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第一场特大暴雨,他彻夜未眠;7月2日,第二次特大暴雨,他在迎宾村9个地质灾害点来回巡查。无情的暴雨造成迎宾村多处山体塌方、道路毁坏、农作物被淹,组织全村党员迅速开展抗洪救灾,帮助受灾群众抢救生命财产,开展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等一系列工作。他——彭卫兵,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迎宾村村委会主任,用厚重的臂膀、坚实的脚步、坚定的眼神在这次抗洪救灾中演绎了一次勇敢的战斗。在抗洪救灾的整个过程,他冲锋在前,战斗在第一线。近天命之年,患重病的爱人只能独自在家支撑,彭卫兵在党、人民需要的时候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感动了身边所有的人。 拉响警报抢险走在最前面 6月18日,宿松县连降特大暴雨,雷雨交加、山洪咆哮,据老辈人回忆,比98年的大水还大,暴雨引发了山洪、滑坡和塌方等重大灾情,致使房屋倒塌、墙垣断裂、地基下沉,水利、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当晚,暴雨倾盆而下袭击迎宾村,让正在村部值守的彭卫兵忧心忡忡。迎宾村是北浴乡最北边的村部之一,跟湖北蕲春县紧邻,典型的山区,很多房屋切坡而建且部分小组位于地质灾害点旁边,暴雨的冲刷极有可能出现房屋后面的山体和地质灾害点出现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险情,况且还有许多留守的老人仍然住在老旧的土坯房里。“立即到各自所在片区组织人员转移,确保所有可能受到灾害影响的群众都安全转移。”彭卫兵当即一个个给各所在片村干部打电话说道。电话通知完片区村干后,彭卫兵立即转身去下坂通知村民转移,此刻村民们看到的是彭卫兵坚实的脚步、麻利的动作,听到的是彭卫兵厚重的嗓音、沉稳的音调,村民转移有序,一个小时全部转移到位。 连续作战,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6月29日,洪水开始退去,迎宾村部分小组满目苍夷,树干等杂物,淤泥堆积达0.6米,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彭卫兵等村支两委不等不靠,再次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组织抢险自救小分队,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清理杂物、淤泥,修复道路,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初步统计,共抢修水毁道路30处4000余米,河道疏浚、清淤2000多米,水田20余亩,紧急转移人员116人。在做好生产自救工作的同时,迎宾村还组织20多名有经验的村民随时候命等待乡领导的指示,做好迎战新一轮的抢险救灾工作的准备。 毅力,是远航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面对洪灾,彭卫兵同志凭着不屈不挠的毅力,始终身在一线,奋不顾身,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洪抢险斗争中,慰问灾民、摸排隐患、疏通涵洞、清理渠道……,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抗洪救灾行动中,他用忠诚和担当为党徽增光添彩,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人民生命财产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彰显了一名普通村干部的党员本色。 安抚救援——危难时刻的坚定守护者 在暴雨袭击的二十多天里,迎宾村支两委班子始终如一地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暴雨刚刚过去,他们又忙碌在核实全村受灾情况和安置受灾群众的工作中。 在此次洪灾中,村民吴泽求仅有的两亩稻田被洪水淹没,看到今年水稻颗粒无收,他非常心焦。当村委了解这一情况后,马上协调为他送去了一袋大米和一桶食用油,并嘱咐他:“有困难就找村委,我们会帮你解决的”。有了这句话,吴泽求心里亮堂了很多。 村民陈刚今年在农田里种了吊瓜,眼看吊瓜开始挂果了,本以为可以有个好收成。可连日的暴雨,吊瓜苗被无情的洪水卷入了河中,投入的本钱立马打了水漂。村委了解这一情况后,专门召开了两委班子会研究,决定将像陈刚一样,在此次洪灾中财产受到严重损失的群众列入今年重点帮扶的对象,在以后的救援物资发放和重建工作中优先考虑这些困难群众。 一本本记满群众生活疾苦的笔记本;一次次关于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的深入讨论;一声声关心群众危难鼓励自强的问候语,处处彰显了村两委对群众的关怀。虽说算不上惊天伟业,却展示了党员干部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怀。彭卫兵用自己的果敢、坚毅、沉着、冷静演绎了新时代村干部的风貌;用专心、忘我、刚毅、温情表达了自己对群民的爱;用柔情、守候、不舍、眼泪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亏欠,这一切党记住了,百姓也放在心里。(通讯员:杨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