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吃的问题是大问题 石普水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顺便问一句,你知道鸡吃什么?老鼠吃什么吗? 要我说出来这话保准吓你一大跳。“鸡吃肉,老鼠吃菜”,您相信么? 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我家两只鸡,是人家送儿子的。母鸡,舍不得杀,留着下蛋。每天学校中餐吃不完的饭,我都带给它吃。白饭,干干净净的白米饭,那两只鸡,看看,心不在焉象征性的啄了一下,走了,它不吃白饭。麻雀等小鸟迅速飞来,鸡高姿态,任凭鸟儿吃饭,它吃青菜去了。但是有一天,我发现饭里有一些鱼肉,倒在地下,两只鸡迅速地啄跑来,睁大眼睛寻找米饭里的鱼肉。家中剩下的鱼圆、肉圆等剩菜,倒在地下,两只鸡也迅速啄起来。 啊,鸡变成了肉食动物! 楼上晒了一些萝卜干,几天后去收,发现一地鸟屎,只剩几块萝卜皮。鸟儿也与时俱进,吃起绿色食品来。 我讲给同事听,同事不以为然,给我讲新闻。 他家老鼠肆无忌惮的活动,买来老鼠夹。用肉做诱饵老鼠不吃;放鱼,老鼠也不吃。老鼠到底吃什么?后来发现家中买来的青菜被拖得到处都是,于是他用青菜做诱饵,果然把老鼠逮住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今天老鼠成精了,它不吃荤,改吃素了,鸡倒变成了肉食动物。鸟儿也与时俱进,吃起绿色食品。 民以食为天,吃的问题是最大问题。 学校对每天中午的学生营养午餐煞费苦心。鸡蛋、豆腐、海带、鸡、鸭、鱼,轮流转着。不能说花样不多,不能说营养不丰富。但是,孩子们众口难调,每天,几个垃圾桶里满满的都是鸡,鸭,鱼,干干净净的饭,满碗往里倒孩子们毫不可惜。 教师们呢,望“肉”兴叹。不是不能吃肉,美味佳肴实在充满了吸引力;而是不敢吃,吃了肥胖,“三高”令人望而生畏。欲吃不敢,欲扔不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于是乎,也只好把肉统统倒进垃圾桶。“作孽!造折磨啊!”老师们无可奈何地感叹。曾几何时,垃圾桶里的白米饭,是我们望眼欲穿的美味佳肴啊!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诗流传了一千多年。“酒肉”千百年来是富人的代名词,是穷人向往的小康社会。肉,对穷人是梦寐以求的东西啊! 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只很瘦的小羊死了。晚上,一家人正在兴高采烈地忙活着,一位饿得浑身浮肿,佝偻着有气无力的同屋人说:“你家的羊头‘卖’给我好不?”一只瘦瘦的小羊多少肉啊,大人小孩恨不得生吞活剥,有给你的么?这位颤颤巍巍的走了。几天后,他死了,饿死的。他还不到50岁,正是人生壮年。或许,那个小羊头能救他的命!一个现在谁也不看一眼的小羊头能救一个人的命! 这是绝对真人真事。能说这家人不道德么?他不饿死,说不定这一家也有人要饿死!好汉不值一粒米。“肚子不饱,思想不通” ,在饥饿的驱使下,人的尊严荡然无存。古往今来芸芸众生中恐怕只有一个“廉者”,他“不食嗟来之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毕竟凡夫俗子都是血肉之躯,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30年前想吃饱,30年后想吃好。我们经历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变化。小时候我们上学常唱歌: “肚子饿,裤要落,叫声先生早放学”,这是真实写照。但是回家也不能吃饱。大人说,“肚子是横皮,随大随小!”这话倒是真的。一年里难得一次肥肉蒸面,那对我们是伟大的共产主义的幸福生活。站在灶前,饥肠辘辘,眼睛瞪得大大的,还没有蒸熟就开始想能吃几大碗! 屋里一位同年女孩,大约只有三、四岁,家中煮雁肉,她偷偷地想尝尝,结果弄翻了汤罐,烫伤了胸脯!这是人的本能啊!能责怪她么? 1968年我学木匠,学校红烧猪头肉,肥肉混合着酱油,那个香呀,香气随风飘来,钻入肺腑。嗅着那个气味,那个那个美呀,不迪于瘾君子嗅到毒品。能说我好吃么?那年我才13岁。今天,13岁的中学生谁吃肥肉? 电视上说,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800万吨,价值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惊心动魄!这应该还是一个保守数字。我们学校剩饭剩菜每天至少6袋! 农民拿去喂猪,这是最好的利用。正月十二,朋友儿子结婚,孚玉山宾馆,满桌子山珍海味,吃的不过寥寥无几,吃的少少,剩的多多!糟蹋钱啊!怎么办?规格定低了寒颤。 我一位本家爷爷,80多岁的离休干部,不管参加什么活动,从来都不在外就餐,必须回家吃饭。他身体很好。在家定时定量吃放心食品,恐怕也是养生保健措施之一。所以,我现在也尽量少聚餐,在家定时定量吃放心食品。 今天我们吃什么? 上海市竟然发现了地沟油!有人让地沟油改头换面,吃到了上海市人的肚子!我们的餐桌上谁保证不是地沟油或者天沟油? 香港规定,进出旅客每人只能带两罐奶粉!为什么?内地人拼命从香港抢购!为什么从香港抢购?偌大中国竟然没有国人放心的奶粉! 不禁惊呼:今天我们吃什么?喝什么? 民以食为天。但愿,不能民以食为“忧”。 (2013.3.12)2017/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