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我还没有一次见过这么多钱。”这是1月24日趾凤乡吴河村贺某某在接受该村贺国荣2300元春节慰问金时大吃一惊,他及其女儿、外孙女都感动得泪流满面。这只是贺国荣为本村五保户捐款的一个缩影。 贺国荣,系宿松县趾凤乡吴河村人,现为常州市大展宏图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外出打拼多年,现已发家致富。近五六年来,每年春节前夕,他都要给本村五保老人送去年货和慰问金,对他们进行春节慰问,累计花费近10万元。 出生于1962年的贺国荣,弟兄4人,从小身居山区,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生活十分艰苦,就连吃饭都成问题,常常吃红薯度日。16岁时,考上凉亭高中。18岁高中毕业,高考失利的他,决定外出务工,闯出一条致富之路,立志改变穷苦命运。起先,他在一家木材厂当工人,每天上山扛木头,忍受蚂蟥吸血的痛苦。1995年,他去江西农副产品市场尝试搞农副产品批发,结果亏本了,还欠下六七万元的债务。2000年,他来到大都市上海,骑摩托车给人家送货跑业务,与此同时,他还利用摩托车载客弄点小费。 2002年,他到常州做纺织品生意,但不太景气。2003年,虽然遇到非典,但他时来运转。“你信任我不?借我20万。”头脑灵活、身无半文的他,试着向他的一个朋友开口借钱做生意。朋友觉得他诚实可靠,也就很爽快地答应了。这年8月份,他库存的纺织品原材料价格由原来的每吨1900元飞涨到8000元。由此他赚得了10万多元的利润,攫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2004年,他到县城光明市场买下了一套房子。一个山里娃,打几年苦工,就能在县城买房子,这在当时差不多算是个奇迹。以致他到村里开具收入证明时,老家的人们都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2010年,纺织品原材料价格再次暴涨,利润最高时他一天赚得60万元,仅4个月时间他就赚得600万元,由此他攫取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不久,他成立了常州市大展宏图纺织品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稳步发展,运行良好。 “翻身不忘引路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贺国荣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然外出多年,虽然自己发家致富了,但他时刻不忘家乡父老乡亲。他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曾穿着一双破鞋上山砍柴,还得用草绳捆着。这时,一位老奶奶赶在春节前给他缝制了一双布鞋,他十分珍惜,只是晚上穿,早上脱;路上穿,进校脱。家乡父老乡亲的恩情他时刻铭记在心,他一直寻思着找个时机报答他们。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近五六年来,每年腊月底,事业有成的他主动给本村五保老人送去大米、食用油、盐等,还给每户送现金500元。他通过一个干兄弟和村干部一起协助统计、分发,委托一家商店负责采购,派好份数,逐家逐户进行慰问,送去他对五保老人美好的新春祝福。去年最高一户得到1600元,今年2300元,仅今年春节,他为22家五保户和2家困难户花费了近3万元。“奀,叔叔一点心.....意”,今年慰问时,他老家隔壁72岁的老人,挖几根冬笋送到他手里,“意”字还没有说出来,手就不停地发颤,贺国荣的善举让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 他热爱家乡,大力支持家乡文化事业发展。此次回家过春节,得知恩师王森林在即将退休之际,在县城山水公园松月堂隆重举办个人画展,充分展示一名乡村教师40年的书画成就,体现个人社会价值,为广大退休人员做出榜样,给宿松人民献上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他亲临画展,对老师鼎力支持。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青山绿水,时常在他的脑海里浮现,时常勾起他对故乡亲人无限的思念。欣赏老师的山水作品后,他慷慨解囊,收藏了多幅关于他的家乡的山水画,以此变相支持老师,报恩母校老师恩情,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如果事业成功了,就要为父老乡亲做些事,当年老师就教我做善人,做好事。”贺国荣说,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的财富有多少,而是看他对别人的帮助有多少。言行一致,不骄不馁,不图名利,老老实实,默默奉献,这是企业家贺国荣的真实写照。(通讯员 吴金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