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安徽省宿松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 每年春节期间,都是出入境窗口办证高峰期。以往这个时候,宿松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办证大厅“人潮汹涌”,等候办证的群众排起了一条长龙。如今,这里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人们三五成群地来到窗口,片刻功夫便满意而归,着装规范整齐的民警、辅警和挂着红色胸牌的服务志愿者,有的给办证群众咨询,有的指导他们填写资料,一切都有条不紊,春节的窗口不再堵。 千方百计服务提速 近年来,宿松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从领导到民警,牢固树立“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的服务意识,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通过不断摸索,建立了“五四三”服务模式,即“五心工作法”(热心招呼,耐心解释,细心询问,真心帮助,倾心解决)、“四种服务方式”(延时服务,应急服务,预约服务,快递服务)、“三不下班制度”(不接待完最后一位办事群众不下班,不处理完急办事件不下班,不处理完当天事务不下班)。在满足群众需求、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能上发挥出了强大的作用。 为扭转春节期间群众扎堆办证的局面,该大队大力推行“互联网+”服务模式,人们只要通过登录微博、QQ、微信等信息化平台,就能随时随地享受到公安机关提供的预约办证和网上签注等服务,使很多身在外地的群众懂得通过网上预约办证,提前利用回家探亲之机办理证件,从而避免了今年春节期间群众扎堆办证现象的发生,同时有效地缓解了窗口民警的工作压力。 提高春节期间窗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是该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积极探索的课题,他们千方百计把日常工作做细做实,在窗口深入开展“微笑服务”活动,建立了“让窗口亮起来,让办证快起来,让微笑露出来,让群众赞起来”的服务举措;对老人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开通绿色通道;对情况的特殊的人员,特事特办,急事急办。1月24日,许岭镇70岁的孟先生和老伴到窗口办理赴港续签,经检查其材料不全,需要补充材料,因此,无法在当天给其办好受理的事项。老人非常焦急地说,他和老伴已购买了明天去往北京的飞机票,等在合肥工作的儿子寄材料过来根本来不及。后来,大队特事特办,帮他与其儿子取得联系,让对方通过微信将拍照的材料发送过来办理。在民警的帮助下,当天老人如愿办到了出境证件。 千头万绪服务第一 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里,每一个家庭的事情都是千头万绪,一件接一件。但对于出入境民警来说,却是最忙碌的工作时间。窗口办事效率提高的背后,离不开女警们无怨无悔的默默付出。有些群众平常忙于上班,只有利用节假日时间赶来办证。为了不让办事群众空手而回,节假日加班是窗口民警的工作常态,特别是春节前后。这个时候,上门办证的人员非常多。为节省时间,她们尽量少喝水,以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她们在岗位多坚守一分钟,群众在窗口就少等一分钟。“上班少喝水成了她们不成文的约束。”大队负责人胡文炬说。 为应对春节前后出入境办证高峰,大队决定将服务窗口由去年的三个增加到今年的四个。窗口增加了,而人员并没有增加,怎么办? 今年1月6日,大队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的方式,挑选了4名返乡过寒假的大学生担任出入境志愿服务者,负责指导群众填表、接受群众咨询和开展信息录入核对等工作,将3名民警从指导群众填表、接受群众咨询等工作中解脱出来,负责增设的窗口工作。经过两天的短暂培训后,4名志愿服务者正式走上服务岗位,他们热情的态度、温馨的话语、娴熟的业务知识,赢得了办证群众的交口称赞。 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先后荣获安徽省公安出入境窗口“微笑服务之星”和“安庆市最美警察”的窗口民警范琳,狠下心将刚满一岁的宝贝女儿送回老家桐城;正在休产假的窗口民警胡昱,孩子才五个月大,毅然将宝宝托付给婆婆照看,提前结束产假上班。 千言万语群众点赞 虽然窗口办理证件的群众少了,但民警们的自我要求更加严格了。办理一起出境业务,一共有十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严谨细致,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如表格内容是否准确无误,相关复印件与原件是否一致,对人像进行比对,录入人员信息资料,采集检核指纹等等。窗口民警每天下来,都忙得晕头转向,腰酸背痛,有时下班时间早过,街上已是霓虹闪烁,但他们仍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岗位上。 “今年1月7日至27日,我们共受理办证业务2260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受理的业务量增加了20%,但效率提高了好几倍。”宿松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王军介绍。 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宿松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自成立以来,先后荣获“全省出入境管理部门优秀服务窗口”、“安庆市政务中心优质服务窗口”等殊荣。在大厅群众留言本上,类似“真诚热心,服务优质”;“辛苦了,谢谢你们!”“你们的服务态度和效率超出我的想象,加油加油!”等发自内心的留言比比皆是。该大队广大干警深知:成绩和荣誉仅代表过去,未来的业绩还要靠大家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下走。(孙春旺 孙中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