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一脚踏三省 同马大堤宿松段

[复制链接]

2016-11-26 20:59 22446 5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6-11-25 17:30 |阅读模式

ssxfyzlscxwz 1#

2016-11-25 17:30

本帖最后由 ssxfyzlscxwz 于 2016-11-25 17:32 编辑

一脚踏三省 同马大堤宿松段
作文/谢友交

一个疆域的传承有历史根源,之后的外人的涌入,外人的建设,可以改换地名,而不能改变历史传承,中国人到美国旧金山开金矿,建唐人街,旧金山是美国的,唐人街人入了美国国籍,唐人街是美国的疆域,而不是中国的。如果不入美国的国籍,建唐人街使用地皮,只向美国交地皮税,说唐人街就是中国的地皮吗?显然不行。
皖西南宿松县桑落地皮,就是比如中,在这样的“亲辖地块”理由,被德化县蚕食的。
德化,彭泽与宿松是近亲,九江与宿松是远亲,由于陈友谅的原因,九江与黄梅是近亲。黄梅县的地皮,和宿松县的地皮就是这样被德化亲辖了。

谢家沔阳有一个分支,入赘陈家为女婿。他的后人叫他陈千一公,陈友谅就是他的孙子。短命的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后来造元朝的反,在九江当了汉王。
1357年朱元璋夺下安庆,二月命做指挥使康茂才任都水营田使,在宿松程家营扎营,烧荒垦田,圩堤屯田。此堤后人叫他康公堤。

注:并不光是德化县志上说的驛里堤,也不是宿松县志上说的“上起同仁堤末大田尾,下至坝头西港,是宿松有史以来首次修筑的一条防洪大堤。”
也不是“清朝政府遂 联并同仁堤、丁家口堤、德化圩、泾江长堤和马华堤等圩堤,形成了 同马大堤的雏形。”
同仁大堤是两百年后水患垮塌,退后在北,于明朝万历四年潘季驯创始,道光十八年林则徐修理,光绪十七年张之洞补缺的,不排除同仁堤在1358年,即两百年前康茂才就已经始创了的。

1359年降将双刀赵普胜驻安庆,陈友谅驻江洲,合力为夺取池州与朱元璋争,陈友谅怀疑赵普胜反,到安庆会盟,把赵普胜杀了,结果池州被朱元璋的徐达夺了。至正二十年,挟持的徐寿辉在江心洲,又被陈友谅杀了,则江州一带,康茂才康公要在程营驻地的江北岸建堤屯田还有怀疑吗?

所以说后近两百年的万历四年建同仁堤,也是修残补缺。而且潘季驯也不代表江西德化,道光十八年,林则徐也不代表湖北,光绪十七年张之洞也不代表黄梅在宿松地界上修同仁堤。如同康茂才修康公大堤,不代表宿松一样。都是国家经费为当地人民,为皇上的江山治理。而皇上的管理子民。就是要有确定的各个县的疆界。十一说,县志不代表国家历史的一部分。只是参考。家谱不代表县志,家谱也不代表过家历史。如果硬要说家谱可以代表的话。江北许多地方人都说,祖上来自江西瓦屑坝,那么,是瓦屑坝属于江北各省,还是江北各省属于江西瓦屑坝呢?


