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医生(7) 石普水/文 2008年8月4日,我们又到合肥看医生。火车晚点,到西客站时已到13:10。从空调的火车下车立即感受到“秋老虎”的余威,觉得浑身不自在。跟着人流涌出站台,几部面的立即上了人。这时前面来了一部136公交车,我同妻便奔那部车去。等我们挤上车时座位已坐满了人,一打量,后面有一空位,我忙奔过去坐下,妻子也来到我身边。“你坐吧?”我说。“你坐。”妻站在我旁边。这时,我右边的一个小伙子站起来对妻说:“您坐!”我好生敬佩,打量着眼前这位小伙子:个子不高,穿一件普通白衬衫,并不白晰的国字脸,高颧骨并不很英俊,20来岁,背一个不大的普通布包,一个朴素内向的学生,但那普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文明高雅的心,——在炎热的城市我感觉到舒适的凉意,体会到“造物无情人有情”。 第二天清早查血。我忘了头天下午交费,等到7:30上班交费可迟了一小时时间了。我到排队抽血的人中打听到后面有收费的人。“后面”是那里?俗话说“路在嘴边”。我逢人便问,这时,一位一手拿着棉球一只胳膊弯着显然是刚抽过血的大姐走过来说:“我给你带路!”说着快步走到前边,把我引出大楼向前边一幢楼指着说:“前边就是!”一直到我走到门边她还望着,手一挥意思是向里走。我转弯抹角来到一处写有“绿色通道”的牌子前交费,而眼前还晃动着给我引路大姐的身影,这也是一位普通的人,但却是古道热肠,有一颗的金子般的心。 抽血的人很多,各窗口都排起了长龙。我赶紧倒过一杯茶在椅子上坐下等。旁边坐看一对老夫妇,年纪大约都80左右,鹤发童颜,精神很好。老大娘手上拿着个手提编织袋,里面恰好放一茶杯及毛巾牙刷、牙膏。我手中的茶杯越来越烫人,便搭讪着问:“您老的袋子那里买的?”“前好几年买的。现在好象不出这种袋子。” 抽血的人少了,我起身排队。忽然身边有人说:“这个给你,干净的!”我一看,是刚才那位白发童颜的大娘,手里递给我一个小方便袋。原来大娘是怕我茶杯烫手给我找来方便袋。“谢谢!”我接过袋子,上面印有“福年来早餐”,右上角一行小字:合肥市著名商标。这位菩萨心肠的大娘生活档次还挺高的,说不定是一对离休老干部呢。 怪不得气质这么高雅:夫妇俩不即不离,气定神闲,虽在医院犹在家中;怪不得身体这么好:关心别人,体贴别人,看病也夫唱妇随。这时前面人叫“把胳膊伸过来!”原来轮到我抽血了…… 抽过血,一转身,一对老菩萨走了。她的“福年来”还在我手上,里边装着我的茶杯。我叨念着“福”“年”“来”。想到车上主动让座的小伙子,交费热心引路的大姐,心中一阵温馨: 40多年前的雷锋又回来了,又回到合肥来了!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那首歌“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008.8.17)(1082)(《今日入城市(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