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处皖鄂赣三省结合部的宿松县是我省下辖两个省直管县之一,位于800里皖江之首,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具有特殊优势。近年来,宿松县大力实施调转促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鼓励企业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助推企业焕发出新活力、新动能,"三大主战场"经济开发区、临江产业园、东北新城各显本领,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宿松县聚力建设"三大主战场"
构建产业新体系 推进新型城镇化

【经济开发区】
改造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今年5月,位于宿松经济开发区的富悦达电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条新建成的电线押出生产线投产运行。这台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较以往人工操作生产更规范,产能也提高了3倍以上。
"公司在建立初期,使用的是传统的工艺设备,一条线十几个人,每小时才能生产三千条左右,就算是加班加点都无法满足客户订单需求。"该公司工程负责人石斌介绍,去年,企业购置了新的电线押出机、扎线机和全自动端子等设备。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能。"我们的生产线产量现在能够同时满足四个客户的订单需求。"
"我们将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将生产设备更新换代,使产品的品质更高、更具环保化科技化。"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勇说。
眼下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宿松县经济开发区落地生根。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酷米、科宝手机填补我省自主品牌手机空白。"今年以来,该县获得省、市两级企业发展专项项目资金3500余万元,其中酷米、科宝等4家电子信息企业均争取到专项资金支持。"宿松县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今年1月~8月,宿松县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9.3亿元,同比增长10.5%。
【临江产业园】
夯实产业平台 承接产业转移
宿松县临江产业园位于紧靠长江的复兴镇,历经六年多的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初步形成皮革制造的产业格局。这里已渐成该县承接产业的新平台、工业强县的新高地。
投资20亿元的亿博皮革园项目是临江产业园首个"园中园"招商项目,项目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皮革制造基地。其中,亿博皮革园内的安徽瑞佳皮革公司是一家加工、生产、销售真皮系列产品的企业。今年五月份已经开始在这里试生产。
"从五月份开始试生产,近几个月的产值都基本达到2000多万。现在我们的机器设备才开一半,机器全部开启的话,正常生产一个月可以达到五千万,一年下来五六个亿。"该公司总经理潘垟柳说。
临江产业园为满足企业配套要求,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规划200亩土地用于标准化厂房建设,同时还将生态环保作为建园理念、立园之本。根据发展规划,亿博集团投资5800多万元配套建设了占地面积90亩的污水集中处理工程。亿博皮革工程所有污水经处理后进入复兴污水处理厂处理。
目前,亿博皮革园内企业亿博皮革、亿博环保、奔瓯皮革、恒通皮革、瑞佳皮革已相继投产运营,并达到一定生产规模。荷华、鸿望、开宇科技等公司抓紧建设,今年有望两家企业投产。一座新兴环保的皮革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据了解,今年1月~8月,临江产业园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743万元,同比增长28.51%;实现工业总产值30225.6万元,同比增长16.06%;进出口总额198.12万美元,同比增长96.33%;完成税收总额1038.5万元,同比增长87.62%。
【东北新城】
完善市政设施 新城加速崛起
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条条宽阔整齐的道路,一棵棵绿意盎然的苗木在宿松县城北部,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城已初具规模,愈发彰显出发展活力这就是东北新城。
"十二五"以来,东北新城坚持"加快建设步伐、全力贯通路网、完善市政设施、扩大开发面积"的目标定位,突出做好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不断加强社会管理,新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宿松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县规划展览馆、体育中心一期、南片安置区暨棚户区改造一期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在东北新城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城累计完成竣工通车道路9条、通车总里程16公里,完成了东区道路路网工程规划及设计,开发建设面积由原来的0.2平方公里增至3.3平方公里,可开发建设面积已达50%以上,区域内市政设施逐步完善,绿化景观渐次到位,常住人口逐年提高。
据了解,东北新城今年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实现土地出让金及融资1亿元,新增项目征地200亩,完成核心区及东区路网、实验中学、南片安置区等重点工程内80户拆迁,投资近2亿修通核心区龙湖路、华阳路、九井沟路、复兴路及东区黄湖东路等路网。
通讯员 孙凯华 记者 乔剑 文/摄
来源:合肥网 编辑:吴晓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