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全县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以来,江河湖水猛涨,山体滑坡塌方,公路水毁严重,圩堤险情不断,群众处于危难之中。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人民子弟兵众志成城、戮力同心共战洪魔,上演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抗洪抢险救灾画面。作为第二批由县直机关单位抽调的120人赴乡镇一线防汛抗洪中的一员,宿松县民政局孙松林同志转变了自己的身份,成为了防汛抗洪中冲锋在前的一员,扛沙包、巡堤坝、保圩安。透过孙松林同志的防汛日记,可以看到一线军民防汛救灾的感人场景,可以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保卫家园的决心和信心,可以体会到关键时刻拿得出、挺得住的勇气和笑对艰难、纵情高歌的豪迈情怀。 7月5日 阴 半个月来的两场强降雨,造成位于皖西南大别山南麓的宿松县外江内湖水位迅速上升。一时间,各大小水库水位接近汛限或超汛限,县河水位、内湖水位逼近设防或超设防,长江水位超警戒。各地消息纷纷传来:山区水库告急,县城堤防告急,沿湖圩堤告急,江外圩堤告急,长江宿松段同马大堤告急…… 下午3:00,县委组织部召开第二批由县直机关单位抽调的120人赴乡镇一线防汛抗洪动员大会,我与县民政局两名同事和县委办、政府办、卫计委、财政局、执法局等单位20人被安排到洲头乡驻点防汛。会议号召,在实践中践行“两学一做”的时刻到了,发辉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的时候到了,组织上看好我们! 回单位匆匆交接完手头工作,回家拿好换洗衣服日用品,按下午5:00前必须赶到驻点乡镇报到的组织要求,怀着几许兴奋的心情,怀着几许对接下来日子不可知的期待,我们一行驱车踏上了防汛抗洪的征程,打开了与单位工作不一样的日子…… 7月6日 阴有小雨 早6:00,简单吃过早餐,我们一行20人,被洲头乡安排的两辆小面包车拉到长江内大圩堤永天圩大坝脚下。 永天圩,是宿松县位于长江内的沿同马大堤走向围成的半椭圆形江中大圩,该圩内辖汇口镇三洲村、洲头乡泗洲村两村,常住居民7000多人,面积15000多亩,为闻名县域当地的大型圩堤。高耸的永天圩堤坝上,一眼望过去一字绵沿排开的民房建筑,成了永天圩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可此时此刻,映入我们眼底的不是风景,却是险情! 永天圩外面的迎江面,一大块一大块的坝土在与坝体剥离滑脱,有的竟直逼堤坝之上迎江而建的房舍门户;永天圩大堤之上,一大段一大段的堤坝呈松软塌陷之势,堤坝隐患之多在与时俱增。险情就是命令!永天圩坝体的安全,就是堤坝上房舍风景线的安全,就是圩内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就是圩内正在茂盛着的庄稼的安全! 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命令是,把近300根长约3米、粗20多公分的杉树木桩搬运到堤坝之上,以供应堤坝剥离坍塌的地方打桩筑坝之用。20人,两人一组,我们甩开膀子,挥汗如雨,脚踩泥泞的墙脚小路,头冒零星的霏霏细雨,紧张而有序地投入到抬运木桩的抢险战斗中……此情此景,在我的心中,一种对险情的忧虑悄然升起,同时,一种战天斗地为民奉献的豪迈之情由然而生。歌手张宇的一首熟悉的旋律不觉在我耳边回响,我轻声哼起: 雨一直下, 状况有点欠佳, 在永天圩内外, 你渐渐感到, 险情变化…… 命令来啦, 扛桩驮袋抢险上吧, 体力耗了一大把, 只为保护房舍庄稼! 7月9日 晴 今天,长江汇口水位涨至21.20米,超警戒水位1.4米,超设防水位3.4米,为入夏以来汛期最高水位。我们上午接到通知,永天圩外圩告急,刻不容缓,必须火速赶往一线抢险! 一部农用车载着我们20人,快速行进在长江同马大堤,朝着永天外圩方向飞奔。车子到了一处地点,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下车,原本以为到了目的地,却被告知还要换乘机动船经由长江到永天外圩。 几分钟后,从远远的江面,我们望见了一段几乎与长江水面在一个平面的堤坝——永天外圩月亮湾。月亮湾,有这样一个浪漫而温暖名字的永天外圩,留给我们记忆的却是阴影和悲伤,要知道1999年长江大水就是从这里破圩入侵我们家园的。机动船缓缓靠近月亮湾岸,似乎生怕一不小心船靠岸的冲力撞破了堤坝。我们20人先后离船登岸,踏上这段急待我们去振救的圩堤。 “妈呀,这已与江水平齐的圩堤,像是要破的节凑啊,还有得救么?”踏上月亮湾的一刻,悲观的议论,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响起,不安凝重的气氛迅速蔓延开来。生长于后山丘陵的我,也是没看到过如此高水位的长江水,小心翼翼察看坝面,发现大多坝段与江水持平,有的坝段迎着风浪,水已开始蔓过堤坝。