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医生(25) 石普水 眼睁睁地看着三瓶药水一滴一滴地滴完,按响床头电铃,护士来取下吊针。 到对面打来开水让妻洗澡。躺下来时已11点半了,困,却又睡不着。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已经5点多,天亮了。刷牙漱口,下楼早锻炼。不坐电梯,步走下楼。边走边数,从15楼下来共352级台阶。——惭愧!小学数学没学好,第二次数342级,第三次数却是346级。 从人民路走到东方盛世,从龙门路经孚玉路到龙井路回来,才6:50。还是没坐电梯,走上来,汗流浃背,与妻一道到四楼做b超。 四楼静悄悄,我们是第一个。7:30后排班的人到了,才知道我是20号。做b超的人很多,也不很着急的等候,时间过得特别慢,比在电脑前不知要慢多少倍。 什么都相对啊。 按部就班。终于2楼门前红灯上闪现出20号。急忙走进去,解开衣服,躺在手术台上,医生在胸部涂上一层浆糊似的液体,一个导管放在上面,液晶显示屏里肝胆清晰可见,忽然,显示屏上出现一个小圈,4个小绿叉。医生说是胆囊炎,有胆结石。但是石头不能排,要开刀,一个20~30分钟的小手术。 啊,妻是医学百科全书!全身哪里都有点小毛病。 妻下去吃一碗粥,我吃两个馒头。回到病房,护士来给妻打吊针。 我回佐坝去拿衣服和钱。 天太热,我坐7路车到南站,乘车回家已经11点钟了。收拾好东西,热热冰箱内的饭菜,胡乱吃点东西,到学校小睡一觉,啊,舒服。 回到15楼时,33床已经添了一位。 没事与左邻右舍闲磕牙。 33床姓郑,性格豪爽,快人快语,故事多多。他两岁没娘,妻子三岁没父,两代人凑合一个家庭。他一天三餐酒,每餐2两;抽黄烟, 40多年烟龄,烟袋都带来了。年轻时一个人起早摸黑,在两米多高的山坡上硬是挖出六间屋基。63岁了,做“两万棉花钵”,还开拖拉机,闲时骑摩托车做小生意搞点酒钱。郑大哥说今年清明,他打大媳妇了。媳妇当面骂他;他回家躲,媳妇追到他家来骂。他说,你还骂一句?媳妇又骂了一句。媳妇的娘在,他说,你管不管?媳妇娘不说话。他打了大媳妇,媳妇还骂。他“往死里打”! “好汉也怕病来磨。”他本来身强力壮,几天前但却觉得胸闷,心绞痛。典型的冠心病,但血压却不高。医生说是心肌梗塞,绝对不能吸烟。我说,“您不能吸烟!心血管疾病,烟如烟囱灰尘似的阻塞血管。”他笑着,“想戒,但不知能不能戒。”我说,“生命诚可贵!我以前也抽烟,不也戒掉了吗?戒烟是要有毅力的,慢慢来,开始少抽一点儿,实在忍不住抽一口又放下。只不过难受,比挨饿多少好一点!”他是小儿媳妇送到医院来的。小儿媳妇是一位高中生,生小孩还不到两个月。说她一个同学叫许春霞,在这里做护士长。护士说,许护士长刚才来过,你们两人见过面的! 啊,岁月无情!20年的同窗好友,居然相见不相识! 31床姓曹,孚玉镇马畈人。闭着眼睛睡觉,不大说话。他也是心血管疾病,胸积水,大便不通。说他“治不好”。他有3个儿子,大儿子做石匠,大媳妇在中医院做胆结石手术,前天早晨带一箱奶来看他。妻子前天夜里来看他,带来一碗手擀面,站着说一会话就走了。31床始终一人, 33床两个儿子,四个孙子,是做裁缝的女儿专程从宁波赶回来陪护。 啊,关键时刻女儿比儿子、媳妇亲! 如果计划生育专干们看到了,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典型材料。 (2012.4.21)(2017/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