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王森林老师从教四十周年回顾展之际 文 / 甘采平 二零一七年元月【元月23日(腊月二十六日)到元月31日(正月初四)】,凉亭中学美术老师王森林从教四十周年回顾展,在宿松山水公园松月堂隆重举行,这是一位乡村教师长期坚守岗位,坚持热爱,同时甘于奉献,耐住寂寞,拥抱清贫,用神奇之笔绘出的一幅幅多彩人生画卷,值得人们好好观看欣赏。
王老师是我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和体育课老师,也是凉亭中学七五届校友,还是和我二十多年的凉亭中学同事,是人们说的亦师亦友关系。他篮球打得好,是当年凉亭中学球队主力成员,在太宿望周边都是小有名气,我们学生时期就时时看到他双脚立地跳起远投三分球的神奇和潇洒,也佩服他带球过人的功夫。他还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我们高一开设世界历史,他高中毕业就做代课老师,那时也没有高考压力,前届学生说王老师的历史课就讲《斯巴达克斯》,于是我们一上历史课,就直接要求他给我们讲《斯巴达克斯》,他也乐意而且擅长,那个没有书籍可以看,也没有其他文化节目的年代,这是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吸引,产生了对力量、权利、金钱、爱情和人类正义的欲望,在这一学期的故事会里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空间。
王老师的美术之路是从好奇走向热爱的,经过老师引进门,自己修炼乃成功,九十年代再入学院进修,然后自我提高,中间虽有间断,但功底在,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心灵在,当这几年一旦静心下来,王老师的绘画就能够放出异彩光芒。
经过王老师启蒙并严格训练过的美术专业学生有五百多人,这往往是一些文化课学习有困难、或者爱好广、精力过剩、思维敏捷、行为不愿受拘束、甚至“成长跑偏”的孩子,王老师的画室,为这些农村孩子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寄托、心灵的安顿,他们如果走文化课高考的路几乎没有结果,而这条美术艺考之路成为这些孩子成长的捷径。他们通过高校的教育培养,步入社会,成为社会文化传媒、工业设计制造、艺术装潢设计、行业策划、文宣艺展等等部门的行家里手和新时代的文化人。凭这个成就,王老师作为启蒙人,更是启梦人,就可以载入凉亭史册。
王老师教学是一种赏识教育,我高一时期有幸给王老师做过一次头像模特,他夸我鼻子长得好,鼻子高耸而挺直,虽然我长相平常,但这句评价,一直增加了我成长的自信。有时王老师给学生评画,也往往这样,评优点多,缺点少,甚至实在没有什么优点时,也常常说,某某一笔画得好!这些鼓励和评价,给予入门困惑和没有突破的学生无限的勇气,没有这样的老师支持,就没有如今如此有成就的学生群体!
小小凉亭河,有山有水,风光还是别有风情。而大桥下画石头上洗衣服妇女,柳树荫支起画架写生,愿平山的石级一群群绘画青年;烽火山上,凉亭河河滩上,绘画间隙追逐的少男少女;这些是凉亭这个并不出名的小镇一道独特的风景。山水有灵气,全赖画中有灵动,凉亭无名山水也因为有了这些追梦少年而英气勃发!
热爱生活,心里永远充满阳光,这是王老师的人生特质。他热情待人,温暖周边所有的人;他生命力充沛旺盛,感染他接触的学生。我作为一个理科思维的数学老师,一直在读王老师的画,虽然很多理解不了,读的不准确,而且对于美术是门外汉。王老师多年参加县城及周边县市的画展,我也曾经替王老师送展过,有些作品参展以后就被人家取走了,这对王老师是个遗憾,缺少了许多有纪念的东西。王老师的素描和临摹准确传神;水粉画艳丽鲜活,江南水乡有十分明快的光彩和灵动的气韵,又有油画的凝滞;而他的油画山水,色彩鲜明,对比浓烈,给人视觉大开之感,用中国山水画画法画油画,或者用油画画中国画里的山水,体现万物皆在我心,无关乎远近,亦无关乎大小。王老师的花鸟画画面热闹喜庆,有工笔的精细,更有油画的抽象写意,还有水粉的清新,是一个意象的放大,也是一个时刻的凝聚。
洋洋世界,万物各态,观者无数,看后即忘,即使存于心,那也是一个片刻的意象,千口万言无法复述某时某刻某物状态也,善画者就是这个时刻这个心态的记录人,我们看王老师的画,可以看见他一颗充满阳光,热爱生活,时时鲜活,处处充满爽朗笑声的内心世界!
在王老师画展之际,我真诚祝愿画展成功,祝愿凉亭中学绘画新老同学在美术世界里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最后用几句不成韵的歪诗,表达对王老师的尊敬和祝愿:
林森深处描梦美,凉亭井旁映画新。 四十经年耕耘久,五百生徒绘锦屏。 六千学子传君语,万众乡亲感恩情。 花甲归田举世贺,山水翰墨歌里吟。 安徽省油画研究会会员
北京香山画院特聘画家
《中国艺魂》杂志特画家
宿松凉亭中学特级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