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穷男富女” 石普水 有一句古训叫“穷男富女”。不知出自何处,但觉得非常深刻。似乎孩子成长必须从“穷”开始。 徽商富甲天下,但是,徽商的成长就是从“穷”开始。“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做得生意,囝啊心肝肉;做不得生意,活鬼活孤幽。”徽州的小孩念完了《三字经》《千字文》,就被亲戚推荐到千百里以外去学生意。每个徽商的发展史都是艰辛苦涩的,他们人生的旅途就是从穷开始而以致富结局。 有人对胡润榜富豪上的中国富豪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每年前205名富翁中正好有100名富翁家庭出身一贫如洗,接近50%。这些贫民富翁都经历过穷困的童年,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整天都被饥饿所威胁。比如靠贩卖汽车起家的冼笃信(1999胡润富豪榜第19位),小时候吃得最好的就是一筐番薯加一把米熬成的稀饭,“稀饭里只有几粒米,一年只能吃两次肉,一顿是过年,一顿是端午节。”为了给自己加餐,他甚至还把目光盯上了山上的老鼠、松鼠、野鸡和蛇。——贫穷是他们人生经历的宝贵财富! 满清一族入关前,英勇善战,出生入死,打下了大清江山。但后来这些皇亲国戚的子弟却变成“纨绔子弟”,不堪一击。为什么?锦衣玉食,富贵荣华,使他们思想身体蜕化变质。所以人们常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我们常对一些有功之臣沦为贪官而扼腕痛惜。他们出身贫穷,早期奋发图强,品学兼优,年轻有为,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对地方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在有钱有权后养尊处优,养情妇,买官卖宫,贪图享乐,腐化堕落,沦为罪犯,教训尤为深刻。“男人有钱就变坏”。钱是个好东西,缺不得也多不得,更贪不得。为什么世界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把自己的那么多财富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钱又是个坏东西。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后一代“80后”“90后” 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 “啃老族” 。其构成主要有六类人群:一类是高校毕业生,他们过于挑剔,认为这不行,那也不行,最后挑来挑去没有工作。 二类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他们觉得在家里很舒服。 三类是“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他们虽然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缺乏真才实学而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打工者。四类是频频跳槽者,跳来跳去最后“漂”到无事可做,靠父母活着。 五类是单位里下岗的年轻人。最后一类是文化低、技能差,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啃老族” 是新时期的“纨绔子弟”,他们都没有受过“穷”,被父母爷爷奶奶宠爱坏了。他们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香喝辣,成天混在网巴,没钱就偷,就抢,就杀人,一捅几十刀,颈脖子割断,拿了钱无事人一样继续上网!这些令人咋舌的变态让我们触目惊心! “人之初性本善”,农村一直流传着“娇儿不孝,娇狗上灶”、“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这是千百年来人类的经验总结。 为什么老一辈革命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农村、工厂贫困地区,对我们应有深刻启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训是对人生富有哲理性的深刻认识,是对历朝历代兴盛衰败的经验总结,是提醒我们做人的警世名言! 至于“富女”,有其历史性。以前说名门望族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有教养素质高。富人家的女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舞文弄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知书达理,孝顺公婆,夫唱妇随,相夫教子,这是难得有教养的优秀女子。时代发展到今天,“只生一个”,现在条件下女孩儿也不能娇生惯养,也要“穷”。 (2009.7.31)(1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