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sxfyzlscxwz 于 2016-11-27 13:54 编辑
捋清楚一脚踏三省根由 看宿松县志才不糊涂 对一块地域使用权纠纷,不是说有县志为依据。要看国家怎样规定的,原砀山、萧县划给江苏,不是也回归了安徽吗?这是国家规定的。 看一个史料要抓住精要,县志才有精华。远观而一瞥而过,抓破的是伪装,而没有抓住实质,制作的地方志就是庸志。
如果看德化县志的一小部分。以为黄梅封郭洲,和宿松桑落洲,都是德化人。 如果看德化县志的一小部分。看顺治十五年碑文,以为小池口就是小池口,会被德化知县陈鼒骗了。 再一看乾隆三十八年奉,小池口不叫小池口,而是叫小江口。 再一看道光水灾,买下王伏一故屯,建起来的项目不是叫小江口,而是叫兴仁镇。因为德化县志从一开始,就没有讲到江北建了个小池镇。没有说,江对过与黄梅清江镇接壤的是德化的小池镇。在讲封郭堤的时候,讲到东隅小池口。先前只讲到道光年间建了兴仁镇。可以认为兴仁镇就是所谓的小池口的二道街之中,西南一道属化邑,(东北一道属梅邑)。 所以,《德化县志》必须通读,才能排除它的欺骗性,才能知道它的真实性。还原历史真实面目。
从江堤占比看,德化人很少,比村庄里的招郎女婿还要少。而管理人口记载相当多。这就是托管的原因。 我们现在人,有托管幼儿,有托管老人,但不可以说这些老的、幼的。都是托儿所和养老院的户籍吧。总不能说你的孩子就是老师的孩子吧。
唉!清朝德化县志,一不小心,你就把托管人划入了德化人名单。托管见《德化县志》之《乾隆三十三年十月内奉准》 上面托管项目是: 1、蕲州卫管辖地盘上小江口的治安保卫托给德化代管。 2、德化代蕲州府审理民事诉讼。 3、一百四户人的供应食盐从德化供销。 4、就近入学德化学堂,包括招生考试。 委托时间从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十四日起。
从此,《德化县志》,就认为黄梅托管的老人就是他的父母,托管的幼儿就是他的亲生儿子,纳入了自己家的族谱一般的《德化县志》。 删除了乾隆二十年知县高植的东西,认为高植犯了文字狱治罪了。德化知县老爷陈鼒从自家办公室走出来,指指点点说,黄梅这一片是我的子民。于是在那里买田、买地、买人家故屯、建房、建街道。并向宿松的桑落洲渗透。而封郭洲的黄梅人的后代,就说“我们原来是德化人”。 德化人向桑落洲渗透,那里宿松人也学会了九江话。他们的后人,就以为到九江买东西路近。以为自己先辈就是九江人,不是宿松人。
那里的地主富户,不光错误以为自己是德化人。而且,日本入侵,首先在那里组织了宿松维持会。维护日本人的治理,所谓新秩序,建立新宿松新黄(密)梅,而向日本人点头哈腰。直道他的亲人被杀,他的房子烧光,他家被洗劫一空,自己亡命脱逃而作罢。
看看江堤坝,严家闸,及封郭堤,驿里塘闸,及驿里堤,封郭堤内黄梅严复献出地皮给钱,每年黄梅人到德化领贴补钱,乾隆二十九年,大水溃堤。碑记尽没。知府温葆初,知县周千里捐俸。劝士乐输。重修闸座。两头土坝系梅邑民修。 说明堤坝内机会全部是梅邑人。 驿里塘堤,聂献谟把自己的地捐出,领点出让费,顺带给他家排水,帮他家纳粮赋。开出来的排水沟付与德化人张有容。建好的驿里塘闸归德化。这个驿里堤是宿松康公堤的残余部分,宿松的堤堤段就这样被德化划去为闸。聂献谟的地出让,付与德化人张有容。就成了德化人的版图,毫无疑问,严家闸,尽管还有严复家的两个字,也被德化县收入版图了。
德化人的地皮,并不是像有些网民认为是当初共同开垦地,而是一部分一部分私人买卖,和排水出让,后来被德化县记入他们的版图了。
道光十八年建的同仁堤总体六段,康乐和亲安平。黄梅占一段和字号,宿松占四段整的。另外还有一段亲字号段九份占七份,亲字号段德化只占二份。可见堤内宿松人占了绝大多数。 江北许多人,怎么就成了德化县管的人呢?或者说,长江北岸的德化县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是《德化县志》乾隆三十三年十月内奉准,证明了江北不是德化县的。
《德化县志》乾隆三十三年十月内奉准 吏部咨为恭请改隶地,方以专责守事,会议得江西巡抚吴 ,湖北巡抚程 等。奏称湖北蕲州小江口地方原为蕲州卫军地,距蕲州一百八十里,距江西德化县四十里。应改归德化县管辖,编查保甲,缉拿匪类,验勘命盗及一切户婚田土词讼案件,俱归德化县承办,该地岁征屯粮银四百两,仍由蕲州卫办理,所需食盐,照现住军屯一百四户核计,应销盐引于蕲州额销数内扣除,改入德化县行销。岁科考试童生,现作军籍子弟有应试者,示令廪lin保先期保县核明收考,不准临期投卷,以杜混员,学臣考时另编军籍取入府学,以免混淆。其墩台营房二处所需营兵。令九南协于存城兵内。酌拨防守岁修银两。令德化随时自行修理,毋庸增额,动项等因。于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十四日奉 旨 依议钦此 钦遵在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