全部回复5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6-11-25 17:48

ssxfyzlscxwz 2#

2016-11-25 17:48

RE: 一脚踏三省 同马大堤宿松段

德化县县志》同治十一年知县陈鼒

【桑落洲堤】
前朝,奉巡抚都御史,(乌程)潘公季驯命,继封郭堤而筑也。堤延旦七十余里。视封郭三倍有强。中间经界,督劝,发廪捐资,费约而功倍。民乐而尽予来。《县载》
《劳石使堪记》中兹复有后记者--善后之。画歌远安养之念愈深。非一书所能也。
当告成时,都御史言曰:“往予在江郡,视若洲土田黑,壤顾沙碛亲中。江水溢,辄溃矧新篑,鲜宝欲束,惟难而要,以为成乎?复命按察佥事刘某来视,按察故民者,恳即接。行堤上,终日不为辍。审堤虚实状,檄九江府知府李得阳,规划方略,同知宋纯仁专领其事。尽心竭力,捐资集材,湖口县陈启明,翼赞经费。与守备指挥李超熙为龙,各其民分任,率增培高若干丈,广是称是。结实很好矣!”
又沿堤种柳数十万,以护之。江之所超,则嘏椿卷埽,以防外冲水之所聚。则开渠道,引以避内涨。分堤而守:则德化、湖口、黄梅、宿松四土之民。南昌、蕲州、九江、三屯之卒,画疆勒石,限地以责。其成,使永无溃决之隙。不越月而绩,奏国朝。
乾隆四十九年士民张锦等,呈请借领社谷,息价筑堤。须银伍千馀两。格于例,不得行。

知府初之朴。倡捐创堤,即今土名【初公堤】。
是自沟口起,至后老坝丁家口止。计长四十三里,共七千九百四十二丈。宽二丈至一丈五尺不等。面宽六尺,高或一丈或六七尺不等。各就地势筑之。水患稍平。
然宿松管堤二百八丈五尺,又沟之东百馀丈,亦属宿松及蕲州管辖,系各县业户出资,乘时筑固,不在捐创之列。嗣因拢坝沟、清水港、秀沟三处,春筑,秋挖。岁苦纷繁,且屡年冲决,按地捐赀改建。盈管闸以时宣。后之,改为石闸艉。乃更完固。此虽官为捐建,岁修仍须民力。
五十八年堤溃、闸坏。经德化县令俞昌言请项兴修,亦格于例。不得行。
嘉庆九年大水冲溃,知府方体布政局先福捐资合筑。
十八年江水大涨,堤闸危险,又经知府方体恊同德化县令鄒(公)文炳督率民夫昼夜抢筑。幸未漫决,以后坍涨不时,倾颓不甚。
二十一年知府朱棨履勘请项,亦格于例。于是舆诸父老约,按亩出夫。但集民力,勿集民钱。各操锄畚,通力合作。因饬化湖二邑令会勘。初堤旧址多已随岸崩坍入江。爰自刘家湾、老坝起,至湖口场止。新建堤九百一十丈有奇。
又拢坝月堤及王家湾、王家场等处,旧堤亦多残缺。共计三百二十六丈。均一一补筑。经始于二十一年十二月阅四月而工竣。
桑落乡初公堤,南临八里,江水势急,兼鄱湖对冲之险。崩江堤脚,屡北迁。据宿松龙湖之患,则有宿邑之驿里塘堤,即康公旧堤。地势更低,水患尤大。
道光十五年溃后,初公堤竟废置十年始重修,间有溃捐,每借帑修筑。
此后宿邑驿里塘堤,又存推诿之见。
同治七年,各堤小溃,民力自修。
八年大溃,县主陈鼒,详请巡抚刘金筹借官款。银陆千陆百两。令复修初公堤,改迁桂家林堤,合一千八百余丈。楠木庙挽月堤,一百五十馀丈,
复借款银一千八百两。代修宿邑驿裹塘堤,俱分作五年带征远款。
九年江水甚涨,道宪景捐费保险。因驿裹塘堤溃,遂冲决初公堤。县主陈鼒,捐钱壹千玖百叁拾串。并民捐及亩费得以修固。
又禀奉巡抚刘金给公款。捌百缗。代筑驿裹塘堤溃口。
十年水虽汜,而堤无害。已由县禀请互委大员会勘谘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6-11-25 17:53

ssxfyzlscxwz 3#

2016-11-25 17:53

RE: 一脚踏三省 同马大堤宿松段

德化县县志》同治十一年知县陈鼒

【同仁堤】
地处三省,自黄梅段窑下董家门口起,至宿松康公堤止。
道光十八年湖北请帑委候补。道查督建。编立“康乐和亲安平”六字号。每亩承堤二尺,和字号系梅邑专属。康乐安平四号系宿松专属。亲子号较长,又分九号,宿邑承七个号,化邑承五号与八号。共二百零五丈。
同治八年,被水浸裂。县主陈鼒详请巡抚宪刘金,筹借款银伍百两。分限两年,带征还款。修竣。
九年水涨,陈鼒县主捐费保险水洗刷借官谷,修固。
【水湖围堤】
在赤松乡。周围四里许。有桥,闻靠平林山,水由赤湖出。官牌夹围内,有水湖。

