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诗词联赋] 【史记】李白寓居河西山(吴垠康)

[复制链接]

2017-4-12 23:04 16250 0

世纪网编辑部 发表于 2017-4-12 23:04 |阅读模式

世纪网编辑部 1#

2017-4-12 23:04

      李白诗酒风流,超凡脱俗,拒绝科考,空怀抱负,虽四十二岁时通过走后门、炫文采被召入长安,做了唐玄宗身边的御用文人,但经常让杨贵妃、高力士们下不了台,没干上两年,就不得不卷起铺盖走人,重拾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游历生涯。按说,不适合从政的诗歌天才,扬长避短未尝不是好事,只是半道上杀出了“安史之乱”,让李白的晚年像当时的唐朝一样,遭遇了厄运交恶的拐点。据史料考证,李白与宿松县令闾丘交游甚,自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到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或因避难,或因养病,曾长时间寓居宿松城郊河西山(今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据说闾丘还动用“养老金”专门为他修建了木屋居。
【史记】李白寓居河西山.jpg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龙椅也坐腻了,纵情享乐不说,干脆当起甩手掌柜,每天就见三个人:贵妃杨玉环,宦官高力士,宰相李林甫。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全权代理朝政的李林甫当然不会错过天赐良机,翻手为云覆手雨,谁要闹不团结,哼哼——千万别信什么宰相肚里可撑船!在群臣的期盼中,李林甫总算死了,谁知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继任后,花花肠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上下争权、官民夺利、营私结党、政治腐败,各类社会矛盾如癌细胞蚕食着大唐肌体。更糟糕的是,当年李林甫藉口文官不懂军事,多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埋下了兵权膨胀、分庭抗礼的隐患。混血胡人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表面上骗得玄宗一百个放心,内心里却在觊觎那把龙椅。天宝十四年,他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范阳,攻陷洛阳,迫不及待地自封大燕皇帝。在这政局动荡、狼烟四起的混战时期,不屑于乱世出英雄的李白,躲到庐山过起了隐居生活,但曾经沧海难为水,宿松县令闾丘的一封书信,他就坐不住了。从庐山到浔阳(今江西九江)渡口,绝长江至桑洛州,再穿龙湖,沿二郎河溯流而上至宿松城郊河西山脚下,一桌丰盛的接风酒正虚位以待。闾丘与李白诗酒唱和、情趣相投,常挤出时间陪吃陪喝陪游,当地政府如此厚待文人,李白怎不心情舒畅!以至乐不思蜀,把庐山给忘了。
       一开始,闾丘将李白安排在驿馆住下,吃住无忧,但人家毕竟是“赐金还山”的老干部,碰到过往官员,难免繁文缛节、客套应酬,素来放荡不羁、蔑视权贵的李白受不了啊!于是闾丘同城郊南台寺的住持打了招呼。住持想,他李白信奉道教,入我佛门岂不尸位素餐?但碍于领导面子,还是在居士林里安排了上客房,并在寺旁筑读书台一方。
南台寺在河西山东侧的二郎河边,山上花木葱茏、石怪洞幽、移步换景、恍若仙境,闾丘每有闲暇便与李白登山雅集,有时还提上黄酒,揣着古筝,垒石为桌,斗酒赋诗,其情其景毕现于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醉眼朦胧的李白,早忘了闾丘乃朝廷命官,既然无案牍之苦,无红尘之扰,与归隐山林的幽人何异?李白贴着闾丘的耳朵说,你先回去,我还要休息一下。上哪休息呢?原来他每次醉酒后,均在山腰的石莲洞内席地而卧,一串串呼噜声被溶洞放大,引得掠过洞口的山雀唧唧喳喳、交头接耳。李白醒来爬上山顶五祖亭,碧天如洗,一目千里,远处的庐山若隐若现,诗人文思泉涌,随口吟出《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年,政局继续恶化,安禄山先克潼关,再捣长安,吓得唐玄宗尿湿了裤子。亡命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将士们坐在地上闹情绪,既然安贼起兵因杨玉环兄妹,那就先杀了他们以谢天下,再南下四川。自身难保的唐玄宗拗不过,只好忍痛割爱。这时,太子李亨与永王正在合力平叛,夹击围歼,各个击破,搞得安禄山睡觉都要睁半只眼。太子亨见不少失地相继收复,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支持下,干了一票抢班夺权的勾当,即皇帝位,改元至德,至于那个苟延残喘的玄宗,遥尊上皇天帝就给摆平了。同样出生入死的永王当然不甘心小算盘砸锅,借继续东巡平叛之名广纳人才,扩充军备,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李白也被纳入视野,并派人到宿松找他下聘书,想不到李白已熄灭的政治抱负,又死灰复燃了,欣然进入永王幕府。在河西山西侧的饯客岭上,李白拉着闾丘的手难分难舍,倚马而就《赠闾丘宿松》:
