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13、从地狱到天堂(2) 我在不断反思课堂教学。老师学生以谁为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教师的经典定义。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教学主体,是课堂主宰,“师道尊严” ,“教不严,师之堕” ,“严师出高徒”!但是这无论如何解释不清楚一个问题:无论如何,课堂教学成果都是通过学生而不是老师来表现!如果把教学过程比作老鸡孵小鸡,没有母鸡当然孵不出小鸡的,但是再负责任的母鸡也不可能把石头孵出小鸡来的!用哲学观点来解释师生这一对矛盾体:老师是外因,学生才是内因,是学生起决定作用!从教学手段来看,当今时代的学生“吃软不吃硬”—— 而且教师也不敢硬,学生对老师批评敢毫不留情地顶嘴,有的甚至于敢动手。你恶了狠了打了骂了,他远“远走高飞”怎么办?“豆腐掉进灰,打又不能打吹又不能吹”!“无可奈何花落去”——这也是新时期教师的尴尬!现实逼迫老师不得不转变对学生的态度。 我从中得出结论:“黄鳝服人抓,现在孩子服人夸!”“谁最会夸学生谁就是好教师!” 我试图转换教师角色:由主宰课堂到服务学生。心里有学生,眼睛看学生;欣赏学生,鼓励学生。我力图发现学生的优点,发现学生的进步,捕捉学生尤其是“差生” 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不求全责备,不统一标准,不过激,不偏激。我跟学生平等交流,——“蹲下身子看学生” , 跟学生平等交流,做学生“忘年交” 。我认为跟学生亲近能 “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亲和的人格魅力能让学生“爱屋及乌” ,喜欢你这个老师到喜欢你教的这门功课。“少给学生布置作业,多给学生学习快乐;少给学生学习压力,多给学生心理乐!”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一项问卷调查,题目是“用一句话概括你所认为的好老师”。我据此写成博文《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的结论是:研究学生,适应学生,服务学生,提高学生,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后来,我又在全在5个教学班278个同学进行 “我向老师×科进一言” 和“学生心目中最理想的班主任”的两项主题 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真正了解学生,写成总结文章。 我努力把我的政治课上成受学生欢迎的课。我要求学生上课积极参与,大胆提问,踊跃发言,及时做笔记。晚上睡觉前用5分钟左右时间对当天政治课内容“放电影” 想不到的第天再翻书看看。作业仔细分析题目,按要求答题,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可放一放,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要求全做,更不要求全做对。星期天每周看一课初中一年级的政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周末晚上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 ,关心国家大事。我要学生快乐学习:我喜欢早读书声琅琅,我喜欢学生笑容满面。人逢喜事精神爽,愁眉苦脸处于压抑状态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我努力为学生减负,不过分要求学生勤学苦练,力求减轻他们心理压力。 我快乐在政治课堂里。我步履轻快地走上讲台,在震耳欲聋的“老师好!”声中,我欢笑着大声说“同学们好!”我让学生自己出题给老师做,美其名曰“佳题共欣赏”,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给师生勾通交流创造一个平台。我课堂提问学生回答时,我只说对,从不说他错。实在“牛头不对马嘴”,错得一无是处,我又继续提问,在充分肯定乙的同时,不忘说:“刚才甲同学答题考虑时间不充分,是忙中有错,现在相信他也能完全答对,大家要不要给他一点掌声?”我改作业只有对号,没有错号。因为政治没有绝对惟一“标准答案” 。一个错号,借用宋丹丹的话说是——“太伤人自尊了!”留给学生一分尊严,换回学生对你一分尊敬。我改试卷只有高分,没有低分。可给分可不给分的“给分”;可扣分可不扣分的“不扣分”,——我称为“就高不就低”。 我喜欢发下试卷一片欢腾“哗!×××(数学几乎只有几分、十几分)竞是高分!”望着同学们的笑脸,我也开怀大笑。“老师,你真好!”我喜欢听到学生这样对我说。我把这话当营养保健品!“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杯!”——我快乐在孩子们的夸奖里!我的学生只有好的,没有差的。我在政治课上读《杜军勇眼里没有差生》、王金战《我也曾经是差生》。我对学生慷慨激昂地说:“在我们班上,在我的政治课里,现在没有差生,将来也没有差生!真正的大智大愚,百里很难挑一!大家智商差别很小。成绩有第一就有倒数第一,这责任让学生一人承担很不公平。我是这样认为,父母占40%,老师占30%,学生本人只占30%。成绩差一点的孩子们,里直气壮地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学习,我们不求考满分,我们只求自己满意!——岂能尽如人意,但愿无愧我心!”课堂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 临近中考,我上课时布置一道作业:“给我开怀大笑!”我对学生们说:“即使其他六门学科大兵压境,乌云密布,战事一触即发,但是,我的政治课永远是你们快乐的港湾,永远充满阳光!‘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呀。’”为了学生复习不搞“题海战术”,我自己先下题海探宝。我知道让学生一会儿做这一套题,一会儿做那一套题,“主将不力,累死三军!”——我要让复习有“典型性”。我还是脚步轻快走进教室,还是笑容满面地出现在课堂上。36年教学经验告诫我:我胸中纵无雄兵百万,但课堂上必须镇定自若。我是他们的主心骨!“孩儿们好!‘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头瞌睡多’ ,振作精神,笑起来!老师我给你们送来了复习的‘核武器’!猜猜,什么宝贝?”大家气氛活跃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大字:两点一线串 “‘中考考试纲要’是纲,它串的第一个点是‘时政热点’另一个点是我们同学生活实际。我的政治课复习还是笑眯眯,先熟悉几个考试纲要中的知识点,想想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做几个有代表性的题目。读读,想想,议议,练练。我对学校统一发下来的试卷,要求学生绝对有把握做对的题目,不做;基本上能做的题目,写关键词;有疑惑的地方加“?”题目让老师做;没有把握做对的才全做。我要节省复习中的宝贵时间,保持清醒的头脑,“好钢用在刀刃上”。 (2008.12.26.)(2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