【马骆堤】
在南昌乡。道光五年,监生熊国光奉县督修未竣,至十九贡生熊振阶继修。二十八九年大水冲溃,同治甲子(同治三年1864)年庠生熊中等仍照故址重修。人咸赖之。

【严家闸】(严家闸垂直到江边北岸14.8公里)
在江北三十里黄梅地方。万历三年建堤。后,江溢外障,而内泛无泄。禾稼多淹,以致税粮无出。洲民病甚。
三十五年县令孙同伦,按其地形水势,惟黄梅出水为便,因是具文,详请两省督抚会题。允行遂将官价一百两,买严复所洼下地土。一段顺势,开通建闸,以时启闭,其地,宽五丈,长十五里。置公馆一所,勒碑以记其事。旱则闭之,以资灌溉。涝则启之,以消内泛。庶水旱不致为灾。每岁认纳汛河课银一十两零四钱。斯有便于化民,并无累于梅邑。其银额,编封郭两乡正供之。内里民交纳县库,每年冬季,梅民赴化县领。后经更议两县里民收领。发贴至今。
循之雍正九年,知府蔡学灏重修。约费千金内。两县封一,沙地湖灌荫。封一,田亩有:沙池口、鸡黄颈、上擦口等。子闸司沙池湖蓄泄。
封二小池湖灌荫。封二田亩有:新河口、乘船湖、牛路沟。三子闸司小池湖蓄泄。
乾隆二十九年,大水溃堤。碑记尽没。知府温葆初,知县周千里捐俸。劝士乐输。重修闸座。两头土坝系梅邑民修。
三十四年大水,知县苏墧会士民捐费重修。两次修理,俱附近取土。
四十五年知县沈锡三详请重修。

【何家闸】
在封二乡杨泗墩(杨四墩垂直到江边北岸8公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6-11-25 18:03

ssxfyzlscxwz 4#

2016-11-25 18:03

RE: 一脚踏三省 同马大堤宿松段

德化县县志》同治十一年知县陈鼒

【洗心闸】
在赤松乡。旧名洗脚桥。水由田家桥入,栗湖出。龙开河围内有:乌江湖、马鞭湖、王家湖、张家湖、何家湖、黄皮塘、蕉溪港。距邑四十里。
万历十七年。司李徐景文建。
四十八年知县周世盛以水溺并聊蕲戌重修。堤闸设长司启闭。江涨则筑以防之。湖溢则启以泄之。保固田处数十余里,更名洗心。
国朝乾隆年间,闸倾。诸生桂登鉅捐修。知县高植整理规条。军民永赖。

【永安堤石闸】
在永安堤。之上港宣泄,堤内积水,遇江涨则闭,同治元年建。
德化县志   卷第五

【驿里塘闸】
居宿邑驿裹塘堤之中。先是宿民聶献谟之地,因堤内后围,两邑地亩接壤多水淤。无收获。
嘉庆十三年,聶献谟原捐出洼地,可开水沟一道,付舆化民张有容等。承领出费。修建石闸,以消积水。议此帮伊粮赋,以后闸属化民。立捐约存据。
道光二十九年,水决堤,另迁脚。石闸废。今用士闸。

【清水港石闸】
在初公堤东段。泄堤内前中围之水。乾隆五十年建。

附载
【万家垅垱】
在封郭堤十号地段。道光辛卯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大水。冲溃地丁圻屯贰百馀亩。深十馀丈。每年春涨时,水混月馀。复请帑建立。

