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宿松龙湖 于 2016-9-30 21:31 编辑
22、享受博客 石普水/文 我做人的原则是“毒人的不吃,犯法的不做”,写博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内容不反动,不违法,不搞广告黄色,不进行人身攻击。咱得注意保护自己。我写生活,写情感,谈教育,谈人生。交道合友,携手前行;写自由博,信马由缰,直抒胸臆,不拘一格。 博客是一人世界,青灯古佛,远离喧嚣。但博客里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我的博客虽然经历了曲折,博文亦粗制滥造,但能坚持下来,动力来自博友的热情鼓励。 评论虽然只言片语,见仁见智,演绎着温馨而动人的故事,见证着人情冷暖,解说着人世沧桑。 人民网博友“月照禅心”在我《看医生》中这样评论:“无限感慨在县城,无限感动在安医,但愿这不是个案,就是老百姓的福音了!读过,挺有趣!人生遭逢各类医生也是一种历炼。您挺专业的,看个医生,写出这么多的学问,简直可以当作一篇医生简史,拜读!”——作者心理细腻,心理学运用得恰到好处。 在《恩重如山的“夫妻”》一文中,她说:“唉,这里有真爱,也有无奈吧!但是依然感动、敬佩!”——她这话说到我心坎上,一种心灵碰撞! 在《天不变,道亦不变?》她感慨:“唉,看了先生的博文,不得不长叹一声: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就是共同语言! 在《与苍蝇共伞》她鼓励道:“写的真是幽默风趣,喜欢先生的风格!” 写博客受情绪支配和影响,良师益友的评论,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年过半百的我尚且如此,年青人更好胜。由此我想到学生作文,10多岁的孩子更需鼓励。老师恰如其分的评语何其重要! ——请语文老师笔下留情! 人民网博友“孟姜女”抒情散文写得出神入化,语言比诗还精美,意境比画还深遽,我是她的“博迷”。她的评论一如博文,美妙简洁。 在我《收获金秋》中她写道:人生总是不断的在收获着属于自己的丰收!分享您的快乐! 《家有领导》评论用诗意的语言:悠哉悠哉的幸福! 《轻轻的,我放下手中的教本》她评论:我读完这篇文章很感动。一份沉甸甸的失落感正是体现了您内心对教育的热爱之情。 她在评论中总是鼓励:《真故事二则》:民俗趣事在您笔下生动有趣味。问候了! 《“三挥而就”写博文》:这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娱乐又健脑。看文章深感您的认真质朴。真好!写博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欣赏! 《“陪读”的故事》:这人物刻画的微翘微妙的,太生动了。文章揭示了一个社会现象。 《乡音无改》:好有情趣的文章,改的乡音不改的故乡情。 她不是教师,但是一个成功的母亲,在我一些教育话题的博文中常有真知灼见。 《您几时开始三只脚》:中国的老龄化与子女单一化,从心理上讲都有压力,但是无论压力如何大,抚小养老的传统不会变的。如果变了,那就是教育上出问题了。太值得思考的一篇力作! 《且说“穷男富女”》:现在条件下女孩儿也不能娇生惯养,也要“穷”!十分赞同!我管孩子比较严厉,我常给女儿说的一句话,惯子杀母。 《教育在爱与惩戒之间徘徊》:真理再跨一步就成为谬论;爱再跨出一步就是溺爱。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也是所有家长关注的话题,养儿容易,教育难啊,方式很重要的。又是一篇力作,学习了受益了! 博客中有你的评论更精彩! ——享受博客评论! (2009.11.9)(2016.9.30) 很喜这句"博客是一人世界,青灯古佛,远离喧嚣",再找到心灵契合的道中人,那更是一种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