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医生(27) 石普水 2012年9月27日,妻去合肥武警总院做胆结石手术。 妻是今年4月27日在县医院做肝胆b超时查出4个“小绿叉”,医生说那是胆囊炎、胆结石,要开刀,一个20~30分钟的小手术,宿松医院就可以做。 小手术也是手术啊。妻患多种疾病,身体素质一直不好,我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四处打听,说合肥武警总院做最好。 去武警总院是儿子一手安排的。之前他多次催他妈早点做,并且联系好了医院、医生。但是我们想等不冷不热的天气。 我们乘256次列车。候车室里看见了我们学校的陶老师去考计算机。同事吴爱民老师夫妻去成都度假。他是一个抢抓住机遇有先见之明的人,在成都买了房子,快成城市居民了。他儿子有出息,名牌大学研究生,我的得意门生现在是qq好友。还有老熟人袁经理,一个石匠师傅,一个包工头,一个会挣钱又性格开朗的人。我们谈笑风生。列车误点了,8:57分的车9:10才开出。 13点到合肥西客站,媳妇的舅妈、表弟用小车把我们直接送到武警总院,安排住进了干部病房。 一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合肥武警总院做胆结石手术名气很大,住院不容易。那天我亲自看见上海的人也来这里住院,说要挂急诊科才能报销。干部病房才70个床位,僧多粥少。并不是花钱都能住在“干部病房”的。儿媳妇的表弟媳妇在医院工作,沾她的光我们才住进了干部病房。儿媳表弟在省司法局工作,小伙子精明强干,带着我一鼓作气,到门诊部挂号,到新农合登记、缴费;去干部病房找医生记述病历,开身体检查处方。尽管一路绿灯,我还感觉昏头转向。老了,坐车也累。 安顿下来后,我这才与妻去吃饭。几家小吃店都打烊了,炒两个菜,地瓜炒木耳,豆芽炒韭菜,28元,不贵。 干部病房布置跟旅馆差不多。每间房里两张床,有卫生间,有彩电,空调始终显示27度。住干部病房我受宠若惊。在农村我还可以唬唬人是“校长”,但妻子是百分之百的农民,年轻时领导过两个儿子,如今仅仅只是领导我,哪门子“干部”?媳妇的舅舅倒是一个干部家庭,舅舅营长转业省外贸局,正处级干部;舅妈淮南人,省旅游局干部。 我们住在3楼33床。 32床住着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不可思议的是,她曾经在宿松工作过8年,能听懂宿松话。(回宿松后看见水利局洪副局长,他一口就说出教授的名字,说她老伴叫钱××。)这一下我们亲近了许多。老太太儿子告诉我,下午要到住院部摄片,要到门诊部做心电图。并说晚上不能吃肉,明天早晨空腹采血,7:30要去排队做b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心存感激。我与妻立即去摄片,做心电图。 晚上,亲戚请我们吃饭,热情地招待我们。舅舅和蔼可亲,用宿松话与我们交流。 28日清早,我5点就醒了,睡不着,起来散步。从医院出门往南走,长丰路在合肥比较偏僻,两旁没什么高楼大厦,店铺也不多。我信马由缰的走到一条河边,看手机到了6点,便匆匆回来。妻已经查过血了,去食堂买了一碗粥,两个馒头。粥稀得只有几粒米,馒头却很大并且没有糖精,不像宿松那样甜。我们7:30去排队,妻第一个做b超。 所有的检查都做完了。11点等到主治医师曹博士做手术回来,我说妻有类风湿,博士说要去做个心电彩图,看看心脏有没有问题。做心电彩图要去南院金寨路——我们以前在安医第一门诊部治病时,晚上就住在路旁边的旅社里。匆匆打的去金寨路南院。还好,医生没有下班,一个叫黄惠民的主任用很漂亮的钢笔字写着检查结果: “各心腔内经正常,各瓣膜回声、形态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运动正常,主动脉根内心经正常。心内结构正常,心功能正常。”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器官。谢天谢地,多病的妻总算心脏还好!我感到一丝安慰。 下午2点30医生上班,血的检查结果出来了,问曹博士,说有两个指标还要做进一步检查。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在家听父母的,在学校听老师的,到医院毫无疑问得听医生的。 小儿子媳妇也到合肥来了。她坐2点的火车,早晨6点到。我们这里没事,打电话叫她到安医自己做个检查。 (2012.10.6)(2017/10/26)
|