新月湾
【戴家垅垱】
在封郭堤十四号地段。道光辛卯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大水,冲溃圻屯百馀亩。深十馀丈。请帑建立新月湾。
德化县同治十一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6-11-25 19:35

ssxfyzlscxwz 5#

2016-11-25 19:35

RE: 一脚踏三省 同马大堤宿松段

本帖最后由 ssxfyzlscxwz 于 2016-11-25 19:42 编辑

注:《德化县志》  见新浪网  罗彬 【《德化县志》桑落乡】
网民--罗彬 的引文除了古字,简化出现少数错误字,和标点位置错误外,还是有研究价值的。我把他的修正了一下。

宿松康公堤,来源于明朝洪武对陈友谅时期康茂才屯田。1357年冬,至1358年春修筑的。康公堤起先可能更长。

引文说:【同治九年,又禀奉巡抚刘金给公款。捌百缗。代筑驿裹塘堤溃口。】
说明康公堤属于宿松,包括同仁堤宿松六占其四,宿松又亲字头九占其七,说明同仁大多数,以及以前的全部都属于宿松,不排除康公堤先前,就包括同仁堤,只可能坍塌了而已。】
引文说:【严公闸】万历三年建堤。
万历三年(1575年)。
引文说:【桑落洲堤万历四年,继封郭堤而筑也。】
引文说:【严公闸,乾隆二十九年,仅仅排水闸德化修,两头土坝系梅邑民修。】
说明堤是黄梅的,封郭洲大多数面积,以及先前的全部,当然疆域归黄梅所有。
引文说:【前朝,潘季驯;鄒文炳;县长陈鼒,
桑落洲堤来源于明朝潘季驯(1521年5月28日-1595年5月20日),
万历四年(1576年)夏,再起官,巡抚江西。
因为《德化县志》乾隆二十年高植修,乾隆四十五年沈锡三又修,嘉庆二十三鄒文炳再修,文中提到的人物都是修志之人。所以原作者就是《德化县志》同治十一年,作者陈鼒无疑。


【潘季驯万历四年(1576年)夏,再起官,巡抚江西。提出要修堤,】
不等于说,是为江西德化人服务,因而认为,封郭洲堤和桑落洲堤,及堤内区域就是德化地域。须知,那是使用国家库银,使用三省相关毗邻的三个县的劳工和依照各自田亩数收费补缺。动用江边驻军。
拿潘季驯来说
起先潘季驯一直在负责水利工程专家,在嘉靖45年,隆庆4年间为国家治理黄河,也不是代表地方政府的,这里就不是代表江西德化政府的。
还有光绪张之洞奏表中,道光十八年(1838年),创建同仁堤的林则徐,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二月十三至四月初二修补同仁堤,都不是德化政府,林则徐是湖北督抚臣,而张之洞1889—1907任湖广总督。
如果说潘季驯巡抚江西就是江代表西德化政府,林则徐是湖北督抚臣也是江代表西德化政府,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是江代表西德化政府,岂不笑掉大牙吗。
引文说:知【府初之扑,倡捐创堤,叫初公堤。初公堤南临八里江。乾隆58年堤溃。
初公堤,来源于浔阳知府初之扑,倡捐创堤,叫初公堤。
说明,初公堤创建的年代,是乾隆四十九年以后到乾隆58年堤溃之间

综上看出,封郭堤,同仁堤,还有康公堤在内的,长江北岸。明清两朝,都不属于江西德化县疆域。充其量,只是因为德化县有侨民在那块地皮上,因买田、买地、买房子、建街道了。德化县要管理他的侨民种植安全,和治安管理付出亲辖地义务。由于明朝、清朝土地、房屋、私有制。特别是引文说:开沟建闸还要代替黄梅的严复,缴纳国稞;,还要代替宿松人聂献谟缴纳国稞。说明江北没有德化疆域,只有他人所用地权上设立的使用权,即德化县官老爷的亲辖地。还不能叫犬牙之地,欧脱之地,华离之地,除了不雅,还不切合实际。

