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18日全县遭受特大洪涝灾害以来,全县干群勇抗洪灾、保卫家园的感人事迹一个接一个催人泪下、引人奋进,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7月26日,宿松县民政局收到了这样一份神秘的信件,一位在陈汉乡白鹤村抗洪救灾一线的群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县民政局驻白鹤村扶贫队长何爱国同志在抗洪救灾一线的一言一行,语言朴实、通俗易懂,但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真正把为人民服务当成一种日常习惯的基层书记的高大形象,以下是原文选登: 救灾帐篷内的感恩声 帐篷内住着我们4个老人和2个学生。瓢泼大雨一个劲地倾泻。我们虽然心急如焚,但总算有个安身之处。一位八十多岁的洪奶奶在咒骂老天是灭人的天,另一位五保老人接腔说:“天灭不了我们,有共产党和政府,我们就有救了。1954年下大雨发洪水,我在外搭茅棚一住十几天,如今,党和政府关爱我们。何书记和村里干部第一时间给我们搭建了帐篷,送来了被单、方便面、矿泉水,比那时的条件好多了”。我接着说“何爱国书记要求我们不要回屋住,有什么困难可随时找他或支村两委干部处理解决”,另一位老人笑着说:“靠儿不如靠女,靠女不如靠共产党,有何书记这么关心我们,还怕没吃没喝吗?”。大伙听到这话都笑了。 为白鹤村大家,忘了父母一小家 7月1号上午白鹤村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会议室内的欢笑声与室外哗哗大雨交织在一起。会议结束后,何爱国和吴留国紧急召开支村“两委”会议,布置抢险救灾工作。自这一天开始,何书记就很少回县城。吃住全在村里,雨中他几乎跑遍了全村“五保”、“低保”和一般贫困家庭,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民情日记。夜里住在村部里,断电了就点上蜡烛,水淹到村部门口,生活用品没有,无菜就吃点臭豆腐,蚊子咬了涂上风油精。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大雨停、洪水退。十几号,突然接到电话,说他家在乡下的房子倒塌了,本来中风的父亲又摔倒了,听到家里的情况后,何书记沉默了半天,仍然要安排妥当村里的工作后才回去看望老人,知情人无不感叹。 救灾安置点内的老人热泪 白鹤小学作为村救灾临时安置点,室内住着五保、低保、危房户中老年人十人。老人中有躺在床上的、歪在床上的、坐在椅子上的,这时,何书记带着村干部冒雨来到安置点来看望我们转移人员,何书记一进门就问驻片干部,“该转移的都转移过来了吗?”,得到驻片干部的肯定回答,眉头这才舒展一点。教室内的老人一见到何书记都爬了起来,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多谢民政局、多谢组织部”,有一位老人还哭了,抖动着双手拉着何书记的手说“指望儿子媳妇指望不了,还是党和政府好!”,何爱国书记拍着老人的肩膀,亲切地说“共产党是为人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何书记给每位安置人员发了方便面、饮用水后,转身又消失在暴雨中。 精神扶贫暖人心 何爱国同志是县委组织部、民政局派到白鹤村主攻扶贫的扶贫队长。他自上任以来,何队长的“三招三瓶胶”将白鹤村基本概况、基本情况、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民情民意、民声民诉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的第一招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用一瓶胶牢固凝聚支村“两委”班子,使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的第二招是走访离任老村干、退休老干部、老共产党员、社会能人、村民代表,用第二瓶胶将所接触到的这些人魔力般地吸引到一块,普遍认同老何是一个想干事、干真事、真干事的人,统一了思想认识,工作有了推动力,工作成效大见好转。第三招是重点走访“四户”:五保、低保、贫困户、钉子户,同他们拉家常,谈心。所到之处,人们由陌生到熟悉,通过交心到知心。由不说话到敢说话,说真心话、实话。大部分村民掏心窝的说:“扶贫穷人不是非要何队长给白鹤村带来几多金钱财物,重要的就是像何队长这样给我们贫困户谋治穷绝招、生财的妙法,出金点子,指致富路子,扶贫方法虽然多,精神扶贫暖心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