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领悟 于 2016-10-7 16:00 编辑
位于“四面青山环户外,两湾碧水绕村前。”的宿松县趾凤乡团林村,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团林村一个历史文化名村正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狮子山环抱,碧岭河、毛栗河绕村而过,一眼望去,山上成片的林场和茶树,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静静地享受着这片安宁和惬意。千百年的时光浸润,宿松县趾凤乡团林村就孕育在这片神奇的山水画之间。在国家级传统村落里,团林村与安庆其它几个古村落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卒子之前已经介绍几个,今天卒子再次介绍位于团林村上上坡的杨岭古村落。
团林村属典型山区村,地处大别山西北部,山场面积5196亩,耕地604亩,人多地少,当地农民以种植水稻、茶叶、柑桔、板栗为主,境内有百年古民居、天然林场等自然景观,两条河流在村内交汇延伸。封闭独立的自然环境,为生态资源保护和历史文物保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这个古老的村子里,古代户与户之间保留着相当远的距离,在坡下是著名的刘家大屋,它始建于1705年,距今300多年历史,建筑规模4500平方米,全部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40%。刘家大屋整座建筑气势恢宏,无限风光,但是在抗战时期遭到日本人火烧而破坏掉一部分,如今主体建筑仍然得到较好保存,整个大规模的建筑形状清晰可现,修复保护循序渐进。但离刘家老屋二三公里外的杨岭,却又是另一番模样。杨岭古村落,居大别山腹地半山腰,独立的气候,让这里的茶叶味道深厚。
虽然历经百年风霜,岁月的洗礼,遭到一次深重的破坏,杨岭古村落至今屹立不倒,基本保存完整。从远处望去,杨岭古村落居群山之间,其选址精巧,让人佩服。
杨岭古村落尊重自然山水环境,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布局合理,遵循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整个古村落呈八字形,扇形分布。虽然古村落的古屋很少采用马头墙、封火墙布局,而是泥坯小瓦,但更显古朴中透着清秀,连接着户与户之间的田埂还有上百年的小小石拱桥,地窑等物。
据考证,杨岭古村落是团林村较早立户的古建筑,是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村落。由于户与户之间的距离较远,村里的红白喜事,六人组成的锣鼓队打起锣鼓,以极重的渲染气氛,其旋律优美动听,此起彼伏,敲打时间越长越好听。魂绕梦牵间穿行于团林村青翠秀美的山水之间,感受着历史古建筑在科学发展中焕发出的青春气息,聆听着一个又一个传承古老历史文化的小故事,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桃花源的世界。
有山有水有人烟,有情有味有乡愁。趾凤乡杨岭古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保持原生态、原风貌,原风情,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着力打造有人文底蕴、乡土气息、本土机理的特色村镇。杨岭古村落山间的二棵三百多年的古树,成为古村落被评选的重要依据。一棵是360多年的古樟树,另一棵是同龄的古枫树,两棵古树均为二级古树,成为安庆历史文化的载体。山水相依,人文相亲。
( 文/卒子 图/卒子.夏日 )
宿松阳光户外群: 176676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