当是宿松的就是宿松的地皮,当是黄梅的就是黄梅的地皮,依铁尺山到段窑分黄梅县宿松县界。依长江划宿松与九江(德化)分界。
一度,还有九江人要桑落洲,还有九江人要封郭洲,还有人说离首府近就依近投靠,试问,临近小国首府与我国很近,您怎么不申请外国国籍呢?荒唐滑稽,幼稚疯癫。不知深浅。


至于石普水先生新浪博客,提到的龙感湖问题,就是一个好问题,值得宿松县志编纂组的同志思考。
所谓龙感湖,是龙湖,感湖,在1958年饥荒龙感湖农场的新名词,带蚕食性质的新地理名词。
新世纪论坛里的雷池名,邻居黄梅、望江争宠,都是对亲辖地的错误理解。县志如果不能解释清楚,对后人将造成麻烦。
曾经洲堤建设,竟然有黄梅人要开发到宿松的汇口,引起国家重视,将来长江城市带建设还将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说,孔祥熙还是办了一样政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6-11-26 20:59

ssxfyzlscxwz 6#

2016-11-26 20:59

RE: 一脚踏三省 同马大堤宿松段

附录
张之洞修同仁堤奏折
《筹款合修同仁堤工峻摺》
光绪十八(1892)年五月二十日
    窃查湖北黄梅县与江西德化县、安徽宿松县滨江连界共管之同仁隄,关系三省利害。系于道光十八(1838)年,由湖北督抚臣(林则徐)奏明,蒙恩拨发库款银十万两创建,计长一干九百馀丈。隄成编列康、乐、和、亲、安、平六字号,责令黄梅、德化、宿松三县业民按亩分承,岁修保固,厥后逐为三省公堤。遇有改建大工,历由三省公筹,借拨经费,通力合作。
    光绪十六(1890)年七月,因江水增涨,该堤冲刷塌卸,势甚危险。由黄梅德化宿松三县会禀,估修并准江西安徽二省先后咨商,到鄂饬据该三县会禀,勘得该堤和字号与亲字,一号起至五号止,堤岸坍塌。拟自乐字号老堤起,至安字号丁家口止,勘定基址改,建长隄一道。藉资捍卫。计长一千一百三十八丈五尺,估需经费二万五干九百七十馀两。三省分派,每省应发银八干六百五十七两,零恳即拨款兴修等情,臣等查该堤系官督民修,遇有大工,向系三省匀筹经费。
    同治年间,曾经拨给赈款应用,及借款兴修。缘黄梅县属低乡,居多每遇江水稍涨,田地辄被淹没。近年,长江自九江一带,南岸沙淤渐宽,北岸江溜冲刷日甚,是以连年以来,均遭水患,民情困苦异常。该堤关系三省田庐,赋命唇齿相依。当此工程紧急之际,刻难延缓。若拘泥官督民修,责令照章集费,民力实有难支。必致贻误事机,所关非细。且历年虽有借款,征还之说,亦系有名无实。此次大修急工与寻常岁修培补不同,惟有三省会商筹办,叠准江西安徽两省来咨,俱系筹发官款应用,湖北省自应力筹合作,以竟全功。当即饬司,核议筹款于鄂省赈捐项下,提拨银八千六百五十七两,发交黄梅县具领,并委同知李雯会同该县及江西安徽两省印委各员,妥商赶办。
    即于光绪十七(1891)年二月十三日兴工,四月初二日,一律完峻。并据该印委等核实,樽节工峻,馀钱九百千文,除备是年该隄防险之资三百千文外,所有馀钱六百千文,批饬提存,发典生息,以备同仁堤岁修经费,不准挪移他用。当经饬委署黄州府知府存厚前往验收。据报承修之隄委系如式,修筑完固,并无草率偷减等情。据湖北布政使王之春详情具奏前来,臣等复核无异,除饬将用过土方工料照例造册,并取保固,限结详咨,外所有筹款合修同仁堤。工峻,缘由臣等谨合词,恭摺具陈伏祈圣鉴。
硃批:该部知道,钦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上士1
:
xiemao10@aliyun.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86

帖子972

积分185985

图文推荐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