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看医生(1)

[复制链接]

2017-2-19 15:42 9354 0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7-2-19 15:42 |阅读模式

宿松龙湖 1#

2017-2-19 15:42

看医生(1)
石普水/文
公元2009年10月13日,农历八月二十五。与妻一道去合肥安医附院看医生。
这天清早下了一阵零星小雨,妻说不去,我却认为雨天人少好排队。当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火车上人果然真不多,一节车厢上只几个人,我一人坐着三个座位,自在逍遥。火车内干净极了,喇叭里播送着优美的抒情曲。我泡了一杯铁观音,轻吮一口,清香四溢,顿觉飘飘然。大脑很兴奋,思维异常活跃。是出差?还是旅游?
“医生”,汉代称“坐堂医”,相传名医张仲景曾作过长沙太守;宋代尊称医生为大夫,沿袭秦汉以来的官名;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为郎中,也是沿袭官名;当今社会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赞美为“白衣天使”,——奉上帝的差遣到人间来治病救人的天使
医生在我心目中是一个理想的职业,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实用职业。“条牛担种,不如手艺在身”——医生能照顾到自己及家人,惠及亲朋好友。年轻时我很想当医生,买过不少医书,梦想自学“成才”。但我记忆力差,缺少博闻强记的天赋;太忙,无暇专心自学。不久便知难而退,那些医书也束之高阁。
长期以来农村一直缺医少药。毛泽东时代出现了“合作医疗”这一新生事物, “赤脚医生”、“民师”如同今天的“农民工”一样的新名词。“赤脚医生”是识字的农民通过医疗机构的短期培训回家背药箱,打针,发药。一间土砖房子里摆一张旧桌子,一把椅子,几条凳子,外面用石灰水一刷,用红笔画上“十”字标志,一块小木板上歪歪斜斜地写上“××医疗室”——这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医院。那时提倡“一根银针一把草”,一个药柜里几十种常用药品,尽管简陋,毕竟有“医院”。六十年代初,我从牛背上跌下来,手腕骨折,是一个50多岁的女农民给“治”好的。
我大儿子现在30多岁了,但一直怕打针,说来倒有一段因果故事。一位退伍军人请公社干部们喝酒,书记在酒桌上对大队书记说,“你们大队合作医疗要扩大。”于是这位农民便成了“赤脚医生”。偏偏我儿子病了,这位认识几个字又有力气的农民给他打针,打针讲究“两快一慢”,不知是进针过快还是力气过大,打针时儿子大声喊痛,后来好一阵子走路脚瘸。一问真正的医生,说是针刺伤了骨头!
这就是“赤脚医生”。
小儿子生疱,去看医生。“赤脚医生”随即拿出一小刀,吓得我一声大喊,医生笑骂我“护儿”。不然,他一刀下去挤出脓血便好了。这种技术如农村兽医“阉割母猪”,脚踩住母猪头,不消毒,用刀割开肚皮,完事后抓把泥土按在伤口上——据说这是狱卒从华佗夫人手上抢下来的最早的外科手术!现在有人说中医不科学,从这一点看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我坚信中医。电视上看过有豪杰受刀枪伤,口中咬紧一条毛巾,身子用绳子捆绑,用钳子取出子弹,把铁烧红烙烫伤口,一阵烟雾腾起,豪杰一声惨叫!然而儿子不是母猪,也不是英雄豪杰,虽不是今天的小皇帝,但是一个娇嫩的小娃娃,如何受得这种原始手术的痛苦?
用瞎子算命先生说儿子们只是 “犯痛星”,而我孙女则是“犯残疾”了。孙女两岁走路,妻发现她走路不同其他小孩,两腿一比似乎不一样长,到县城检查医生说是“髋关节脱位”。后来安医附院做手术,医生说病因是小孩出生时拍打屁股用力过大,或双手用力抖动两条小腿而致!我才知道髋关节脱位”是接生婆的“功劳”。这位“医生”身高1.5米左右,体重则绝对不少于150斤,五短身材,富态极了。她是只读过初中的农民,但丈夫是乡医院“院长”,一位只读过初中的农民,接替父亲的班在医院工作。
尽管都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们是中国农村医院的正规“医生”。
(2009.10.14)(1433)(2)a2014.5.17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版主
:
30667850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0

帖子0

积分0

图文推荐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