看着圩外一边是平坝的满满的江水,圩内一边是坝脚下深深的望不到边的庄稼地,想象着溃堤破坝的情景,对自身的安危,我不由得担心起来! 坝上,迎面走来一个已被太阳晒得黝黑的中年汉子,他就是已坚守堤坝十多天的泗洲村党支部史书记。发现我们凝重的神色后,史书记带着爽朗的笑声坚定地告诉我们,不用担心,凭他们的经验,溃堤破坝是有迹象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加紧筑坝固堤,脚下的土地是安全的! 史书记的话语给了我门一颗定心丸! 我们20人立即加入到先于我们过来抢险的县公安特警队伍中,铲砂土、驮砂包、抬砂袋、码子埂。为提高运砂效率,我们20人甚至和特警30人混合编队排成一字长蛇阵传递砂袋。一改前期阴沉的天气,太阳明晃晃地直射着堤坝上的人群,豆大的汗珠从一张张熟悉或不熟悉的脸庞滑落,大量的汗水已让好多人衣裤湿透。抢险在与时间赛跑,我们有的在汗流浃背地坚持,有的已脱去衣服袒胸露背地继续。这一刻,置身于这抢险的大军队伍中久居机关单位的我深切地感受到,紧急关头,我们县直单位来的党员干部,还是舍得吃苦为民奉献的!今天,在这险情不断的堤坝,我们撒下的汗水,大坝作证!我们做出的奉献,有目共睹! 抢险战斗在临近傍晚时分结束。在返回我们驻地时,由于车子联络有误,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脱下磨脚的长筒靴,赤脚走在返程的余辉中。 7月17日 多云 从外江永天圩转战换防到内湖南口圩,我们的防汛工作听从洲头乡南口防汛指挥长、乡政协宗主任的工作指令。 宗主任头发花白,是一位即将要到龄退休的长者,在因受外江内湖两面夹击而致防汛工作异常严峻的洲区,是临危受命走上防汛指挥长岗位的。老宗敦厚的身材、锐利的目光、沉稳而俱力度的声音,在我看来就象是一位处危不乱、运筹帷幄、稳坐中军的将帅!这是我看到老宗的第一映像。 宗主任安排我们的第一件任务是晚间巡堤查险。巡堤查险,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我们从老宗口中却得知了一大套操作流程:从安全装备角度考虑,要准备好手电灯、长筒靴、救生衣、小木棍;从技术标准角度,要至少三人一组,从坝顶到坝腰到坝脚一字排开,实行无缝隙拉网式查巡。具体,坝顶的人要看坝外湖水是否有漩涡,坝顶面土是否有大的裂纹;坝腰的人要仔细检查坝体是否有裂纹和滲水;坝脚的人要检查坝土是否有松动,是否有管涌发生,等等。 熟悉了技术要领后,晚11:30左右,我们一行三人带好装备按时出发行动了。 子夜时分,夜空已经显得凉爽而安静,阵阵微风吹来,除了远近的蛙声和堤坝边杂草间偶尔飞起扑身而来的虫子侵扰外,这是距离火热燥动的白天最为边远的时光,是最令人舒服享受的时段了。我们按着老宗提示的巡堤查险要领,沿堤坝一路巡查过来……说实在的,我们做的可能远远没有达到老宗的要求标准,甚至还有马虎应差的嫌疑,但我们还只是初来乍到的学生呀,这样想着,也算是完成了今晚的任务。今晚,我们守卫的堤坝,安然无恙! 途中,有个有惊无险的插曲,我们发现了一条正在堤坝杂草间游走的蛇……我们已知道晚间巡堤查险装备的作用了! 7月20日 阴、大风 “老六,快速集合村民支援,能上多少人上多少人,南口4号圩出险情!”“方乡长,你们的民工可都到位了吗?4号圩告急!” 刚近6:00,一边电话,一边蹒跚在堤坝上的宗主任,已经被狂风掀起的巨浪上下淋透了。 凌晨开始起的南风,从气象预报查看已是7—8级了,到6:00还有增大之势。4号圩是南口圩正面朝南的一段,直面风浪的袭击。此时老宗身边的我,放眼向湖面望去,只见深蓝的湖水在望不到边的远方就形成了巨浪,正一浪高过一浪地朝脚下的堤坝奔来,每浪至堤坝都撞出过人高的浪花,并直翻越过坝面湿透了坝的另一侧。就是这短短的几个小时,我看到被这狂风巨浪撞击的堤坝,已是千疮百孔,更有大段大段的堤坝已经向湖内倾卸坍塌,坝面最窄处仅剩不过两尺。在风浪无情撞击发出的震耳巨响声中,我分明感觉到脚下的堤坝在颤抖,在哭泣…… 这一刻,我的心在收紧,心跳在加快!今次防汛抗洪以来,我第二次感到了危险和担心! 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在老宗的紧张调度后,抢险突击队来了,本地村民群众来了,后山丘陵程岭乡方乡长率领的支援民工来了……堤坝之上,驮着碎石袋的人们在和时间赛跑,载满木桩物料的拖拉机在来往穿梭;堤坝倾卸坍塌之处,突击队员们在汹涌的浪涛中奋力打桩、填压碎石袋……危险么?堤坝已在岌岌可危!胆怯么?大家同在奋勇向前!坝堤之上,我看到了真正的英雄!我和两个同事已是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了抢险的人流中…… 人群中,不知谁突然喊了一声“部队解放军来啦!”。我循声望去,一面鲜红的军旗后面,正走来一支人民的解放军队伍! 经市、县两级防汛负责人在南口防汛指挥部现场研究,南口圩的安危,关系到通往整个洲区三乡镇的省道宿复线的安危,决定提高设防水位,加大防汛力度,确保堤坝安全! 明天,南口圩,一场更大的保卫战即将打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