力量,及时处置突发险情。
六要强化调度管理,确保水库运行安全。严格执行水库、水电站调度运行方案,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拦洪削峰错峰,减轻下游防洪压力。病险水库水电站和正在除险加固的水库要尽快降低水位,必要时空库迎汛。各类在建工程项目要严格按照安全度汛方案安排施工,加强巡查排险,落实抢险物料和队伍,及时抢护险情。
七要严防山洪灾害,强化薄弱环节防御。“尼伯特”带来的暴雨覆盖广、强度大,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灾害。各地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要求,落实各项群测群防措施,充分发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作用,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及时转移安置山洪灾害易发区、旅游景点危险区、施工工地隐患区等受威胁人员,有效应对中小河流洪水。
八要密切协同配合,发挥防灾抗灾合力。民政、国土、住建、交通、农业、气象、海洋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联防联动。加强与解放军、武警部队的联系,充分发挥人民子弟兵和武警官兵的中流砥柱作用,形成防御台风的强大合力。会上,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水利部水文局全面介绍了超强台风“尼伯特”的生成发展、移动路径、降雨增水、风暴潮位、水情汛情的预测预报情况。福建、浙江、江苏、江西、安徽、上海六省、直辖市防指分别汇报了超强台风“尼伯特”的防御准备工作。山东省防指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点击上方播放相关电视新闻报道 “尼伯特”9日起影响安徽 全省防汛形势将进一步加剧 “目前,强降雨回波位于大别山区及以南(六安、安庆),预计未来回波东移,受其影响,合肥市中南部部分地区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局地伴有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防范。”昨天上午合肥市再降暴雨,市气象台于9时10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据该台昨日16时预报,今天白天,阴天有阵雨或雷雨,偏东风3级,最高气温29℃;夜里到8日白天,阴天有时多云,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 昨天,省气象台发布了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超强台风)消息:6日14时,“尼伯特”中心位于距离台湾省花莲市东偏南方向约880公里的洋面上(北纬19.4度、东经128.6 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6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05百帕。7级风圈半径:280~350公里;10级风圈半径:100~150公里;12级风圈半径:70公里。目前“尼伯特”以每小时3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维持。预计,7日夜间到8日凌晨登陆台湾东部沿海(52~60米/秒,16~17级,超强台风级),登陆台湾后强度将明显减弱;之后将穿过台湾海峡向福建沿海靠近,并于8日傍晚到上半夜登陆福建沿海(30~38米/秒,11~13级,强热带风暴级到台风级)。安徽省气象局宣布自6日12时起,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 据省气象台预报,7~8日我省位于副高边缘,多雷阵雨天气,局部地区仍有短时强降水。9日受台风“尼伯特”外围影响,我省南部降水明显,同时全省偏东风力将增大到4~5级,阵风8级左右。具体来说,7日:全省阴天有时多云,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雨量分布不均,局部暴雨。8日:全省多云转阴天,江北部分地区和江南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9日:全省有阵雨或雷雨,其中沿江江南部分地区中到大雨。 气象专家提醒说,前期降水已显著偏多,须防范山区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及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受台风“尼伯特”影响 合福高铁部分旅客列车车票停售 据上海铁路局消息,因受台风“尼伯特”影响,即日起暂停发售7月8日、9日涉及杭深、合福线上开行的部分直通旅客列车车票,具体车次及停售日期见附件。 铁路部门提醒,涉及停售的旅客列车是否停运,将视台风“尼伯特”的实际影响而定,后续情况请及时关注车站公告或12306铁路客服网站公告,以便合理安排行程。
综合:澎湃新闻、万家热线、合肥日报 重要天气信息,请大家转发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