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换句话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可是我们可否知道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默默无闻的公益人物呢?他们那持续不断释放出来的爱心行动已经汇成一股股暖流,温暖滋润着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虞鹏九,是宿松县孚玉镇古塔社区一个80后小伙,2002年从广西武警总队南宁市支队退伍后,在家从事养殖餐饮行业,现任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常务副会长。2012年9月加入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筹备组,从一名普通公益会员到后勤保障部部长一直到今天的分管日常工作常务副会长,成为了一个有爱心、有善能、有担当的公益人士! 热爱公益事业永不停息 不管是做什么工作,虞鹏九身上始终秉承着军人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心系人民群众安危的优秀品质,虽然自己不是党员,但是多年一直在向党组织靠拢。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自己,从2012年至今严格按照协会规章制度执行每次慰问走访活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每月按时下乡走访调查、联系商家捐赠、送慰问物资,在他所参与的活动中没有出现一次违规记录,群众满意度高达100%。 扶困助贫,给困难家庭带来生活的希望 2013年12月,他在和朋友的聊天中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爱心人士想贡献一点爱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是苦于没有一个规范的爱心帮扶平台,真正为贫困家庭和困境儿童做些善事。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2014年初,虞鹏九创建了爱心行动组织,为爱心人士与困难家庭搭建起公益互助平台,并利用QQ群、微博、微信在同事朋友之间发起了爱心倡议。短短数月,爱心行动组织由原来的8人发展到后来的200余人,同时还有30家爱心企业愿意长期参与帮扶。 2016月4月,爱心人士“春风时雨”在宿松公益协会爱心行动组织群内发布了一条有关孚玉镇联盟村90后大学生周青罹患白血病,但家人无力救治的消息。虞鹏九看到后立即与其所在的学校及孚玉镇政府取得联系并核实情况。在得知情况属实后,他立即为周青同学制作了求助短片、呼吁信,利用QQ、微信及各级网络媒体平台,在全社会发起了“小善举,大爱心”行动救助活动。5月18日,他与爱心行动组织的几名同仁,将一个多月中募集到的33545元爱心款,送到了周青父亲的手中,周青父母感动的热泪盈眶。 高考助学、爱心接力 2015年6月,虞鹏九看到网上关于乡下参加高考的学生到县城考试,由于地方不熟悉耽误了考试时间,于是带头成立高考助考车队。自成立助考车队两年以来,自行驾车在城区免费累计接送学生80余人。2013年8月,他与失去父亲、母亲患有精神病的高一学生张正伟结成对口帮扶,连续3年为他无偿提供生活及学杂费,并鼓励他积极乐观生活,用爱心温暖着孩子孤独的心。张正伟在虞鹏九关心、帮助和鼓励下于2015年顺利考上重点院校。 防汛救灾、舍小家为大家 2016年6月,宿松发生特大暴雨灾害,7月1日虞鹏九成立社会应急救援中心,配合消防和公安、人武部民兵转移群众150余名。从7月1日到15日虞鹏九一直在抗洪抢险一线没有回家,刚刚出生5个月的女儿已半个月没有见面。7月8日晚上10点多,5个月大的女儿发高烧,妻子打电话给虞鹏九希望他陪自己和女儿一起去医院,但是虞鹏九却说:“这里需要我,我不能一个人离开抗洪抢险的前沿,你也知道我曾经是一个当兵的,一个战士能在自己阵地上临阵脱逃吗?”于是只好让妻子一个人冒雨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自加入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以来,在虞鹏九组织和领导下共捐款捐物价值人民币64万多元。虞鹏九的无私付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加入爱心组织,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困难家庭、关爱困境儿童,主动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用实际行动弘扬了雷锋精神,传递着时代正能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得到了广大公益人士们的信赖,从2012年参与公益以来,先后获得了“优秀公益人士奖”、“优秀版主奖”、“公益之家奖”等荣誉称号! (何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