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张恩乐 ——看医生(5) 石普水/文 5月27日在专家门诊看到张恩乐医生,我明白了宋江为什么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我是在网上知道张恩乐教授的大名的。在我的印象中,中医教授一定是位派头很大的老头。但我见到的张恩乐教授是位女的,身体瘦瘦的,相貌穿戴都极普通,路上碰到谁也不会认为她是中医著名专家教授。 “您坐!” 听到教授的一声“您”,我受宠若惊。终于有专家把患者当人了,几天来象范伟说的“冰凉冰凉”的心顿时感到无限温暖。“美言一句三冬暖”。说来惭愧,我虽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虚衔,但在北京我说普通话司机说我是江西人,可见普通话安徽数我最差。正因为如此我把病情写在纸上,递给教授。教授认真地看着,细致地提问,并逐一给我作解释。她说,糖尿病中医叫消渴症,最明显的特征是口干而大量饮水,我最高指标是10·56,现在基本保持正常水平,这种状况还是较好的。现在这种病较普遍,既不能掉以轻心,又不能有心理压力。对我写的“健忘”,教授说,上了年纪的人,记忆力都不同程度地比以前差,这很正常。她的同事婆婆以前是会计,精明强干,现在记忆力特差,钥匙挂在颈上。教授自己也常忘事,备一个小本子把要做的事记在本子上,“好记心不如烂笔头”。她要我加强记忆力锻炼,我说在《龙湖书屋》博客写文章,她说这好,“生命在于脑运动”。对我写的“衰老”“戴老花眼镜”,她说“四十四,眼前一簇刺”,五十多岁戴老花眼镜正常,不算明显衰老,对自己应该有信心。“消瘦”中医指皮包骨头那种,我还算较好。接着她又对我“望”“闻”“问”“切”,给我测血压,问二便,望舌胎,两次把脉。最后确定治疗方案为“养血柔肝,宁心益智”。开好处方后,教授告诉我,熬中医第一次一定要沸后再熬30分钟,第二次一定要沸后熬20分钟,像煮粥那样药才充分出汁。她告诉我说,糖尿病人要做到三点: 第一是控制饮食——这是最根本的。糖尿病起因是过食甘饴。不控制饮食,再好的药物也没有用。 第二是加强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增强体质,扶正才能祛邪。 第三是合理用药——贵的不一定好,便宜的不一定差。要对症,经常检查血糖情况。 “医行信家”。我仔细地聆听着教授的金玉良言,心里充满信心并无限感激。在安医,门卫、排班护士、摄片室的医生不把病人当人,张教授不止把病人当人,而且当亲人;她不仅治身体病,而且治心理病。——“上医治未病”。张恩乐教授是当代“上医”。她是中医医生,又是心理医生,更是一个病人可以肝胆相照,性命相托的好医生。这样的医生治病,未开处方已先好了一半。 到安医看专家都是不幸的人。 我幸运,——我碰到德艺双馨的张恩乐教授。 2008.5.30.(10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