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三味】55、咏而归,平安而归 安徽 宿松 吴火保 好生羡慕孔老夫子。师徒席地而坐,促膝谈心。夫子开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论语》中这一段文字,被称之为儒者的“清明上河图”。学生曾皙留下一段经典名句:“莫春者,春风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服装,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沂水里洗洗温泉,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他当即得到先生肯定:“我欣赏曾点的情趣。” 好一幅令人神往的人与自然亲近的图画!一幅师生和谐相处的见证图! 2006年,我们班45名学生开展了一次远足活动。师生途步行10多里来到小麦山腰。学生都是第一次走这么远,有的学生走不到3里路便喊难了。但是他们相互鼓励加油,终于一齐到达了郁郁葱葱的山坡。看到绿树青山,孩子们忘记了劳累,喊着叫着嚷着唱着打着闹着。投身大自然怀抱中,他们原形毕露,好象又回到天真烂漫的童年。他们躺在绿草中仰望蓝天白云,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连平时最内向的孩子也妙语如珠,话语不断。他们忘却了毕业班枯燥紧张的学习,身心得到尽情释放。什么升学压力,什么精神压抑,全都抛向九霄云外。他们在日记中、作文中反复说到这次远足。后来读高中读大学再见面时这次远足活动永远是必说话题,而且一说到这必然眉飞色舞。 一次远足活动在学生心中刻下终身的印记。科任老师我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组织学生远足活动虽然深受学生欢迎,至今却再不敢开展。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比诗还美的名句虽令人神往却又令人谈虎色变。咏而归虽充满诱惑,但却是个烫手山芋,一道难题,让人敬而远之。 如何破解中小学组织学生远足活动的难题? 首先,必须解决认识问题。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在大人怀抱里长大,在庭院高楼里长大,甚至农村孩子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远足让他们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不仅丰富学生的生活,而且有益身心健康,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有利身体发育;又有利于学习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同时在活动中密切了师生关系,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远足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能起到课堂上根本达不到的效果。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完全必要,非常及时。 其次,必须解决思想问题。远足活动首先是主管部门不批准。安全重如泰山,令人谈虎色变。要让领导放心必需立下军令状——写出书面可行性报告。详细介绍活动全程安排,周到的安全保证措施,让组织放心。其次是家长不允许。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子女看得比天还重,安全问题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组织者必须让学生跟家长做细致说明。要说清远足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安全保证措施,让家长放心。做到学生绝对自愿,不能强求。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让学校与家庭共同负责,皆大欢喜。 第三,必须切实保证安全问题。组织者首先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形成完善的活动方案。设想到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的一切细节。具体活动要有领导,有组织。一个班至少三至四位学校领导和科任老师同行,形成有力的组织领导。宣布必要的组织纪律,成立临时组织,每位老师管10位学生,10位学生组成固定活动小组,每组有男女两位正副组长。“一切行动听指挥,”形成固定的垂直领导,小组成员形影不离,自始至终不允许个别分散活动。做到高高兴兴的去,安然无恙而回。 咏而归,平安而归。远足给学生心里留下一片绿地,让学生玩得痛快舒心,让家长放心,领导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