阮籍为太守,骑驴上东平。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
偶来拂衣去,谁恻主人情。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飞鸟还旧巢,迁人反躬耕。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吾知千载后,却掩二贤名。
但李白的宝还是押错了,因为永王的举动遭到李亨的猜忌,很快被重兵剿杀,他也因此受累。李白下狱浔阳,病魔缠身,幸得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多方斡旋,在牢里熬了大半年,总算于757年保外就医。举目无亲、四顾茫然的李白,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恶心呕吐、咳痰胸痛等病症日益严重,在这贫病交加、人皆避之不及的落难之际,刚刚退休的闾丘伸出了援手。
闾丘离官后,在城西沙塘坡(今宿松县城沙塘街)闲居田园,雨前在塘里钓钓鱼,天晴在坡上种种菜,夜晚在灯下或赋诗作对,或研读药典,退休生活安逸而充实。得知李白境遇凄惨,闾丘赶紧带上干粮雨伞,赶赴浔阳。浔阳乃水陆枢纽,即使处于战时戒严状态,仍商贸繁荣,歌舞升平。流落街头的李白,形容枯蒿,气息奄奄,看上去不是57岁而是75岁,浪漫诗人的风流倜傥荡然无存。闾丘辗转把李白接到家中,望闻问切,熬药煨汤,药铺不能配伍的,他就去河西山上采撷。几番诊治调养,李白病情有了好转,心情逐渐平复,以诗《赠闾丘处士》为谢: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谈山海经,散帙卧遥帷。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闾家世代为医,闾丘这一代虽弃医出仕,闲暇也不忘翻阅药典,琢磨医术,他诊断李白病自肝肺,用今天的术语大抵是酒精性脂肪肝与肺结核。肺痨难治,且易传染,李白怕祸及闾丘一家,曾两次赠诗宰相张镐,自叙身世与窘境,以期博得救援免得拖累闾丘。
一生欲报主,百代思荣亲。其事竞不就,哀哉难重陈。
卧病宿松山,苍茫空四邻。风云激壮士,枯槁惊常伦。
这是摘自《赠张相镐二首》的诗句,全诗计86句,430言,可谓句句动情,字字落泪。也不知道张宰相是忘了查阅邮箱还是举报了垃圾邮件,李白天天在沙塘坡盼啊盼,盼来了秋霜,盼来了冬雪,却未盼来邮差的影子。彻底失望的他,坚决要搬出闾丘家,闾丘没办法,又去找南台寺住持,无奈人走茶凉,住持借口婉拒了。闾丘回家不见李白,在房前屋后打转转,急得跺脚呼号,突然灵犀一动,径直朝河西山奔去,山腰石莲洞壁斜靠一人,找着了。两人相见,抱头痛哭,但李白去意已决,誓不再回。
时值初冬,李白体弱多病,呆在阴冷的石莲洞里岂不死路一条?闾丘赶紧回家摸出养老的银子,请工匠在洞旁伐木解板,筑高脚木屋一幢,每天还捎些菜肴、草药来,给他治病,陪他聊天。说也奇怪,几个月后,李白的病居然奇迹般痊愈了。
那日,闾丘把李白请到沙塘坡家中小酌,突然两个捕快一脚踢开了虚掩的柴门,说狱案未结,哥们走一趟吧。李白再次下狱浔阳,半年后又流放夜郎,幸在白帝城半道上被赦免,要不然今天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就见不到《早发白帝城》了。重获自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的不幸晚年祸起安史之乱,巧的是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他病死当涂时,安史之乱也以破产而告终。到底是谁陪葬了谁?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白留给我们宿松的读书台、聪明泉、清风亭、木屋居等一大批文化遗存,即使在寻常日子也能祭出千年追思,让诗仙遗风在古老土地上绵延不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工作组
:
56565kjkjk@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109

帖子1221

积分264967

图文推荐

  • 温情传递,爱满宿松丨宿松公益工会暖心守护

    在宿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工会大家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宿松公益高岭联络站携手高岭邮局慰问困难家

    在生活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让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