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您视钱财如粪土么? 石普水 “视钱财如粪土” ,这话谁说的?没有考证。想来说这话的通常是古代隐士或者大侠,要么义士,品德高尚而性格怪异的人。 然而,今天的孩子们也“视钱财如粪土”。楼梯上有一个一毛钱的铅币,前天在,昨天还在,今天上午还在,静静的躺在那里。人来人往的楼梯上,没有人捡,不愿意也不屑于捡起这一毛钱,真的“视钱财如粪土”。 今天的孩子不爱钱?孙子今年12岁,他感慨没用过“百老儿”。估计孙子如果看见一毛钱也会嗤之以鼻,不屑于为“一毛钱折腰” 。他只喜欢“百老儿”。 今天看来,说“视金钱如粪土”的,如果是富人,那是狂妄,也是虚伪——他的钱天上掉下来的吗?如果穷人也视金钱如粪土的话,那他就离饿死不远了。 视金钱如粪土的人肯定不缺钱。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哪样不要钱?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没有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快要死去而“爱莫能助”。世界就是这样残酷。所以有两句话相当经典“我视金钱如粪土,金钱视我如粪土”;“过去人们视金钱如粪土,现在人们视粪土如金钱” 。 完全可以这么说,当今社会说“视金钱如粪土” ,不是迂腐,就是穷酸。换句话说是狐狸吃不到吃不到葡萄才自欺欺人说葡萄酸。 “富贵于我如浮云” , 是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的名句,前一句是“丹青不知老将尽” , 表达的是作者对洒脱放达和怡然自得的人生的向往,他所写的是“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一句宽慰别人的话而已。 “君子固穷”,阿q说的。出自《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孔子一生不得志,生前“累累若丧家之犬”,死后大红大紫,落个虚名。现代社会鼓励人穷则思变,“胡作非为”说不定可能有所作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话出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俗话说“人无利益,谁肯早起” ?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一句俗话来自“增广贤文”。而我最早却是从屋里一个叫“吴奶奶” 的老人口中听得到的。 从前,兄弟两人后院里有棵梧桐树,里边住着个金翅鸟。一天,老大手拿尺子,围着梧桐树量来量去。金翅鸟看见了忙问:“你量树干吗?”“我打算把这棵树给砍掉,现在量一下尺寸,看看这树能值多少钱。”“你千万别卖,树一倒我就没处住了,有困难我帮你想办法。”“你有什么办法呢?”“我驮你到东海岸弄点宝贝回来。”老大挺听话,吃了口饭,就早早到树底下等着来了。天黑以后,金翅鸟让老大坐在翅膀上,嘱咐道:“你合上眼。”飞了好一会儿,金翅鸟说:“到了,睁眼吧。”老大睁眼一看,遍地尽是金银财宝,他随便拾掇了几块,装满身上的布袋,金翅鸟又把他驮回了家。老大拿上财宝到城里换了好多好多钱,过上了好日子。 老二眼馋得不行,问哥哥:“你成天不干活,又有吃、又有喝,东西都是从哪儿弄的?”老大很是老实,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老二听后,暗自高兴,也找把尺子,到树底下装模作样量来量去。金翅鸟也答应驮他去东海岸。老二跑回家找了个大布袋,吃过晚饭骑上金翅鸟就去了东海岸。老二是个贪财鬼,看见那么多财宝,恨不得一下子都装回去。装了一会儿,鸟催促说:“该走了。”“来一趟不容易,让我多拾点吧。”不管金翅鸟怎么劝,老二就是不听,只顾拼命地装,太阳快出来了,金翅鸟顾不得老二,丢下他,自己飞回去了。 老大不见老二回来,就问金翅鸟是怎么回事。金翅鸟说:“早被太阳晒死了。”老大听了心里一阵难过,到底还是亲兄弟,他对金翅鸟说:“二弟死了,你得把他的尸体驮回来呀。”金翅鸟又飞到了东海岸。东海岸是日出的地方,太阳一照比火都烫,老二的尸体早晒干了。身上直流油,老远能闻到香味。金翅鸟见了,不顾一切大口大口吃起来,眼看太阳快出来了,心里还说:吃了这嘴就不吃了。吃了这嘴又想吃那嘴,结果太阳一出,把它给晒死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故事。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有才有德的人谓之君子,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这是我们的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和忠告,它告诫后人取财必须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 。 “人无混财不富,马无夜食不肥” ,这是流传很久的俗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君请看,社会上哪个人是靠辛勤劳动能致富啊?再怎么没日没夜地辛勤劳动充其量只能衣食无忧罢了,到死时也不可能有“一千万”,永远没有把钱当做“数字”的那种境界。 我大俗人一个,视金钱如金钱,每月里就只有工资折里那几个钱。没有经济头脑,从来不想入非非去投资,去买股票,买基金,去赌博。40年前,我读高中,每星期父亲只给我4毛钱。他当时是60岁的老农民,每天做工只有4毛钱。 这样想着,竟然想去把那一毛钱捡起来,“到超市购物一毛钱还能买一个方便袋呢”。等我来到楼道,一毛钱不见了,兴许,它被孩子们扫地扫到垃圾堆里去了。 慢了半拍,我老了,跟不上潮流了。 (2013.3.6)(2017/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