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您几时开始三只脚? 石普水 “小时候四只脚,长大两只脚,老的时候三只脚,——猜一种动物。”您猜得到吗? 清晨散步,远远望见一位柱着拐棍的颤巍巍老者。满是青筋的手上紧握着自制的拐棍,不过手握的那头倒很光滑。认识的,我早年的一位学生家长。走近细看,脸色与黄土无异,满脸丘壑纵横。眼睛很小,深陷在眼眶内,眼珠混浊无神。当年那一张嘴,轻言细语,滔滔不绝,特会说话的,凭这张嘴,老人挤身大队支委行列,薄嘴唇紧抿着,紧密地团结在牙齿周围。 岁月无情! “您老到哪里去?”我停下来问。 “散步。”他回答。呵,他思想还是挺超前的!农村老人健身的不多见。老人的儿子在安庆上班,一米八的身材,天生富态加之营养保健良好,粗壮但不显肥胖。国字脸白里透红,大眼睛明亮有神。五官端正,相貌堂堂,走到哪都是官模样——至少县处级的。平时吃香喝辣之际是否常常想到农村颤巍巍的老父亲? “头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意思是说三十岁以前和父亲一起出去,人家会说这是谁谁的儿子;过了三十岁以后和父亲一起出去,人家会说自己的名字,而父亲则没有名字了。——父以子贵!封建社会儿子做大官后父亲哪怕目不识丁,也会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兹以覃恩,封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 我们家流传一句 “三十年前父牵子,三十年后子牵父”,意思是说三十年前父亲扶养儿子,三十年后儿子赡养父母——“儿子赡养父母”天经地义,自古而然。 8月29日,太湖县7人正在农田喷洒农药,躲到附近小水库旁一间简易的鱼棚里,却不幸被球雷击中,导致6人死亡1人重伤。他们最大的是67岁的欧阳松喜,最小的 51岁的欧阳松林。(2009年08月31日《新安晚报》)这一典型特例折射出老年农村农民的艰辛。五、六十岁的老农民为了生活,在烈日下背着沉重的农药打药水仅换得40元的工资! 据报道,湖南祁东县一名七旬老人来到北京当众抢劫,就是为了入狱养老,享受监狱的“福利”。这一起令人心酸的极端事件,却折射出我国农村养老制度的困境。 “儿子住高楼,老人住猪椆(方言,指猪圈)”。“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老人们劳动不仅养活自己,儿媳们回家吃老喝老,过完年像候鸟似的远走高飞。留下的孩子要爷爷奶奶照看,名副其实的“啃老族”。老人自己病了却无人照顾,有的老人一直到死了,儿子们才匆匆忙忙赶回家。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几千年的古训。但农村的现实是年轻人必须 “远游”外出打工赚钱。这是农村的现实。 农村老人最大问题是精神压力。孙儿、孙女们是“小皇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奶奶做的饭菜往往不合他们的胃口。他们把爷爷奶奶的话当耳边风,不听,嫌唠叨。电话告御状,一告就准,媳妇在儿子跟前吹枕边风,老人倒背上“虐待”孙子的罪名,有苦无处说! 其实人人都有老的时候!——“记得当年骑木马,转眼便是白头翁”。人人都是由 “四只脚” 的婴儿爬到“两只脚”的少年,最后又必然进入老年的“三只脚”。 “老吾以及人之老”。 “常回家看看”!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 “屋檐水滴现窝,点点不差分” 。今天我们尊敬善待老人,明天儿孙们也会尊敬善待我们! 实行计划生育,提倡“只生一个”,中国的家庭发生了根本变化。“8421” 家庭结构(8个老人,4位父母,小俩口加1个孩子)令千禧后不堪重负。社会上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老人味。同时“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愤老情绪在年轻世代中蔓延。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00年占到10%,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7%,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中国已经世入了老龄社会。 “未富先老”老年人的问题已中国的社会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 现在的儿女们也有心难照月。他们要“为国尽忠” !这么多老人吃喝拉撒睡的生活问题,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问题,稍有不慎造成矛盾便会成为旷日持久的焦头烂额的两头不讨好的家庭战争。 “国家养老” 才是解决老人问题的最好办法。因为人人都有“三只脚”的时候!因为我国的“三只脚”愈来愈多! 愿“两只脚”们多读《陈情表》。“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 (200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